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理等级考--模块一-地域分异规律(基础知识+高考真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上海地理等级考--模块一-地域分异规律(基础知识+高考真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52.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并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5分)

53.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3分) 54.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000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2分)

(十九)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

性。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mm) ( C ) 900 30 750 25 20 600 乙地 甲地 15 4 50 10 30 0 丙地 5 15 0 0 0 1 3 5 7 9 11月 1 3 5 7 9 11月 1 3 5 7 9 11月 甲地 乙地 丙地

图2 非洲三地气温、降水量图 图1 非洲自然带分布简图

047. 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4分)

48. 甲、乙两地虽然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却略有差异。从两地全年降水分配差

异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3分)

49. 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乙两地的相同,简析其原因。(3分) 2011年(二十)读美国本土自然带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在旧金山留学的小夏同学利用暑假驾车去美国东部旅游,沿途经甲、乙、丙地到达丁地;

随后南下经纽约到达华盛顿,发现沿途自然景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58、小夏同学沿途观察到的自然景观变化反映了哪些地域分异规律?分别说明判断的依据, 并分析引起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年(十九)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吩)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 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 南纬37一带,援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56.‘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 经过加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 智利西海岸的甲地。

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 所属的自然带是 带。

57.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

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 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 地。

58.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 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 的地带性差异。

59.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 2016嘉定(一)读“内蒙古高原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5分)

2012年,有一支考察团由西向东完成“穿越内蒙古高原”的考察,领略了内蒙古高原自然风光,目睹了其经济发展成就。 1.考察团从甲地出发,这里满目沙漠、戈壁。

判断甲地处于哪一自然带?(1分)

甲 年降水量线(mm) 科尔沁沙地 山脉 乙 丙 内蒙古高原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2.考察团一路向东,当到达乙地时,周围景观发生了变化。据图判断考察团在乙地所看到的典型植被属于哪一自然带?(1分)

3.考察团由甲地到乙地沿途所见自然景观变化,表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说明其原因。

(4分)

4.考察团继续向东,到达丙地时,发现一片茫茫沙地。该沙地的出现符合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是什么?(4分)

5.指出乙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生产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5分)

2016年松江(二)内蒙古自治区自东向西自然景观迥异,读图回答。(12分) 内蒙古年降水量分布图

1.归纳内蒙古自治区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2分)

2.结合植被景观差异,说明内蒙古自治区所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4分)

3.说明内蒙古自治区光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哪里?并分析原因。(6分)

模块一 地域分异规律答案

2014年47.类型:A地所在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B地所在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原因:这两个自然带所处的纬度不同,获得的热量不同。 48.水分差异:B、C、D三地水分依次递减。

原因:B、C、D三地均受到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影响。B地为迎风区,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因此降水最多;C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但由于受到地形的影响,处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B地;D地位于西海岸,东南信风表现为离岸风,水汽含量极低,因此降水量最低。

49.C地位于热带稀树草原带,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适合发展畜牧业或小麦种植业。 2013年52.差异:(1)乙图山脉自然带谱更加丰富;(2)乙图山脉基带为热带雨林带,而甲图山脉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3)相同类型的自然带,甲图山脉出现的高度比乙图山脉低。(任答两点即可)乙图山脉

53.差异:同一自然带出现的高度南坡高于北坡

原因: 该山脉位于北半球,南坡是阳坡,由于阳坡热量较高,因此南坡自然带的海拔高度相对于北坡较高。

54.该山脉位于南半球,南坡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较低。

2012年(十九)

47. 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盆地,地势低平,这种气候和地形条

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的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48. 甲地降水年内分配差异较大,7、8、9月多,12、1、2月少;而乙地全年降水均匀,因

此造成两地植被景观的差异。

49. 该地处于迎风坡,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影响;沿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常年流

经,因此丙地自然带类型与甲、乙两地的相同。

2011年(二十)(本题10 分)

58、垂直地带性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规律、纬度地带性规律。 反映垂直地带性规律的依据:从旧金山到甲地途中穿越美国西部高山地区,自然植被随海拔高度上升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原因:海拔高度不同,水热状况不同。

反映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规律的依据:从甲地经乙地至丙地,自然植被依次为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原因:由于逐渐接近海洋,水分逐渐增多。

反映纬度地带性规律的依据:从丁地经纽约至华盛顿,自然植被依次为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因:随着纬度降低,热量有所增加。 表述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文字准确。 2009年

56.地中海;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57.乙,丙.

58.乙;湿带荒漠;温带草原;从沿海到内陆 59.地形;海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