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育心理专题电大答案形考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8年教育心理专题电大答案形考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施惩罚, 以立即压制住不当行为的持续或蔓延;2惩罚之后要跟随以强化, 惩罚之后的强化, 既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 在惩罚之后跟随以强化, 可以使学生从烦恼转移到愉快来, 从退缩转移到进取来,从不知所措转移到清楚地知道如何行为。 21.论述两种期望的转化及教育含义.

答: 期望也是一种部表征。 期望分为两种对象-对象期望和行为-结局期望。

对象-对象期望是指认识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行为-结局期望是指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和结局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两种期望可以转化:

一方面, 个体形成了特定的对象-对象期望后, 如果觉得自己可以操控其中一个对象, 就会操控之, 并期望另一个对象会出现, 这就转化为 行为-结局期望了。

另一方面, 行为-结局期望也可转化为对象-对象期望, 这就是把自己的行为放在“心里皿看”, 放在头脑里想, 从而巩固或提炼特定的关系, 这反过来更有利于形成行为-结局期望。

期望的教育含义:如果预料的关系屡试不爽, 那么关于特定关系的期望就会转化为“信念”,其中对象-对象信念开始成为儿童的一般世界观的砖石, 而行为-结局信念开始成为儿童的一般人生观的砖石。 学

校的教育教学对儿童的期望之形成, 起着重要的作用。

( 1) 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帮助儿童形成对象- 对象期望, 进而在帮助儿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 宇宙观和无神论世界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 道德和人文学科知识帮助儿童形成行为-结局期望,进而在帮助儿童形成符合我国教育理想的历史观、 人生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2.联系实际,论述保持与消退原理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答: 所谓保持, 是指当学生做出合乎我们的教育理想的条件反应行为时, 要时常伴随以无条件刺激。 所谓消退, 是指当学生做出不合乎我们的教育理想的条件反应行为时, 不伴随以无条件刺激。 但是消退过程中会出现自发恢复现象, 不过总的趋势仍然是反应的力度、 强度或频率在减弱、在下降。

这样的保持与消退具有基本的教育含义。 一方面, 保持启迪教师不要吝啬表扬, 这对生性比较严肃的教师而言尤其如此。另一方面,在消退过程中的“自发恢复\现象对教师有启迪,教师预计到学生在改正错误时会有反复, 从而事先做好思想准备。 这样, 当学生真地出现反复时就既不会急燥, 又不会失去帮助的信心。 相反, 根据自发恢复现象的本性, 教师会坚定地一以贯之地实施消退过程, 最终使学生持久地改变不良行为。

23.联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实施辨别学习的。

答: 所谓“辨别学习”, 就是从泛化走向分化的学习过程, 即有机体精确地只对条件刺激作反应。

小学教师容易忽视辨别教学有小学仍然具有基础性,应该列在小学生教育和教学序列的最初部分。 教师不要被自己的经验所蒙蔽而看轻了辨别学习对小 学生的重要性。

(1)小学里的辨别学习最明显地体现在识字和音乐、美术、体育的教学中。汉字的形体区别只在一点一划的有无和长短上;音乐教学中也首先要求学生聆听时能辨别音阶和节奏, 歌唱时更要自我监控对音阶和节奏的操作;在体育教学中, 体育善于帮助学生辨别和抓住动作到位睦的肌肉感觉.

(2) 辨别学习也发生在小学儿童的概念学习中。 需要运用概念教学的一系列技巧, 在概念所辖的成员里个概念的关键特征, 从而使儿童能对千婆百态的具体事物作正确的分类。

(3) 辨别学习也发生在小学儿童的日常行为守则学习中。 我们希望少年儿童既 活泼可爱, 又遵守纪律。 可是他们常常把握不好其间的分寸, 有时太过拘谨, 有时又雀跃欢腾得妨碍当前工作的进行。 这些都是泛化的表现。 正需要教师通过辨别教学过程而使学生能够准确地分辨情境, 从而作出合乎情境的反应行为。

总而言之, 我们通过辨别学习, 使学生知道在何时、 何地、 何种情

境或条件下作出何种 行为反应是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