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汽车文化》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模块三 汽车结构与性能评价

课 题 教学方法能目力目标 标 社会能力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 型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与导入 汽车行驶原理与发动机工作原理 专业能1、 熟悉汽车的总体结构和行驶原理; 力目标 2、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能将汽车的各部分基本结构和人体机能联系起来; 2、培养学生善于分析、总结和联系的良好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合作能力。 汽车的总体结构和发动机的基本组成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 理论课 教学内容 清点人数、组织秩序,并导入项目课程。 提问: 1)依据你对汽车的了解,说一下汽车的构造。 2)汽车的驱动力来自哪里? 授课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时间 1 讲授法; 5多媒体课分件 钟 2 资讯 项目一 汽车的总体结构和行驶原理 一、汽车的基本组成 1、发动机——汽车的动力源。其主要作用是使燃料燃烧,将热能转变成机械能输出,以驱动汽车行驶,或供车上的机电设备使用。 2、底盘——汽车的骨架,用来支撑车身和安装所有部件,同时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驱动轮,还要保证汽车按照驾驶员的意志正常行驶。 3、车身与车身附件——车身的作用主要用来覆盖、讲授法、 15包装和保护汽车的零部件,提供装载货物的空间,以及对多媒体课分驾驶员和成员提供舒适的称作环境。车身附件是安装于车件 钟 身之上的附属设备,如座椅、空调、风窗刮水器、玻璃升降器、音响、通信设备等。 4、电气设备——包括电源、灯光照明系统、点火系统、起动系统、仪表、传感与报警装置、自动检测装置等。 二、汽车的行驶原理 汽车行驶,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行驶条件:驱动条件和附着条件。 1、驱动条件:汽车必须有足够的驱动力以克服各种1

模块三 汽车结构与性能评价

行驶阻力。 汽车的驱动力由发动机产生,当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所产生的动力经过汽车传动系统传给车轮,使车轮产生转动。 汽车的行驶阻力包括滚动阻力、空气阻力、上坡阻力和加速阻力。 当驱动力大于行驶阻力时,汽车加速行驶;当驱动力等于行驶阻力时,汽车匀速行驶;当驱动力小于行驶阻力时,汽车减速行驶。 2、附着条件:驱动力不能大于附着力。 附着力表示轮胎与路面附着情况。车轮与路面的相互摩擦以及轮胎花纹与路面凸起部的相互作用综合在一起,称为附着作用。由附着作用决定的阻碍车轮打滑的路面反力的最大值就是附着力。附着力的大小是车重与路面附着系数的乘积。 f良好的、干燥的水泥混凝土或沥青路面其峰值可达0.9; f砾石路>f土路>f压紧的雪路>f结冰的路面; f冰路的峰值只有0.1,车轮滑动时才0.07。 三、发动机常用术语 内燃机根据其将热能转变成机械能的主要构件的形式可分为活塞式内燃机和燃气轮机两大类。燃气轮机暂时还没有用于汽车。活塞式内燃机按活塞运动的方式又可分为往复活塞式和旋转活塞式两种。用于现代汽车上的发动机就是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简称发动机。 (1)上止点。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时,活塞顶部距离曲轴旋转轴心最远的位置。 (2)下止点。活塞在汽缸内作往复运动时,活塞顶部距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近的位置。 (3)冲程/行程。活塞从一个止点到另一个止点移动的距离 (4)气缸工作容积。活塞从一个止点运动到另一个止点所经过的容积 (5)燃烧室容积。活塞位于上止点时其顶部与气缸盖之间的容积。 (6)排量。多缸发动机各缸工作容积的总和。 3 计划 布置任务: 1、探讨汽车发动机的类型和组成。 2、探究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2

讨论法 10分钟 模块三 汽车结构与性能评价

分组讨论,小组交流:学生分成两组,依据布置的任务制定出项目实施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顺序,并进行交流。 4 决策 教师对小组交流计划情况予以分析总结,找出最优计划,并决策分组实施计划。 项目教学法; 5分钟 5 实施 一组讲述汽车发动机的类型和组成 一、发动机的类型 1、根据所燃用燃料的不同分为汽油发动机(简称汽油机)、柴油发动机(简称柴油机)和其他燃料发动机三种。 2、根据冷却方式不同,发动机可分为水冷式和风冷式两种。水冷式是用水做冷却介质,风冷式是用空气作冷却介质。 3、发动机还有单缸与多缸之分。仅有一个气缸的称为单缸发动机,两个以上气缸的称为多缸发动机,如四缸、六缸、八缸或十二缸。 二、发动机的总体结构 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进气系统、燃料供给系、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点火系统和起动系统组成。 1、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项目教学20连转换的主要运动零件,它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法; 分飞轮组等组成。 实物演示 钟 2、配气机构: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配气机构大多采用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一般由气门组、气门传动组组成。 3、进排气系统:进气系统提供给气缸足够的洁净空气,而排气系统则以最低的排气阻力和噪声将废气排到大气中。其主要部件有空气滤清器、进排气歧管、消声器以及三元催化转换器等。 4、燃油供给系统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功用: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合气,供入汽缸,并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到大气中去。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功用:把柴油和空气分别供入气缸,在燃烧室内形成混合气并燃烧,最后将燃烧后的废3

模块三 汽车结构与性能评价

气排出。 5、润滑系统: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润滑系统通常由润滑油道、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一些阀门等组成。 6、冷却系统: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统通常由冷却水管、水泵、风扇、水箱、节温器等组成。 7、点火系统:在汽油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靠电火花点燃的,为此在汽油机的气缸盖上装有火花塞,火花塞头部伸入燃烧室内。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点火系统。点火系统通常由蓄电池、发电机、点火线圈、分电器和火花塞等组成。 8、启动系统:要使发动机由静止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必须先用外力转动发动机的曲轴,使活塞作往复运动,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燃烧膨胀作功,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使曲轴旋转,发动机才能自行运转,工作循环才能自动进行。因此,曲轴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转动到发动机开始自动的怠速运转的全过程,称为发动机的启动。完成启动过程所需的装置称为发动机的启动系统。 二组讲述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一、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1)进气行程。在进气道里,充满混合气(汽油与空气按比例混合而成的可燃性气体)。在进气行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活塞上方的气缸容积增大:气缸内的压力降低,造成一定的真空度。这样进气管道内的可燃混合气便经过进气门被吸入气缸。当曲轴转过180°,活塞从上止点运动到下止点时,进气行程完成。 (2)压缩行程。为使吸入气功内的混合气能迅速燃烧,以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使发动机发出较大功率,必须在燃烧前将可燃混合气压缩,使其容积减小,密度加大,温度升高,这一过程即为压缩行程。在压缩行程,进、排气门均关闭,曲轴通过连杆推动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活塞到达上止点时,压缩终了,混合气被压缩到活塞上方很小的空间,即燃烧室内,此时,混合气的温度和压力都较高。 (3)作功行程。在压缩行程将要结束时,安装在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