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会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商品流通会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一章 概论

一、判断题

1.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大职能。( )

2.商品流通企业是指以从事商品流通为主营业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 ) 3.商品流通企业经济的业务事项就是能够以实物表现的经济活动。( ) 4.会计要素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组成。( )

5.负债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 6.所有者权益包括企业投资者对企业的投入资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等。( )

7.根据会计科目的性质和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科目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成本类、所有者权益类四部分。( )

8.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任务主要是围绕商品的流通进行核算和监督,并促使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

9.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应根据企业类型及商品流转业务的不同特点,选择库存商品的不同核算方法。( ) 10.商品流通企业除了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以外,必须建立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 二、单项选择题

1.商品流通企业是连接( )与消费之间的桥梁。 A.消费 B.销售 C.生产 D.供应

2.资产是由( )的交易、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A.过去 B.现在 C.将来 D.以后

3.所有者权益是指( )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A.国家 B.所有者 C.企业职工 D.国家和企业投资人

4.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 )。 A.流入 B.流出 C.总和 D.净额

5.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流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 )的形式表现的。 A.商品—货币—商品 B.货币—商品—商品 C.货币—货币—商品 D.货币—商品—货币 6.商品流通企业主要是从事商品的( )。 A.生产活动 B.销售活动 C.供应活动 D.购销活动

7.我国会计工作是以( )为核心、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为主体的相对完整的法规体系。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B.《企业会计准则》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D.《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8.《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是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 )层次,是其他会计法规的母法,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

A.最高 B.第二 C.第三 D.最低

9.( )是指商品流通企业组织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的职能部门。

A.会计人员 B.会计工作规范师 C.会计机构 D.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10.从静态角度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日财务状况的会计等式是(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收入-费用=利润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1.在商品流通企业的经济活动中,购进环节和( )是关键环节 A.销售环节 B.调拨环节 C.运输环节 D.储存环节 12.企业留存收益是指( )和未分配利润。 A.实收资本 B.资本公积 C.盈余公积 D.本年利润 13.( )是会计工作的最高法律。

A.《会计法》 B.《宪法》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D.《企业会计准则》 14.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主要是围绕商品的( )进行核算和监督的。 A.运输业务 B.储存业务 C.调拨业务 D.购销业务

15.商品流通企业外购商品入账价值的确认方法特殊,即外购商品入账价值指( )。 A.进货原价 B.进货原价加运输费用 C.采购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 D.扣除差旅费后的所有费用 三、多项选择题

1.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实际上是( )的过程。 A.物流 B.信息流 C.资金流 D.人才流

2.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对象具体包括( )储存过程中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 A.购进 B.销售 C.调拨 D.运输

3.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 )。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利润 4.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特征包括( )。 A.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商品购销业务 B.外购商品入账价值的确认方法特殊

C.库存商品的核算方法与工业企业相同

D.库存商品的核算方法与工业企业不相同,有其特殊性 5.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由( )三个层次组成。 A.会计文件 B.会计法律 C.会计规章 D.会计法规 6.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有( )。

A.热爱本职工作,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会计业务,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B.全面贯彻实施会计工作规范的有关条款规定,认真进行会计核算

C.全面贯彻实施会计工作规范的有关条款规定,加强稽核检查,有效实施会计监督 D.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7.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 )。 A.收入 B.费用 C.利润 D.所有者权益 8.负债按其流动性不同,可以分为( )。

A.或有负债 B.流动负债 C.长期负债 D.负债 9.收入按经营业务的主次,可以分为( )。

A.主营业务收入 B.营业外收入 C.其他业务收入 D.投资收益

10.在商品流通企业的经济活动中,( )是关键环节,调拨、运输和储存等环节是整个经济活动的保障。 A.购进环节 B.销售环节 C.生产环节 D.流通环节

第二章 货币资金、转账结算及应收款项的核算

一、判断题

1.货币资金是指企业的经营资金在循环周转过程中停留在货币形态的资金,它由现金和银行存款组成。( ) 2.库存现金是指企业为了备付日常零星开支而保管的现款。( )

3.各种结算凭证的保管、领用和签发由专人负责,签发结算凭证与印章保管可以由出纳一人兼管。( ) 4.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不符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记账有错误;另一个是存在未达账项。( ) 5.银行对签发空头支票和签章与预留签章不符的支票,除予以退票外,并按票面金额处以5%但不低于1000元的罚款。( )

6.商业汇票承兑后,承兑人即付款人有到期无条件支付票款的责任。( )

7.使用商业汇票必须以合法的商品交易为基础,禁止签发无商品交易的商业汇票。( ) 8.现金折扣实质上是供货单位为了促使购货单位提早付款而给予购货单位的折扣优惠。( ) 9.对于发生的坏账损失应通过备抵法进行核算。( ) 10.“坏账准备”账户是“应收账款”账户的抵减账户。( )

11.带息商业汇票贴现时,其实收贴现值必然大于其票面值。( )

12.单位信用卡账户的资金,可以从其基本账户转账存入,也可以交存现金。( ) 二、单项选择题

1.同城和异地都能采用的转账结算方式有( )。

A.支票 B.银行本票 C.托收承付 D.商业汇票 2.具有手续简便、使用灵活、结算迅速特点的票据是( )。 A.支票 B.银行本票 C.银行汇票 D.商业汇票

3.仅适用于企业之间签订购销合同的商品交易,以及由于商品交易而发生的劳务供应的转账结算方式是( )。

A.银行汇票 B.商业汇票 C.委托收款 D.托收承付 4.在国际结算中被广泛采用的结算方式是( )结算。 A.信用证 B.银行本票 C.银行汇票 D.商业汇票

5.企业因销售商品在品种、规格、质量等方面原因而给予购货单位价格上的减让属于( )业务。 A.销售退回 B.现金折扣 C.销售折让 D.销售退价

6.某企业年终“坏账准备”账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为345元;“应收账款”账户余额为270000元,按5‰坏账准备率计算的结果作为坏账准备额,则还应补提坏账准备( )元。 A.1350 B.1695 C.1005 D.480

7.对于带息票据,应于期末计算其利息,并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同时冲减( )。 A.管理费用 B.销售费用 C.账务费用 D.应收账款

8.溢余的库存现金,经批准转账时,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贷记( )账户。 A.“管理费用” B.“主营业务收入” C.“其他应收款” D.“营业外收入” 9.应收账款的确认时间为( )。

A.商品发出时 B.销售收入实现时 C.收到货款时 D.纳税义务发生时 10.预付账款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预付账款”账户,而将预付的款项计入( )。 A.“应付账款”账户的借方 B.“应付账款”账户的贷方 C.“应收账款”账户的借方 D.“应收账款”账户的贷方 11.企业按规定提取的坏账准备,应计入( )账户。

A.“财务费用” B.“营业外支出” C.“管理费用” D.“资产减值损失” 12.“坏账准备”账户在期末结账前如为借方余额,反映的内容是( )。 A.提取的坏账准备 B.收回以前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