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剂技术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药物制剂技术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少水分

14.中药丸剂按所使用的辅料不同,可分为(ACDE) A.蜜丸 B.滴丸 C.水丸 D.糊丸 E.浓缩丸 15.滴丸剂常用的非水溶性基质有(BC)

A.硬脂酸钠 B.硬脂酸 C.单硬脂酸甘油酯 D.甘油明胶 E.PEG 16.滴丸基质应具备的条件是(ABCDE)

A.不与主药发生作用 B.不影响主药的疗效 C.对人体无害 D.在一定温度(60~100℃)下能溶化成液体,遇骤冷又能凝固成固体 E.不与冷凝剂发生反应

17.滴丸的质量要求可有(BCDE)

A.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 B.外观大小均匀,色泽一致 C.重量差异合格 D.无黏连现象 E.溶散时限合格 18.滴制法的滴出方式有(AB)

A.下沉式 B.上浮式 C.静态冷凝式 D.流动冷凝式 E.循环式 模块六

1.下列为不溶性固体分散体材料的是(AD)

A.乙基纤维素 B.PEG类 C.聚维酮 D.丙烯酸树脂RL型 E.HPMCP 2.下列作为水溶性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都是(ACDE)

A.PEG类 B.丙烯酸树脂RL型 C.聚维酮 D.甘露醇 E.泊洛沙姆 3.关于包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CD)

A.包合物能防止药物挥发 B.包合物是一种药物被包裹在高分子材料中形成的囊状物 C.包合物能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 D.包合物能使液.

态药物粉末化 E.包合物能使药物浓集于 4.环糊精包合物在药剂学上的应用有(ABCD)

A.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B.液体药物固体化 C.可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D.可掩盖药物的苦臭味 E.能使药物具有靶向作用 5.关于微型胶囊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BCD)

A.能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 B.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C.能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性 D.能使药物浓集于靶区 E.使药物高度分散,提高药物溶出速率

6.关于物理化学法制备微型胶囊下列哪种叙述是错误的(ABE) A.物理化学法均选择明胶-阿拉伯胶为囊材 B.适合于难溶性药物的微囊化 C.凝聚法、溶剂-非溶剂法均属于此方法的范畴 D.微囊化在液相中进行,囊心物与囊材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新相析出 E.复凝聚法是在高分子囊材溶液中加入凝聚剂以降低高分子溶解度凝聚成囊的方法

7.不适于制备缓、控释制剂的药物有(ABCD)

A.口服吸收不完全或吸收无规律的药物 B.生物半衰期过短且剂量大的药物 C.生物半衰期很长的药物(大于24h) D.药效剧烈的药物 E.生物半衰期很短的药物

8.经皮吸收给药的特点有(ABCDE)

A.避免的肝的首过作用 B.血药浓度平稳持久 C.改善患者的顺应性,不必频繁给药 D.提高安全性,如有副作用,易将其移去 E.药物吸收快,作用迅速

9.下列关于渗透泵型控释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CDE)

A.渗透泵片中药物以零级速率释放 B.渗透泵片与普通包衣片相似,可分成半片使用 C.助渗剂能吸水膨胀,产生推动力 D.渗透泵片在胃内与肠内的释药速率相当 E.半渗透膜的厚度、孔径、孔隙率、片芯的处方是制备渗透泵片的关键

10.以下属于物理化学靶向的制剂为(ABCD)

A.栓塞靶向试剂 B.热敏靶向试剂 C.pH敏感靶向制剂 D.磁性靶向制剂 E.脂质体 模块七

1.下列有关片剂或胶囊的固体制剂的溶出度表述不正确的是(BCDE) A.药物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或程度 B.药物在规定溶液中溶散出的速度或程度 C.药物在胃液中溶出的速度 D.药物在肠液中溶解的程度 E.药物在溶液中微溶药物溶出的速度

2.除另有规定外,测定缓释、控释制剂的释放度至少有三个时间点,分别是(ABD)

A.第一个取样点通常是0.5~2h,累积释放量控制约30% B.第二个为中间的取样点为4~6h,累积释放量约50% C.第二个为中间的取样点为4~6h,累积释放量约60% D.第三个取样点累积释放量在75%以上 E.第三个取样点累积释放量在80%以上

3.与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大小无关的是(ABDE)

A.药物稳定性 B.药物剂型 C.药物化学结构 D.药物规格 E.药物包衣

4.维生素B2属于主动转运吸收,服用时应(BE)

A.舌下含服 B.饭后服用 C.饭前服用 D.大剂量一次服用 E.小剂量分次服用

5.可以提高片剂生物利用度的方法是(ACE)

A.使用亚稳定晶型的药物 B.使用疏水性附加剂 C.提高片剂崩解性能 D.将药物颗粒进行包衣 E.药物微粉化 6.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有(ABCD)

A.药物的化学稳定性 B.药物在胃肠中的稳定性 C.肝脏的首过效应 D.制剂处方组成 E.非线性体内特征 三、简答题

1.试述表面活化剂的应用与HLB值的关系。现将司盘80(HLB值4.3)60g和吐温80(HLB值15.0)40g混合,问混合物的HLB值是多少? HLBAB=(HLBA×WA+HLBB×WB)(/WA+WB)=(4.3×60+15×40)(/60+40)=8.58

2.简述影响制剂稳定性的因素。

⑴处方因素①pH的影响②溶剂的影响③表面活化剂的影响④辅料的影响⑤广义酸碱催化的影响⑥离子强度的影响

⑵非处方因素①温度的影响②光线的影响③空气(氧)的影响④金属离子的影响⑤湿度和水分的影响⑥包装材料的影响 3.液体制剂常用的附加剂有哪些?(至少五种)

增溶剂、助溶剂、乳化剂、着色剂、润湿剂、渗透压调节剂、矫味剂、防腐剂、助悬剂、芳香剂、抗氧剂、渗透促进剂、pH调节剂、增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