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打印)2011年鄂庄煤矿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综合打印)2011年鄂庄煤矿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党委书记、生产矿长、掘进矿长、机电矿长、总工程师、经营矿长、安监处长、救护队队长等按照职责范围进行实施。

(2)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制定分工范围内抢险方案,解决事故抢救工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3)调度室:负责事故抢险救灾调度指挥,及时调度事故抢险救灾情况,传达领导命令,调集事故抢险队伍、车辆、物资,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情况。

(4)安监处:负责监督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负责向上级安监部门汇报,配合上级安监部门调查分析处理事故。

(5)通防科:负责协助总工程师、分管副总工程师研究制定瓦斯、煤尘、矿井火灾、停风、CO泄漏等事故的抢险技术方案和措施,解决事故抢险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6)地测科:负责协助总工程师研究制定矿井水害事故的抢险技术方案和措施,解决事故抢险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负责提供图纸及相关资料。

(7)技术科:负责协助总工程师、分管副总工程师研究制定顶板、轨道运输事故的抢险技术方案和措施,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负责抢险工程的设计。

(8)机电科:负责协助总工程师、分管副总工程师研究制定机电、提升运输、供电、锅炉事故的抢险技术方案和措施,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9)医院:负责伤员的救护。

(10)物业部、供应分部:负责保障事故抢险物资的供应。

(11)公安科:负责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戒严和维持秩序。 (12)工会参加事故的调查和善后处理。

(13)行办:负责事故的抢救事务的协调、接待。

(14)党委工作部:负责事故发生后的接待,按照指挥部的要求,发布信息。

(15)电讯站:负责保障事故抢险期间通讯线路畅通。 2、指挥部下设各救灾工作组

(1)指挥组:矿长、总工程师、相关科室的专业人员在调度室负责指挥。 (2)技术分析组:总工程师、专业副总、相关科室部门负责人分析灾害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

(3)现场救护组:生产矿长负责现场协调指挥。各副矿长、救护队队长、各区队长、各专业生产副总、各生产业务科室负责人、医院、电讯站、供应分

33

部、物业部等负责事故的抢险、物资供应、电讯通畅、人员的救护、撤离等。

(4)现场勘察组:各副矿长、救护队队员、专业副总、业务科室科长、区队技术员负责事故现场的勘察。

(5)人员清点组:安监处长、信息站长、人力资源部部长,负责人员清点汇总人数。

(6)医疗抢救组:党委书记、经营矿长、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医院院长、行办主任、调度室值班主任等负责伤员的救护及转送。

(7)通讯组:电讯站站长及有关人员,保证通讯畅通。

(8)治安保卫组:公安科长及成员负责矿区治安保卫,区域封闭管理,维持秩序。

(9)人员接待组: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党委工作部、行办等负责人员接待,信息发布。

(10)善后处理组:党委书记、经营矿长、工会主席、纪委书记、工会、人力资源部、党委工作部、工农办公室等,负责事故的善后处理。

附:事故救援小组及主要科室(部门)负责人联系电话一览表(姓名、职务、办公电话、住宅电话、手机等)

(二)发生事故后必须召集的单位和人员见表六 (三)灾区人员撤离及自救措施

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尽量了解和判断灾害的性质,事故发生地点和发展程度,迅速报告调度室,利用附近电话或其它方式向矿调度室汇报、通知附近工作地点的其他人员撤离。调度室井上电话53113、53440,井下电话直拨9。如有可能,现场人员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应采取一切措施,利用现场工具和器材,对灾害事故进行处理,制止灾害进一步扩大,制止无效时,则应立即选择安全路线,有组织的撤离危险区。

2、区队长、班组长负责组织本区队、班组人员的安全撤离工作,要求每一位职工应保持沉着、冷静。

3、发生火灾或爆炸时,位于事故地点进风侧的人员迎风撤退,位于回风侧时,配带自救器,选近路到新鲜风流。

4、采掘工作面按作业规程规定的避灾路线撤退,辅助单位人员按相邻作业地点的避灾路线行动。

5、避水路线:

(1)井下人员撤离程序

115采区→107采区→二采区→四采区→六采区工作人员及岗位工→-530泵房岗位工→-300水平泵房岗位工

34

(2)避水路线 1)115采区:

①115采区下部工作面(-530水平)→-530东大巷→-530皮带井→-300大巷→一采北石门→副暗斜井→副斜井→地面

②115采区上部工作面(-300水平)→-300后组东大巷→一采北石门→副暗斜井→副斜井→地面

2)107采区:107采区各工作面→107运下(轨下)→107采区轨道巷→副暗斜井→副斜井→地面

3)二采区:

①207采区各工作地点→207运上(轨上)→-300西大巷→一采北石门→副暗斜井→副斜井→地面

②2403东工作面→204轨上(运上)→二采石门→-300西大巷→一采北石门→副暗斜井→副斜井→地面

③2404西工作面→204轨下(运下)→二采石门→-300西大巷→一采北石门→副暗斜井→副斜井→地面

4)四采区:四采区各工作面→-530后组运输大巷→-530后组回风道→604南翼运输巷→604轨上→矿山井-200西大巷→矿山副斜井→地面

5)六采区:六采区各工作面→604轨上→矿山井-200西大巷→矿山副斜井→地面

6)矿山井:矿山井各岗位场所→矿山副斜井→地面 6、避火路线:

(1)1710面(1709面)→1710面(1709面)进风巷→107轨道下山→107石门→一采石门→副暗斜井→副斜井→地面。

(2)115泄水巷(115下部运输巷、11515运巷)→115下车场→115轨道下山→115上车场→315东大巷→北石门→一采石门→副暗斜井→副斜井→地面。

(3)115中部泄水巷→115轨道下山→115上车场→315东大巷→北石门→一采石门→副暗斜井→副斜井→地面。

(4)2707东面(2707西面)→2707东面(2707西面)进风巷→207轨道下山→-530二采石门 →-530进风大巷→-530皮带井→北石门→一采石门→副暗斜井→副斜井→地面。

(5)2705东运输巷(2705东切眼、2705东轨道巷、2703中间巷、2707西切眼、2706西运输巷、2706西切眼、2706西轨道巷)→207轨道下山→-530二采石门 →-530进风大巷→-530皮带井→北石门→一采石门→副暗斜井→副

35

斜井→地面。

(6)2403东面→2403东面进风巷→204轨道下山→-530二采石门 →-530进风大巷→-530皮带井→北石门→一采石门→副暗斜井→副斜井→地面。

(7)6402面(6403面、6406东面)→6402面(6403面、6406东面)进风巷→-530后组石门→-530西大巷→-530皮带井→北石门→一采石门→副暗斜井→副斜井→地面。

(8)6403轨道巷外段(6405西进风巷、6405西里切眼)→-530后组石门→-530西大巷→-530皮带井→北石门→一采石门→副暗斜井→副斜井→地面。

(9)607运输机下山(607下山联络巷、607轨道下山、607泵房、水仓)→-530后组石门→-530西大巷→-530皮带井→北石门→一采石门→副暗斜井→副斜井→地面。

(10)四采回风上山(四采南翼运输机下山、-530后组运输大巷外段)→-530后组轨道大巷→-530西大巷→-530皮带井→北石门→一采石门→副暗斜井→副斜井→地面。

(四)处理事故的指挥原则及措施

1、事故单位、调度室接到事故汇报后,要问清事故发生的性质、时间、地点、灾区人数、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现状和趋势,立即通知值班领导、保健站、救护队和医院等部门,并向救灾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及成员汇报。同时要利用电话或其它手段,通知引导灾区人员和受威胁区域人员迅速从灾区撤出。由总指挥指挥井下人员撤离和处理事故。

2、矿井发生重大事故,救灾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及成员,必须立即赶到调度室组织抢救。救灾指挥部要根据事故性质、影响范围、发生地点及时制定出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然后实施。现场救灾指挥的原则:遇险人员安全优先的原则;救护人员安全第一的原则;利用现场一切资源的原则快速有效的实施救险救灾。

3、发生事故后,根据事故性质及危害程度,各个成员明确分工,明确职责,进行抢救与处理。

4、向集团公司及上级部门汇报程序:

(1)矿调度室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将事故发生地点、事故原因、性质及伤害情况,详细汇报集团公司调度室。

(2)矿安监处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将事故发生地点、事故原因、性质及伤亡情况详细汇报集团公司安监局值班室。

(3)事故伤害较重时,立即向救护队及公司级医院汇报,请求支援。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