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说课材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说课材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8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8.1在车床上精车一工件外圆表面,采用的车刀主偏角?r?45?,副偏角?r?20?,加工

表面粗糙度要求为残留面积最大高度

⑴ 计算需要采用的走刀量。

⑵ 实际加工出来的粗糙度和计算出来的粗糙度是否能完全相同? ⑶ 是否走刀量越小,实际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就越低。

8-2 用硬质合金车刀切削20号钢工件,若工件表面光洁度达不到要求,能采用哪些措施来

加以改善;并且简述改善的原因?

8-3 题图所示板型工件,最后工序为在其上钻孔、要求与面平行。试设计保证尺寸和的定位

方案。

8-4 题图为连杆小端孔精镗工序的定位简图。选择大端孔及其端面和小端孔为定位基准,分

别用带台肩定位销和可插拔的削边定位销定位。试分析各定位元件限制工件的哪些不定度。

8-5 在圆柱工件上铣缺口的定位如图所示。试分析定位方案能否满足工序要求?若不能满

足,试提出改进方法。

H(Rmax)?3.2?m,问:

9.机械装配工艺

9.1. 在机器装配过程中,什么是套装、组装、部装和总装?套装和组装的区别是什么? 9.2. 机器的装配精度包含哪些内容?

9.3.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哪些?各用于什么场合? 9.4. 建立装配尺寸链的原则是什么? 9.5图9—l为某齿轮箱部件简图,装配间隙为A0,试按最短环原则画出影响A0的尺寸链图,并确定增、减环。

题图9—l 某变速箱装配 题图9—2 某传动部件装配简图

9.6.题图9—2为传动部件简图,试用等精度法确定各组成环的公差与偏差。 9.7.何谓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何谓机器的总装? 9.8.装配工艺规程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经过哪些步骤制定? 9.9.装配精度一般包括哪些内容?装配精度与零件的加工精度有何区别?它们之间又有何关系?试举例说明。 9.10. 装配尺寸链是如何构成的?装配尺寸链封闭环是如何确定的?它与工艺尺寸链的封闭环有何区别?

9.11.在查找装配尺寸链时应注意哪些原则?

9.12.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装配场合?

9.13.说明装配尺寸链中的组成环、封闭环、协调环、补偿环和公共环的含义,各有何特点?

9.14.机械结构的装配工艺性包括哪些主要内容?试举例说明。 9.15. 何为装配单元?为什么要把机器划分成许多独立装配单元?

以下各计算题若无特殊说明,各参与装配的零件加工尺寸均为正态分布,且分布中心与公差带中心重合。

0?50?0.10mm,9.16. 现有一轴、孔配合,配合间隙要求为0.04—0.26mm,已知轴的尺寸为

孔的尺寸为?500mm。若用完全互换法进行装配,能否保证装配精度要求? 用大数互换法

装配能否保证装配精度要求?

0?0.209.17.设有一轴、孔配合,若轴的尺寸为?80?0.10mm,孔的尺寸为?800mm,试用完全互换法和大数互换法装配,分别计算其封闭环公称尺寸、公差和分布位置。

9.18.在CA6140车床尾座套简装配图中,各组成环零件的尺寸如图7-3所示,若分别按完全互换法和大数互换法装配,试分别计算装配后螺母在顶尖套筒内的端面圆跳动量。

?0.20图9-3 题18图示

9.19.现有一活塞部件,其各组成零件有关尺寸如图9-4所示,试分别按极值公差公式和统计公差公式计算活塞行程的极限尺寸。

图9-4 题19图示

9.20.减速机中某轴上零件的尺寸为Al=40mm,A2=36mm,A3=4mm,要求装配后齿轮轴向间隙

0.25A0?0??0.10mm,结构如图7-5所示。试用极值法和统计法分别确定Al,A2,A3的公差及其分布位置。

图9-5 题14图示

?0.41A?00?0.05mm。9.21.如图9-6所示轴类部件,为保证弹性挡圈顺利装入,要求保持轴向间隙

已知各组成环的基本尺寸A1=32.5mm,A2=35mm,A3=2.5mm。试用极值法和统计法分别确定各组成零件的上下偏差。

图9-6 题21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