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8年高考最新语文古代文化常识60练B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备战2018年高考最新语文古代文化常识60练B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89.A 解析,A项中“策问”与“对策”分别指出题与应试两个部分。【难度 90.A(春秋五等爵位依次为:公、侯、伯、子、男) 91.C【解析】“薨”在古代称诸侯的死。 92.B(奉,恭敬地用手捧着。)

93.参考答案:A“豪右”是豪门大户, “恃权乱法”错误。“封建时代以右为上”表述不准确。

94.B(“卿”字用为第二人称“你”时,表尊敬或爱意,不仅仅“只用于君称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还可以用于朋友、夫妻之间,表示爱称,成语“卿卿我我”;卫人谓之庆卿——《史记·刺客传》;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孔雀东南飞》。) 95.B.行:代理官职。

96.A(A项“会试及第者之称”错,应试“殿试及第者之称”。) 97.D(迁,也有贬谪,放逐的意思。比如~谪(贬官远地)。~客(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98.B.迁不仅可以指贬官,也可以是升迁或平级调动。 99.D (刺史制度始于西汉武帝时期) 100.B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扰,遇到大事、要事,都要更改一下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 101.C 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C项,“出”是驱逐、放逐的意思,指京官外放。“除”是任命、授职的意思。

102. 答案A 解析文帝、武帝是谥号,不是庙号。 103.C。(“迁”在本文中也是指升职。) 104.B(解析:女15岁取字) 105B(3分)(解析:“左迁” “谪”降职。)

106.B(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107.C(赠,是指死后赐以官爵或荣誉称号。) 108.C【解析】席:供人坐卧铺垫的用具 109.A (“布衣”指平民,非读书人,且平民穿麻、葛织物。)

110D (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谥号不一定都是带有褒奖意义的,“厉”是贬义。) 111.(3分)D(“追赠”只能针对死者。) 112.C 任命官吏说法错误。

113.D(迁,也有贬谪,放逐的意思。比如~谪(贬官远地)。~客(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114.参考答案:A“豪右”是豪门大户, “恃权乱法”错误。“封建时代以右为上”表述不准确。

115.C 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C项,“出”是驱逐、放逐的意思,指京官外放。“除”是任命、授职的意思。 116.【答案】C

117.C【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

118.D“而女性成年礼为笄礼,即在女子20岁时改变幼年的发式”错,女子15岁行笄礼.

2018年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60练(教师解析版)

61.下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别庙,指皇家于太庙之外另立的用于供奉先祖牌位的家庙。

B.缗钱,指以千文结扎成串的铜钱,汉代作计算税课的单位。后泛指税金。 C.转运使,指主管运输事务的最高中央行政官职,后来权力有所分散。 D.属,用在人称代词后表复数,类似的词语还有“辈、等、曹、侪”等。 61.C(转运使也是地方官职名)

62.下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的孩子;独:年老无子女的人。文中“少孤”即指邓艾年幼时父亲就死了。 B.“艾遂自名范,字士则”,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字供长辈呼唤。 C.“辟之为掾”中“掾”即掾吏,是官府中佐助官吏的通称,分曹治事的属吏,官府里的办事员。 D.“迁南安太守”中“迁”与徙,都指调动官职。“迁”一般表示升官,“左迁”是降职的委婉说法。“徙”则表示一般的调职。

62.B 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名供长辈呼唤。古人称呼他人,一般称他的字,不能呼名。呼他人的名,很不礼貌。一个人的字,是在成年后才有的。年轻人为了表示谦逊,都说:“年幼,无表”。

63.下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又称“表字”,多是对名的解释、补充或延伸。一般晚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直呼其名。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取字。

B.拜,按一定的礼节擢升官职,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拜”又指古人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即行礼叩头。本文取前者之意。

C.右丞相,古代官职,丞相之一。南宋孝宗时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及明初有中书右丞、中书左丞。从历史上看,基本上右丞相的官职大于左丞相,但也有例外。 D.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是东宫官职,分别负责教习太子文、武及保护其安全。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均是他们的副职。 63.B【解析】拜是授予官职,而不是擢升官职。

64.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高祖”的庙号通常是给开国皇帝的。

B.郡县制是在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总称。

C.外戚指皇亲国戚,即帝王母族、妻族的亲属,其中太后、皇后、嫔妃的兄弟也称国舅。

D.唐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主理刑狱。朝代不同三司所指部门和职能也会不同。

64.【答案】C在封建时代,嫔妃不算皇帝的妻子,因此她们的兄弟不能称国舅。 65.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 C.“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致仕”则指退休或辞职。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65.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著作。) 66.下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涓是指在内主知洁清洒扫之事的亲近之臣,后世一般用作宦官之代称。 B.生祠是指为活着的人祠庙,而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C.改元指中国封建时期皇帝在位期间改换年号,而新皇帝即位时颁布年号则称为建元。 D.宾天为委婉语,为帝王之死,其典故出于黄帝,相传黄帝最后乘龙返回天界离开人间,称“龙驭宾天”,亦可泛指尊者之死。

66.B 生祠是指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对象都是官员,下级官员也能出于阿谀奉承的目的为上级官员立祠。所以对象不一定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67. 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表示官职变动有专门的词语,文中表示升迁的如“擢”,表示兼任的如“署”。 B. 明清时期,知县、知府和知州都是地方行政长官的名称。从文章内容看,知府官职高于知县。

C. 保甲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户籍编制,以便统治者通过层层管理来达到统治人民的目的。

D. 畿辅是清代直隶省的别称。畿,京畿;辅,如汉代的三辅;畿辅合指京都周围附近的地区。 67.A

68.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人尊崇右,右尊左卑。官位前加“右”比加 “左”的地位高。 B.荫,文中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有功而取得做官等权利。

C.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D.节,文中指符节。符节是古代朝廷封官、传命和调兵遣将的一种凭证。

68. A(关于左、右尊卑和左、右官位的高低的表述绝对化,不同时期,左、右尊卑和官位高低有变化。)

69.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从文章来看,韩愈应该是三岁时即父母双亡。其伯兄韩会抚养,韩会死后,嫂子抚养。 B.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古代还有六艺,《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C.擢进士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殿试时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称号。

D.博士:一为古代学官名。唐代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都是教授官。明清沿用,

稍有不同。二为古代对茶坊伙计、手工艺者的尊称,就像后世称人为师傅。 69. B(在本句中,六艺指的也是六经)

70.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史”泛指我国古代典籍。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 B.“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在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C.“出”与“除”在这里的意思完全一样,都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D.“潜龙”比喻圣人在下位,隐而未显,或贤才失时未遇。文中指高祖还没有登基。 10.C(“出”是驱逐、放逐的意思,指京官外放。“除”是任命、授职的意思。) 71. 下列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世忠,字良臣: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

冠礼后才起的。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 B. 日者言当作三公: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

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C. 崇宁四年:“崇宁”以及后文的“绍兴”“建炎”“太祖”都是皇帝的年号,习惯..

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庙号,如汉武帝、隋炀帝。 D. 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官职名,宋代开始设置,以总辖诸将,元明没有设置,清末称..

各镇镇统为“统制”。

71. C C项“太祖”都是皇帝的庙号,“汉武帝”“隋炀帝”是皇帝的谥号。 72.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都督同知,明代军事职官名称,从一品,协助左右都督管理本府所辖都司、卫所。 B.古人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都有自己的名称,如鸡鸣、黄昏。“日昃”指太阳偏西,约下午一点到三点。

C.太子太保是东宫官职之一,负责教习太子。明清时常有衔无职,一般作为一种荣誉性的官衔加给重臣近臣。

D.古代用“殿最”表明考核政绩或军功的高低或先后次序,上等称为“殿”,下等称为“最”。

72. D 解析】下等称为“殿”,上等称为“最”。 73.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兵家”指军事学并作,它本来指中国先秦与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有时也是对军事家或用兵者的通称。 B.“刺史”由汉武帝设立,最初是一种监察制度,为了维护皇权,澄清吏治。唐朝时,一个州的长官被称为刺史。 C.“德宗”李适的谥号。谥号是根据王侯大臣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含有褒贬意味的称号。 D.“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中国古代传统意义上的“关东”由秦汉时期开始,与自明朝开始称山海关以尔的“关东”不同。 73.C德宗”李适的庙号

7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帝是皇帝谥号,“武”是褒扬皇帝生前德行之词,有“威武睿智”之意。

B.吕望即姜子牙,他与文王相遇渭滨,其祖先因功封于吕地,后来代指辅佐国君的贤才。

C.尚书原指掌管文书及群臣章奏的官;南北朝时期,事实上为最高行政长官。

D.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也可以用作表示年份,如景平、元嘉、贞观等。 74.【答案】C 文中结尾部分有“元嘉三年,弘入为相,举鲜之为尚书右仆射”,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