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范文(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可行性研究范文(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本项目年需生猪 200万头,除由周边公司支持的农民自供商品猪外,不足部分从市和市外采购。包装材料为纸箱和塑料袋,当地和国内市场供应充足,可以保证项目的需要。原辅材料由该公司自己采购,用汽车运送到厂内。 1.3.7环境保护

本项目实施以后,针对产生的“三废”污染,经过科学的治理,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并最大限度地加以综合利用,对厂址环境和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新的污染。项目产生的废水、废渣、粉尘、噪音均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所有排放物可以做到按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达标排放。 1.3.8项目定员和劳动力来源

依据生产规模,生产设备的选型及数量,自动化程度,工艺复杂程度,本项目定员 820人,其中管理人员 20人,技术人员 30人,生产人员 770人,管理和技术人员部分从公司内部调整,不足的管理、技术和生产人员面向社会招收。 1.3.9项目实施进度

本项目在可研报告批准后,进行工程设计、设备采购、土建施工、设备安装、人员培训、调试、试生产等。建设期为 12个月。 1.3.10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 14678.0万元,由自募资金筹措。 1.3.11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名 称 单 位 指 标 备 注 1 总占地面积 亩 70 2 总建筑面积 O 43294.0 2.1 待宰圈 O 6030.0

2.2 屠宰冷却分割车间 O 11400.0 2.3 冷藏库 O 3663.0 2.4 机修间、物料库 O 648.0 2.5 污水综合处理间 O 200.0 2.6 综合办公楼 O 6144.0 2.7 后勤服务用房 O 13456.0 2.8 辅助用房 O 1753.0 3 总投资 万元 14102.0 3.1 建筑工程费 万元 4587.6 3.2 设备与安装费 万元 5117.6 3.3 室外与公用工程 万元 966.4 3.4 土地费用 万元 1700 3.5 前期工程费 万元 572.0 3.6 建设单位管理费 万元 139.6 3.7 基本预备费 万元 345.8 3.8 其它工程费 万元 143.0 3.9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530.0 4 资金来源

4.1 超募资金 万元 14678.0 5 建设期 月 12 1.4结论及建议 1.4.1结论

5

本项目市场前景广阔、建设条件具备、工程方案合理、资金筹措有保障,项目实施后将形成以市场为龙头,龙头育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格局,必将给广大养猪农户带来相对稳定的市场,提高农户养猪的积极性,增加经济收入,加快当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经财务评价,该项目经营期内年均销售收入 408053.7万元,年平均利税总额 5550.0万元,所得税前内部收益率 29.04%,所得税前全部投资回收期 4.56年。由此可见,本项目是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好的项目,应早日建设,发挥效益。 1.4.2建议

为保证项目能够顺利、稳妥的建设和发展,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争取政府在政策、财政等方面的支持,促使政府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使企业发展有一个稳定、良好的环境。

2、做好生猪收购、储备工作,确保生猪供应量。

3、及时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企业营销策略,进一步巩固、完善和扩大销售渠道,同时应大力推广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形成稳定的销售对象,以防止猪肉价格的波动,对企业造成较大的影响。 4、项目应严格按环保“三同时”原则,搞好环境治理工作。 第二章市场需求预测 2.1产品市场供需预测

2.1.1国内外生猪生产及猪肉消费情况

1、世界猪肉生产概况与我国在行业中地位养猪一直是我国优势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举世瞩目,多年保持世界产量第一。从2010年世界肉类组织第四届世界猪肉大会组委会获悉,

2010年,中国猪肉总产量达到7197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50.1%。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2011年,在生猪存栏量减少的情况下,人均猪肉占有量呈现上升势头,全年人均猪肉占有量达到39.6千克,比2010年增加1.3千克,在猪肉、羊肉、牛肉、禽肉等所有肉类占有量中的比重超过60%。我国猪肉特点是总产量大,但人均占有量39.6千克处于世界中等水平。欧洲国家人均占有为34.4千克。但荷兰为88千克,丹麦人均329千克,是世界第一。我国猪肉生产比美国多80%,是俄罗斯产量的28倍,印度的73倍,非洲的60倍,是养猪最发达的丹麦的25倍。世界肉类生产结构情况是:猪肉1.01亿吨,占38.4%;牛肉6207.3万吨,占23.6%;羊肉1236.1万吨,占4.7%;禽肉7916.3万吨,占30.1%。可见,猪肉是世界最普及的肉食品,人类近40%的肉食来自生猪。养猪在不同国家地位不同,结构也不同,大概归纳以下几类:养猪产业比重大,且发达的国家:猪肉比重超过60%,典型的国家是丹麦,猪肉占全部肉类生产的82.3%;奥地利占73.1%;荷兰53.3%,都是猪肉出口国。这类国家比重大,数量多,活猪和猪肉质量都很高,养猪产业化、科学化、商品化程度很高,具备完整的育种体系。养猪产业比重虽大,但畜牧业不发达:这些国家利用养猪适应性广,解决人民肉食短缺。例如,越南猪肉占肉类的73.1%;朝鲜占68.1%。为满足市场需求,利用猪的杂食性、饲料要求不高、繁殖快的特点,以猪为首。亚洲类似国家较多。养猪产业比重大,但发展水平不平衡:例如,中国猪肉占肉类的65.7%;波兰占61.3%;韩国占61.6%。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场和质量需求也十分复杂。养猪产业比重很小,猪肉产量也不多的国家:主要集中在草原为主或穆斯林国家。猪肉只是市场的补充和调剂。例如,全非洲猪肉只占肉类的6.5%;阿根廷占5.3%;新西兰3.6%;埃及0.22%。 2、我国生猪市场走势和猪肉消费状况 (1)我国生猪市场走势

我国的生猪生产主要集中在粮食产区,冀、苏、皖、赣、鲁、豫、鄂、桂、川、重庆是我国生猪十大产区。2011上半年我国生猪存栏首次出现下降,出栏和猪肉产量增长但增幅趋缓。据行业统计,上半年全国生猪存栏47671万头,同比下降1.9%,其中能繁母猪4489万头,同比下降3%,占存栏猪的比重为9.42%。生猪出栏37389万头,猪肉产量281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5%和2.9%,增幅同比分别下降4和5.1个百分点。出栏生猪超过1500万头的有8个省,分别为四川、重庆、河南、山东、河北、广西、广东和湖北,8省出栏合计占全国的69.5%。其中四川、重庆、河南三个生猪生产大省出栏猪超过全国总量的三分

6

之一。

近年来,生猪价格暴涨暴跌,行情跌宕起伏。从2009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开始一路攀升,并于2010年9月达到最高点,猪价的涨幅和价位是十多年来最高的。2011年下半年,猪价迅速下跌,行情持续低迷。目前,生猪价格没有明显的降温趋势,预计将较长时间走高。国内生猪价格一直呈相对平稳的趋势,到目前国内生猪的平均价格已达到近23元/千克。

据农业部公布的对全国450个畜产品及饲料价格信息点的最新调查统计,2010年上半年,全国主要畜产品价格出现部分上涨。截止到2010年9月中旬,国内猪肉价格呈现全国性上涨。猪肉是中国人的主要肉类食品。目前,我国猪肉年产量约为5200万吨,占全球猪肉产量的一半左右。因此,猪肉价格的变化对我国居民的生活饮食质量和结构均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受供需关系和成本因素的限制,国内生猪价格短期内不会出现明显的回落。由于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政府的调控,供给增加需求减少,预计一段时间以后生猪价格上涨的压力将减轻,涨势将趋缓。目前全国生猪处于一个高价位,并且价格还有上涨的趋势,预计国内生猪价格的上涨仍将持续一段时期。 (2)国内猪肉消费状况 ①消费结构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猪肉人均购买量为每月1.764千克,占肉禽类消费比重的56.76%。从各省市来看,重庆市城镇居民每月人均猪肉购买量达到2.78千克,居全国之首;其次是广东省,为2.44千克。全国共有18个省市城镇居民人均猪肉消费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新疆、宁夏、西藏等三省的每月人均消费量还不到1千克。我国猪肉消费数量和消费比重较低的省市单位:千克地区新疆区宁夏区西藏区青海省内蒙古区北京市每月人均消费量0.558 0.718 0.928 1.066 1.028 1.526占肉禽比重(%) 20.64 30.82 27.07 39.66 45.57 47.63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从肉类消费结构来看,江西城镇居民猪肉消费比重最大,占肉禽类消费的70.31%,贵州、湖北、云南、重庆、四川、湖南和福建等省猪肉消费比重超过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宁夏、西藏和青海等地区猪肉消费比重低于45%,特别是新疆、宁夏和西藏等西部地区由于受饮食习惯、生产结构和宗教等因素的影响,牛羊肉消费比重较大,而猪肉消费比重较小。

我国猪肉消费数量和消费比重较高的省市地区重庆市贵州省江西省湖北省云南省福建省四川省湖南省每月人均消费量2.41 2.16 1.86 2.04 2.41 2.33 2.14占肉禽比重(%)68.42 70.31 66.33 65.55 63.22 62.55 62.74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我国猪肉的城乡二元消费结构比较明显。随着人民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猪肉人均消费量会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二元消费结构下农村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的提高,是推动我国猪肉消费量增长最主要的因素。农民收入增加将加大猪肉产品的消费总量。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一直是肉食品消费的主要群体,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量是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量的2倍多。因此,我国猪肉消费量增长的潜力主要来自农村。目前,我国农村家庭猪肉消费水平仍然很低,并且波动较大。而农村家庭人均猪肉消费量主要受人均收入增长率的影响,增长高的年份肉类消费增长幅度较大。说明了收入增长是影响农村居民肉类消费量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中央“三农”政策的逐步落实,猪肉消费总量将呈现上升趋势。

城镇人口增长成为我国肉产品需求加快新的增长点,城市化进程是肉类产品消费需求增长的新动因。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及小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城镇人口增长明显加快。由于城市居民肉类产品的消费量远大于农村居民,我国城镇居民肉食品的消费水平一直比农村居民高。如果新增加一个城镇居民,每年就能够新增肉食品需求5~7千克。只要城镇人口增加1%,肉食品的消费需求增量就相当可观,同时全国总人口的增加也影响了我国肉食品需求。目前,我国高收入人群中每天人均猪肉消费水平已经分别达到100~150克。而农民年人均猪肉消费20千克。虽然短时间内我国居民很难达到高收入人群的消费水平,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我国肉类消费还存在着成倍增长的空间。 ②发展趋势

中国改革开放后30年来的经济增长,引起食物消费和食物结构的变化,其最大特征就是肉类产品消费增加。参照发达国家的肉类行业发展轨迹,中国的恩格尔系数降到30%以前,肉类行业都将处于稳定增长阶

7

段。在未来的3-5年,肉类行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a、肉制品增长空间巨大

据专家预测,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习惯的转变,肉制品将成为未来肉类消费的主流,产品结构将向冷却保鲜肉、低温肉制品、保健功能性肉制品等方向倾斜,到2013年中国肉制品产量将达1300万吨左右,肉制品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到2013年,国内肉制品人均年消费量将达10千克,肉制品占肉类总产量比重将上升到13%左右,但也只达到目前发达国家肉类转化率1/3的水平。 b、买方市场形成

在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质量的提高和品种多元化正在成为肉类发展的主方向,制约肉类供给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消费者选择占主导地位的买方市场已初步形成并有迅猛发展的势头。然而,由于后续深加工落后,国内肉食初级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品种单一,品质欠佳。这些情况从反面说明了中国的肉类市场还没有完全进入成熟期,蕴藏无限发展潜力。 c、产品结构优化

作为产品差异化很小的行业,肉类产品的卫生、安全、营养、质优已成为消费主流,肉类市场的品牌化发展趋势凸现。肉类产品结构向多元化、高档次发展,城乡市场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d、以冷链方式销售肉类产品渐成新的发展趋势冷链流通、连锁经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营销手段对中国肉类工业进行整合和重组,将是中国加入WTO后肉类行业重要问题。以冷链方式销售肉类产品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冷鲜肉销售集中在少数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的城市,数量仅在10万吨左右,只占肉类商品量的0.3%,远低于发达国家4%的比例。目前国内大型肉类加工企业都把冷冻冷鲜肉类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2.1.2冷鲜肉市场消费现状及发展预测

冷鲜肉,又叫冷却肉,冰鲜肉,是指严格执行兽医检疫制度,对屠宰后的畜胴体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 以后腿肉中心为测量点 在24小时内降为0-4摄氏度,并在后续加工、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0-4摄氏度范围内的生鲜肉。我国居民吃的生肉主要以热鲜肉和冷冻肉为主,但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推广冷鲜肉,在其目前消费的生鲜肉中,冷鲜肉已占到90%左右,居民几乎不吃热鲜肉和冷冻肉,冷鲜肉是他们的首选。近年来,中国肉类消费发生了明显的结构变化,呈现了从冷冻肉到热鲜肉,再从热鲜肉到冷鲜肉的发展趋势,形成了“热鲜肉广天下,冷冻肉争天下,冷鲜肉甲天下”的格局。同时,因消费市场的变化,也带动了中国肉类加工业的顺势变化。2004年中国高、低温肉制品及冷鲜肉占猪肉行业的市场份额分别仅为6.58%、3.51%和2.19%,而传统的室温肉和冷冻肉所占份额高达87.7%。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视,我国猪肉行业存在着由低温肉制品和冷鲜肉取代传统生鲜肉的巨大的消费升级机会。此外,我国不同收入的城镇居民和城乡人均猪肉消费量存在差距,未来低收入人群和农村人口人均收入提高推动的需求增长也是行业增长机会所在。发达国家的超级市场里基本上都是冷鲜肉。中国少数大型肉类加工企业已经觉醒,如双汇、金锣等已经开设肉类连锁店,大批量生产销售冷鲜肉,冷鲜肉经济、实惠、方便,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有放心肉之称,市场反映强烈,发展势头迅猛。热鲜肉、冷冻肉和冷鲜肉是生肉消费的三种形态。生肉消费的形态产品特点冷鲜肉营养、卫生、安全、鲜嫩,有适当的保质期。热鲜肉不卫生、细菌容易繁殖、肉质下降,保质期很短。冷冻肉肉汁和营养流失、嫩度和鲜度降低,但保质期较长。而冷鲜肉与热鲜肉和冷冻肉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冷鲜肉克服了热鲜肉、冷冻肉在品质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始终处于低温控制下,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被抑制,肉毒梭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分泌毒素的速度大大降低。另外,冷鲜肉经历了较为充分的成熟过程,质地柔软有弹性,汁液流失少,口感好,滋味鲜美。

1、安全系数高:冷鲜肉从原料检疫、屠宰、快冷分割到剔骨、包装、运输、贮藏、销售的全过程始终处于严格监控下,防止了可能的污染发生。屠宰后,产品一直保持在0-4摄氏度的低温下,这一方式,不仅大大降低了初始菌数,而且由于一直处于低温下,其卫生品质显著提高。而热鲜肉通常为凌晨宰杀,清早上市,不经过任何降温处理。虽然在屠宰加工后已经卫生检验合格,但在从加工到零售的过程中,热鲜肉不免要受到空气、昆虫、运输车辆和包装等多方面污染,而且在这些过程中肉的温度较高,细菌容易大量增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