《多路输出开关电源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多路输出开关电源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分别导通时,变压器初级绕组有相应的电流经过,从而在变压器次级绕组中有功率输出。推挽式功率变换电路的原理图如图2-9所示:

图2-9 推挽式功率变换器电路

当晶体管Q1导通时,电流通过Q1、电源、初级线圈N1形成回路,相应的次级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压,电压为上正下负,所以二极管D1导通D2反向截止,所以电流流过D1、R,输出电压UO;当Q1关断Q2导通时,初级线圈N2中有电流流过,次级线圈中产生上负下正的感应电压,此时二极管D2导通D1截止,为负载提供电压UO。图中二极管和电容起到整流滤波的作用,保证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该电路的效率比较高,工作频率范围较大,但是变压器和功率管的要求相应的也高,所以,电路中应该包含较好的保护电路[20]。

四、全桥式功率变换器

图2-10 全桥式功率变换电路

全桥式功率变换器电路中控制开关的是四个功率开关管,其中Q1,Q4和Q2,Q3交替导通或者截止,使变压器T的次级侧功率输出,为负载R供电,此方法在大功率变换电路中应用较广。全桥式功率变换器电路如上图2-10所示:

12

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当Q1和Q4导通时,Q2和Q3则截止,此时Q1和Q3两端承受的电压为输入电压。当开关管瞬间截止时,由于变压器为储能元件,其中储存的能量与输入电压叠加就会给开关管输入一个较大的电压,称之为冲击电压。通常在开关管Q1,Q2,Q3和Q4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分别反接上钳位二极管D1,D2,D3和D4,通过二极管就可以将加在开关管上的电压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减小冲击电流对开关管的影响,有效地保护开关管。该电路虽然比较复杂,元器件比较多,但是该电路的传递效率比较高,且稳定系数要高,所以该电路广泛应用在大功率变换器中[21]。

五、半桥式功率变换器

半桥式功率变换器电路与全桥式功率变换器的电路相类似。把全桥式功率变换电路中的Q3和Q4用电容容量相等的C1和C2代替,就成为半桥式功率变换器,电路图如图2-11所示,C1和C2构成分压电路,使它们连接点的电压Va等于输入端的电压的一半。

图2-11 半桥式功率变换器

当Q1导通,Q2截止时,输入电流的方向沿着图中虚线所示的方向进行,电容C1充电,变压器T的初级绕组上的电压极性为左负右正,当Q1截止,Q2导通时,输入电流方向为图中实线方向,电容C2充电,变压器T初级绕组的电压极性变为左正右负。在整个周期内都能够使初级绕组有电流流通,变压器绕组得到充分利用,能够提供较大的输出功率。

13

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 开关电源主要元器件选择

3.1开关电源芯片的选取

单片开关电源集成芯片在电路的设计过程中具有很多明显的优点:高度集成化、尽量简化外围电路结构、高性能指标、无工频变压器并且能完全实现电气隔离等显著优点。本设计选用的是TOP223P开关电源集成芯片。机内设有脉宽调制器、功率开关场效应管(MOSFET)、自动偏置电路、保护电路、高压启动电路和环路补偿电路,经由高频变压器让输出端与电网一侧完全隔离,可安全可靠的使用。由于采用COMS电路,使器件功耗显著降低。它不需要外接大功率的过流检测电阻,外部也不必提供启动时的偏置电流[22]。

该系列芯片是美国PI公司在世界上率先研制成功的三端隔离、反激式脉宽调制单片开关电源集成电路。第一代产品以1994年推出的TOPSwitch系列为代表(含TOP100/200系列)为代表,第二代产品则是1997年问世的TOPSwitch-II系列(TOP221~TOP227)。上述产品一经问世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它极大的简化了150W以下开关电源的设计和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也为新型、高效、低成本开关电源的推广与普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表3-1:TOPSwitch-Ⅱ分类、最大输出功率PO(单位:W)

TO-220 封装(Y) 产品型号 固定输入

(110/115/230

宽范围输入(85V~

DIP-8 封装(P)/SMD-8 封装(G) 产品型号

固定输入

宽范围输入

(110/115/230V,AC,(85V~±15%)

TOP221P/221G TOP222P/222G TOP223P/223G TOP224P/224G

9 15 25 30

265V,AC) 6 10 15 20

V,AC,±15%) 265V,AC)

TOP221Y 12 TOP222Y 25 TOP223Y 50 TOP224Y 75 TOP225Y 100 TOP226Y 125 TOP227Y 150

7 15 30 45 60 75 90

与第一代产品相比,TOPSwitch-II不仅在性能上有很大提高,而且明显提高了输出的功率,现已成为国内外的优选集成电路,在开发中、小功率开关电源及电源模块方面。

14

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表3-2:TOP223P引脚排列及其功能

引脚 1 2 3 4 5 6 7 8

引脚符号 SUPRCE SUPRCE SUPRCE CONTROL DRAIN SUPRCE SUPRCE SUPRCE

引脚功能 内部MOS管源极 内部MOS管源极 内部MOS管源极 稳压控制反馈输入 内部MOS管D极 内部MOS管源极 内部MOS管源极 内部MOS管源极

两个系列的封装是一致的,实际上它是一个三端器件。三个脚分别是D、S、C,即漏极、源极、控制极。封装形式有TO-220的三端器件式和DIP-8、SMD-8的八脚双列式两种基本形式。八脚封装的1-3、6-8通常并联后作为S,所以也相当于三端器件。图3-1就是本设计所使用的

图 3-1TOP223P引脚排列

表3-3用列表的形式对三个脚分别是D、S、C,即漏极、源极、控制极的功能进行说明:

表3-3:D、S、C,即漏极、源极、控制极的功能

IC 脚名称 源极S

功能说明

连接内部功率开关管的源极,还与小散热片接通(仅对TO-220封装而言),作为初级电路的公共地。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