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山东省临沂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本题考查结构位置以性质关系,能够依据原子结构判断各选项中元素,依据元素金属性即可判断单质的还原性强弱,题目难度不大。

8. 【答案】 D

【解析】

解:A.溴乙烷消去生成乙烯,乙烯中混有乙醇等,可用水溶液吸收,燃油用高锰酸钾检验乙烯,可达到实验目的,故A正确;

B.乙醇消去生成乙烯,氢氧化钠除去乙醇、二氧化硫等,高锰酸钾可氧化乙烯,可达到实验目的,故B正确;

C.乙炔中混有硫化氢等气体,硫酸铜用于除去硫化氢等杂质,乙炔可被高锰酸钾氧化,可达到实验目的,故C正确;

D.乙醛与溴水反应,乙醇易溶于水,高锰酸钾溶液中基本无现象,故D错误。 故选:D。

A.溴乙烷消去生成乙烯,乙烯可被高锰酸钾氧化;

B.乙醇消去生成乙烯,氢氧化钠除去乙醇、二氧化硫等,高锰酸钾可氧化乙烯; C.硫酸铜用于除去硫化氢等杂质,乙炔可被高锰酸钾氧化; D.乙醛与溴水反应,乙醇易溶于水。

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方案的设计,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主要把握实验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把握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9. 【答案】 B

【解析】 解:A.挥发的溴及生成的HBr均与硝酸银反应,由现象不能判断发生取代反应,故A错误; B.氧化铝的熔点高,包裹在Al的外面,则铝熔化但不滴落,故B正确;

C.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则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故C错误;

D.加水稀释促进水解,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故D错误; 故选:B。

A.挥发的溴及生成的HBr均与硝酸银反应; B.氧化铝的熔点高,包裹在Al的外面;

C.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D.加水稀释促进水解。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水解平衡、实验技能为解答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10. 【答案】 C

【解析】

解:A.①为Cl2+2I-═2Cl-+I2+2H2O,氧化剂为Cl2,还原剂为I-,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A错误;

B.碘易升华,方案甲中,分离操作X为升华或加热、冷凝结晶,故B错误;

C.涉及反应为3I2+3CO32-=5I-+IO3-+3CO2或3I2+6CO32-+3H2O=5I-+IO3-+6HCO3-,I元素化合价变化,

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淀粉与碘离子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pH=2时,卤亚硝酸钠具有氧化性,碘离子具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①Cl2+2I-═2Cl-+I2+2H2O,用活性炭吸附生成的碘单质,通过方案甲低温干燥,升华或加热、冷凝结晶可得粗碘;通过方案乙,用浓碳酸钠溶液吸收碘单质,3I2+3CO32-=5I-+IO3-+3CO2或3I2+6CO32-+3H2O=5I-+IO3-+6HCO3-,再加入稀硫酸,发生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经萃取、分液,蒸馏可得粗碘,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为高频考点和常见题型,侧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工业流程的分析,题目难度中等。

11. 【答案】 D

【解析】

解:A.增大S2O82-浓度或I-浓度,增大了反应①、反应②的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均加快,故A正确;

B.若往该溶液中加人含Fe3+的某溶液,发生反应①2Fe3++(aq)+2I-(aq)?I2(aq)+2Fe2+(aq),②2Fe2+(aq)+S2O82-(aq)?2Fe3+(aq)+2SO42-(aq),总反应为:S2O82-(aq)+2I-(aq)?2SO42-(aq)+I2(aq),铁离子为反应的催化剂,故B正确;

C.焓变等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之差,则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小,反应所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正确;

D.S2O82-(aq)+2I-(aq)?2SO42-(aq)+I2(aq)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碘单质浓度减小,蓝色变浅,故D错误; 故选:D。

A.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增大浓度、升高温度、催化剂等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参与反应过程最后又生成的物质为反应的催化剂; C.图象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

D.往该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玉带碘单质溶液变蓝,S2O82-(aq)+2I-(aq)?2SO42-(aq)+I2(aq),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

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能量变化、催化剂对反应影响、反应速率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平衡影响因素的分析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12. 【答案】 CD

【解析】

解:A.原电池中电子流向是负极-导线-用电器-导线-正极,则电子由电极b经导线、用电器、导线到电极a,故A正确;

B.充电时,阴极与外电源的负极b极相接,则Li+向阴极即b极移动,所以电极b的电势大于电极a的电势,故B正确;

C.充电时,阴极与外电源的负极b极相接,阴极电极反应式:FePO4+Li++e-═LiFePO4,故C错误;

D.放电时,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nC+xLi++xe-=LixCn,故D错误; 故选:CD。

根据电池总反应式 xLiFePO4+nCFePO4+LixGn可知,Fe的化合价升高、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则b电极为负极,负极反应式为LiFePO4-e-=FePO4+Li+,C的化合价降低、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a电极为正极,正极反应式为nC+xLi++xe-=LixCn,放电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向是负极-导线-用电器-导线-正极,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充电时,阴极、阳极分别与外电源的负极、正极相接,电极反应式正好相反,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电极反应书写、电子流向判断等知识点,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3. 【答案】 BD

【解析】

解:A.K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消毒杀菌,则K2FeO4能将饮用水消毒杀菌,是因为K2FeO4具有强氧化性,故A正确;

B.K2FeO4与水反应生成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能将饮用水净化,不是因为K2FeO4具有吸附性,故B错误;

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所以可用激光笔照射上述反应体系,以判断是否有胶体产生,故C正确;

D.常温常压下,气体体积无法计算,故D错误; 故选:BD。

A.K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消毒杀菌;

B.K2FeO4与水反应生成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 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D.常温常压下,气体体积无法计算。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元素化合价的判断方法,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14. 【答案】 A

【解析】

解:A.电池的负极Zn是电子被氧化,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O,故A正确; B.电子只能在导线中移动,不能流经电解液,故B错误;

C.氧化锌和水组成的电解液不能起传导电子的作用,故C错误;

D.该电池中正极MnO2得电子被还原生成MnOOH,则二氧化锰不是催化剂,故D错误。 故选:A。

由电池组成可知,电池的负极Zn是电子被氧化,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O,正极MnO2得电子被还原生成MnOOH,反应式为2MnO2+2H2O+2e-═2MnOOH+2OH-,以此解答。 本题考查原电池工作原理,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根据电池原理判断正负极反应,注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子只能在导线中移动,不能流经电解液,为易错点。

15. 答案】 AC

【解析】 解:A.a点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碳酸氢钠、NaCl,但是CO32-水解程度大于HCO3-,

所以c(CO32-)<c(HCO3-),故A错误;

B.b点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氢钠和NaCl,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a)=2c(C),即存在c(Na+)=2[c(HCO3-)+c(CO32-)+c(H2CO3)],所以c(Na+)>c(HCO3-)+c(CO32-)+c(H2CO3),故B正确;

C.c点溶质为碳酸氢钠、氯化钠,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HCO3-)+2c(CO32-)+c(OH-)+c(Cl-),所以c(Na+)+c(H+)>c(HCO3-)+2c(CO32-)+c(OH-),故C错误;

D.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促进水电离,且碳酸钠浓度越大水电离程度越大,碳酸钠浓度:a>b>c>d,则水电离程度:a>b>c>d,故D正确; 故选:AC。

A.a点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碳酸氢钠、NaCl,但是CO32-水解程度大于HCO3-; B.b点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氢钠和NaCl,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a)=2c(C); C.c点溶质为碳酸氢钠、氯化钠,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D.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促进水电离,且碳酸钠浓度越大水电离程度越大。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侧重考查分析判断及计算能力,明确各点溶液中溶质成分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的灵活运用,题目难度不大。

16. 【答案】

逆向 减小 2 3SiH4+4CO2+2H2O4CH3OH+3SiO2 小于 大于 两种反应物为气体,另一种生成物是氢气,制取的SiC固体显然是高纯度的 【解析】

解:(1)①焓变为负,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一定量的硅烷,看成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硅烷的热分解率减小, 故答案为:逆向;减小;

②T℃时反应达到平衡,生成14.0g硅单质,Si的物质的量为则

=0.5mol,体积为1L,

(2)①和二氧化碳、水(催化剂存在下)作用生成CH3OH和另一种常见原子晶体为SiO2,反应为3SiH4+4CO2+2H2O

4CH3OH+3SiO2,

故答案为:3SiH4+4CO2+2H2O4CH3OH+3SiO2;

②由图可知,升高温度转化率增大,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减小,p2时对应转化率小,则p1小于p2;压强为p2时,在y点小于平衡时转化率,则平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