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铜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镀铜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锅炉水的分析

一、锅炉水分析:

1.总碱度的测定:

本标准适用于炉水和自来水总碱度的测定

原理: 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作用的物质的摩尔浓度,一般是指水中碱金属或土金属的氢氧化物、酸式碳酸盐及碳酸盐的总的物质的量浓度。以甲基橙做指示剂,用盐酸滴定:

MOH+HCL=MCL+H2O (M--表示一价金属离子)

MeCO3+2HCL=MeCL2+CO2+H2O (Me—表示二价金属离子) MHCO3+HCL=MCL+CO2+H2O 1.1 试剂

1.1.1甲基橙指示剂 0.1% 1.1.2 酚酞 0.1%

1.1.3 HCL标准溶液 0.1mol/L 1.2 操作步骤

量取试样100ml于250ml三角瓶中,加甲基橙指示剂2滴,用0.1mol/L HCL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为终点(V0)。 1.3 计算

总碱度(mol/L)=

V0ⅹCV

式中:V0—滴定用去的体积(ml)

C—HCL标准溶液浓度0.1mol/L V—试样体积(ml)

2.总硬度的测定:

本标准适用炉水自来水和软水总硬度的测定。

原理: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以络黑T作为指示剂,用

2+

EDTA滴定试样中之Ca、Hg+,求出总硬度(以CaCO3计)。 2.1 试剂

2.1.1 C(EDTA)标准溶液 0.05mol/L 2.1.2 络黑T指示剂 0.5%乙醇溶液 2.1.3 氨性缓冲液 PH=10 2.2 操作步骤

量取水样100ml与250ml三角瓶中,加氨性缓冲溶液5ml,0.5%的络黑T指示剂5滴。用0.05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为终点(V)。 2.3 计算

总硬度(CaCO3 mg/L)=

V0ⅹCⅹ100

V

ⅹ1000

式中:V0—水样滴定用去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EDTA标准溶液浓度(mol/L) V—水样体积(ml)

3.氯离子的测定 :

本标准适用于炉水自来水 及软水氯离子的测定。

原理 在中性溶液中,以络酸钾作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水样中的氯化物。过量的硝酸银与络酸钾作用生成红色的络酸银沉淀以此指示终点。

2++

CrO4+2Ag=Ag2 CrO4↓ 3.1 试剂

3.1.1 C(AgNO3)标准溶液 0.01mol/L 3.1.2 K2CrO4溶液 5%

3.1.3 H2SO4标准溶液 0.1mol/L 3.1.4 酚酞指示剂 1%乙醇溶液

3.2 操作步骤

量取水样100ml于250ml三角瓶中,加酚酞2滴,如呈黄红色,则以0.1mol/L AgNO3标准溶液滴定到微红色为终点(V)。 3.3 计算

氯离子浓度(g/L)=

V0ⅹCⅹ35.45

V

式中:V0—水样滴定用去AgNO3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AgNO3标准溶液浓度(mol/L) 35.45—每毫克氯离子的摩尔数

射钉弹的分析

一、熏氨试验的检定

1.试样制备:

由检验员抽样,每批弹壳抽5粒,有油污的试样需用有机溶剂除油,再酸洗除去氧化膜(酸洗溶液浓度按工业级硝酸与自来水1:1或1:2体积比配制),然后用清水洗去残酸,洗后的试样表面要光洁,避免出现晶粒和麻点。 2.试验方法 试验器皿:磨口涂有凡士林的干燥器,规格为Ф240-280mm。 试验溶液:浓度为25%-28%的氨水。

试验过程:湿态试样放在表面玻璃皿上(放倒)再放置于干燥器内的瓷盘上。试样彼此之间尽量不要接触,迅速把200ml氨水倒入干燥器内(不要溅到表面皿或试样上),立即盖上干燥器盖子,熏氨时间如下:

2.1 S1、S3、S42、S5 黄铜弹壳:1小时。 2.2 S43、S52 高速弹壳:0.5小时。 3.注意事项:

3.1试验时试样表面一定要保持湿态,表面干燥会影响腐蚀速度。

3.2试验过的氨水不再使用。

3.3 酸洗程度:由于酸液温度、夏天和冬天、先洗和后洗都不同,应注意掌握试样表面酸洗时间一般在20-60秒即可。 4.检查

熏氨后的试样,在清水中漂洗后用酸洗掉腐蚀物(酸浓度可按试样制备中规定),再用清水洗净擦干,然后用肉眼观察黄铜壳口部、底部和整个壳体。

S1、S3、S42、S5有裂纹者判断为不合格。 S43、S52体部有裂纹者判断为不合格。

如有砸伤或碰伤造成的放射状分布裂纹,不作判断依据。 不合格的产品允许重新进行一次热处理,并予以记载。

二、钢、铜带的抗拉强度性能测试(尚需完善)

三、发射药的膛压测定

1.膛压测定原理

膛压是指火炮发射时火药气体在炮膛内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测量膛压的原理是以力学定律为基础的,测量的方法按所依据的力学定律分为静力法和动力法两大类。

以静力学定律(F=R)为基础的测压方法称为静力法。这种方法是使力作用到一个不动的物体上,并使它变形,依据变形量的大小来确定作用力的大小。 以动力学定律

(F=m)

dtdv

为基础的测压方法称为动力法。这种方法是使力作用到一个物体上,使物体产生运动,记录下物体的运动诸元(如行程、速度和加速度)及随时间的变化,以确定力的大小。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静力法,以其中的塑性变形法,弹性变形法,压电法和电阻法等应用得最广。这些方法都有专门的仪器配套工作。

2.铜柱测压法 2.1测压铜柱:

塑性变形法的本质在于使所测压力直接作用于变形物体,使该物体产生残余变形,然后量出物体的变形量,根据变形量的大小即可确定压力的大小。作为承受所测压力而变形的物体,通常使用的是纯净的电解铜所制成的铜柱,此种铜柱称为测压铜柱。

测压铜柱按其外形可分为圆柱形和圆锥形两种,如下图1。 而每一种铜柱又有不同的尺寸,见下表1,以供射击时选用。根据所测压力值和选择的测压器的活塞面积选用铜柱,这样所得的结果才能可靠。

图1 测压铜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