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试题库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试题库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71.1% B.77.5% C.74.9% D.75.1%

131.从表2看出,在个人利益、个人兴趣两个选项上,女性选择人次比例高于男性;在公民责任、公共利益两个选项上,男性选择人次比例高于女性。这说明( ) A.女性在公共政策制定的参与动机上比男性更加感性化 B.女性在公共政策制定的参与动机上比男性更加理性化 C.与男性相比,女性参与动机呈现出高公共性的特征 D.社会性别余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频次问题 132.以下理解有误的是( ) A.参与动机与政治制度的关系越紧密,越容易激发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性 B.参与动机接受政治制度的干预越多,越容易激发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性 C.参与动机与政治制度的关系越紧密,越不容易激发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性 D.参与动机接受政治制度的干预越多,越容易引发更多的公民参与政策制定 133.表2数字显示( ) A.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动机,是出于公心.出于有利于他人 B.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动机,是出于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C.从主流来说,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动机是可靠的 D.出于个人利益.个人兴趣.个人从众行为的选择占有不小的比例 (三)本问卷设计了“在过去的两年中,您直接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次数是多少”的问题,旨在考察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频次,了解社会性别对参与次数的影响。该问题为单项选择问题,备选答案有六项:零次、1~2次、3次、4次、5次、6次以上。共有1383人进行了回答,其中,男性公民835人,女性公民548人。答案选择情况见表3。 表3 社会性别与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次数 性别 男 % 女 % 总 % 零次 559 66.9 449 81.9 1008 72.9 1~2 175 21.0 69 12.6 244 17.6 3 49 5.9 12 2.2 61 4.4 4 25 3.0 15 2.7 40 2.9 5 7 0.8 1 0.2 8 0.6 6 20 2.4 2 0.4 22 1.6 134.通过表3能够得出的最恰当结论是( ) A.不同性别的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次数有差异 B.性别对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次数具有影响 C.不同性别的公民参加政策制定的次数有显著差异,性别对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次数具有重要影响 D.不同性别的公民参加政策制定的次数没有显著差异,性别对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次数不具有重要影响 135.对女性公民参与人数随着参与次数的增多所产生的递减速度较慢现象的原因,不可能的解释是( ) A.女性公民独立的政策诉求更加明晰,实现自身政治价值的理念日益强化,分外珍惜参与政策制定的机会 B.大多数女性公民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保护自己的权利,不轻易放弃表达政策诉求的努力 C.在参与人数递减时,使得递减现象也处于低组织化状态,容易形成较大规模的群体参与行为的递减现象 D.低组织化状态对女性公民参与人数的递减速度起到了一种缓冲作用。 二、根据下图回答136~140题 “十五”时期粮食产量与增长速度 word资料 136.根据上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十五”时期粮食产量逐年上升 B.“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年增长率逐年提高 C.“十五”时期粮食产量最高的是2004年 D.“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年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2004年 137.2004年粮食产量比2003年提高了几个百分点( ) A.9 B.3.1 C.1 D.-2.1 138.“十五”时期粮食产量最高的年份是哪一年( ) A.2002年 B.2003年 C.2004年 D.2005年 139.2005年粮食产量比2001年增加多少( ) A.3137吨 B.3137万吨 C.5331万吨 D.442万吨 140.根据上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十五”时期粮食产量有所波动 B.2005年粮食产量增长率比上一年有所下降 C.2003年粮食产量比2002年增加2636万吨 D.总体来讲“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呈上升趋势 126.【解析】A。直接读表可知公民获取政策信息的三个主渠道依次是国内电视、国内报纸、互联网。127.【解析】C。三主渠道获取信息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 536?363?159?80?66?55?100%≈90.97%。1384128.【解析】D。如果样本人数相等,则选择“国内报纸”作为第一渠道的男性公民是女性公民人数的19%≈1.3倍。选择“会议文件”作为第一渠道的男性公民是女性公民人数的14.6%2.9%≈2.2倍。 1.39.【解析】B。从表格中比例两栏可以看出,男性从“国内报纸”和“会议文件”中获取政策信息的比例 130.【解析】A。女性公民在“公民责任、公民权利、公共利益”上的选择人次占女性总选择人次的比例为 251+208+113?100%≈71.1%。 805word资料 131.【解析】A。女性凭个人兴趣和个人利益参与制定政策的比例高于男性,说明女性比男性更感性,同时,男性以公民责任和公共利益为动机参与制定政策的比例高于女性,说明男性更加理性。 132.【解析】C。B、D项是一个意思,根据答案是唯一的,可知B、D理解正确。如果参与动机与政治制定毫无关系的话,公民就不会有参政的积极性;反之,只有两者的关系越紧密,公民的参政热情才会高,A项理解也是正确的。故本题应选C。 133.【解析】D。出于个人利益、个人兴趣、从众行为的选择所占比例为13%+9%+3.1%=25.1%。134.【解析】C。B、D项是一个意思,根据答案是唯一的,可知B、D理解正确。如果参与动机与政治制定毫无关系的话,公民就不会有参政的积极性;反之,只有两者的关系越紧密,公民的参政热情才会高,A项理解也是正确的。 135.【解析】C。女性公民参与人数随着参与次数的增多所产生的递减速度较慢现象,这个现象是对女性公民的肯定,而我们看到AB都是对女性公民的肯定,故AB正确;而C说“容易形成较大规模的群体参与行为的递减现象”,与事实不符,所以C错误;D的“缓冲作用”也能说明递减较慢现象。 136.【解析】D。2003年粮食产量减产了,故A、B项错;“十五”期间2005年粮食产量最高,C错。本题正确答案为D。 137.【解析】A。2004年粮食产量比2003年提高了138.【解析】D。观察可得2005年粮食产量最高。 46947-43070?100%?9% 43070139.【解析】B。由图中数据计算可得48401-45264=3137(万吨)。 140.【解析】C。通过数据可知2003年粮食产量比2002年减少了。本题注意选项D,尽管“十五”期间2003年粮食产量有所下降,但其余几个年份粮食产量是上升的,所以从总体上说,“十五”期间粮食产量仍然是呈上升趋势。 2009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共20题,20分钟) 下列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请你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正确选项只有一个,请将正确答案选出。 一、请根据所给文字资料和图1回答121~125题。 2008年中国家庭居民的消费水平持续提高,与2006年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结果比较,消费支出总额从17388元升高到22555元(未考虑价格变动因素),消费结构也进一步改善,作为家庭生活水平标志的恩格尔系数(家庭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进一步降低。在2008年城乡家庭消费支出细项中,列前三位的消费类型是食品、教育和医疗,分别占总支出的34.0%、11.5%和10.6%。 调查还显示,城乡居民消费的总体结构及家庭生存型消费(包括食品与衣着类)与发展型消费(包括居住、交通、通讯、教育、娱乐用品、医疗保健、旅游等)所占比重,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情况看,城乡居民消费层次有所提高。大众耐用消费品普及率提高较快,但家庭消费率总体仍偏低。 图1: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 word资料 121.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 ) A.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总体结构进一步改善 B.城乡居民消费商品化程度较高,但消费层次存在明显差异 C.家庭消费率总体偏低,消费率随收入提高而边际递减 D.大众耐用消费品普及率较高,农村消费发展潜力巨大 122.“图1: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说明:在城乡家庭消费支出中,生存型消费的比重约占到消费总支出的近( ) A.31% B.41% C.51% D.61% 123.由“图1: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可见:在城乡家庭消费支出中,发展型消费的比重占到消费总支出的( ) A.40%以上 B.50%以上 C.60%以上 D.70%以上 124.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图说明:中国的消费结构已经在总体上完成了从生存型向发展型的过渡,进入了( ) A.大众消费阶段 B.适度消费阶段 C.中等消费阶段 D.较高消费阶段 125.教育和医疗支出占城乡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比较高,分别占11.5%和10.6%,教育和医疗的家庭消费支出比例较高,主要显示了( ) A.家庭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 B.教育、健康方面的支出是一种刚性消费 C.教育、医疗的费用和支出,存在比重过高的问题 D.教育、医疗的费用和支出增长过快,影响到居民一般生活质量的改善 二、请根据表1和文字资料回答126~130题。 表1:2004~2007年城乡居民消费状况表 年份/项目 2004年 2006年 2007年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 消费支出(元) 7182 8697 9997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 消费支出(元) 2185 2829 3223 城镇居民 恩格尔系数 37.7% 35.8% 36.3% 农村居民 恩格尔系数 / 43.0% 43.1% word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