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十第二单元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夯基提能作业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十第二单元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夯基提能作业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第二单元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1.(2018浙江11月选考,10,2分)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CH3COONa溶液的pH

B.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乙醇(沸点为78.3 ℃)和苯(沸点为80.1 ℃)的混合物 C.用淀粉KI试纸鉴别碘水和FeCl3溶液

D.用Na2CO3溶液鉴别CaCl2溶液、NaCl溶液和稀硫酸

答案 D 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相当于稀释了溶液,这样会引起较大误差,故A不合理;由于乙醇(沸点为78.3 ℃)和苯(沸点为80.1 ℃)的沸点很接近,其混合物不适合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B不合理;淀粉KI试纸遇碘水变蓝,淀粉KI试纸遇FeCl3溶液也变蓝,所以用淀粉KI试纸不能鉴别碘水和FeCl3溶液,故C不合理;Na2CO3溶液滴入CaCl2溶液、NaCl溶液和稀硫酸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白色沉淀、无现象和有气泡,所以可以用Na2CO3溶液鉴别CaCl2溶液、NaCl溶液和稀硫酸,故D正确。 2.(2016浙江10月选考,10,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 B.酒精灯加热烧瓶时不用垫石棉网 C.氯化氢气体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瓶,可以使用橡胶塞或玻璃塞

答案 A 泥沙不溶于水,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故A正确;烧瓶加热时需垫石棉网,故B错误;氯化氢气体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故C错误;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会与二氧化硅反应,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瓶不可以使用玻璃塞,故D错误。

3.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其中一瓶是稀H2SO4溶液,另一瓶是蔗糖溶液。鉴别时,下列选用的试纸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 A.pH试纸

B.KCl溶液

C.BaCl2溶液 D.Na2CO3固体

答案 B KCl溶液加入稀硫酸或蔗糖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因此,不能用KCl溶液鉴别稀硫酸和蔗糖溶液。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定容时,因不慎使液面高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可用滴管将多余液体吸出 B.焰色反应时,先用稀盐酸洗涤铂丝并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然后再进行实验

1

C.将新制氯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看到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D.取少量晶体放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NaOH溶液,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则可证明该晶体中含有N

答案 A 定容时,若液面高于容量瓶的刻度线,说明水已加多,应重新配制,若用滴管将多余液体吸出,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A错误。

5.(2017课标Ⅱ,13,6分)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A. 铁粉,振荡,加1滴KSCN溶液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B. CO2的集气瓶 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C. 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向2支盛有2 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一支试管中产生黄色沉D. 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 液 答案 C NH4HCO3受热分解产生氨气,氨气遇水生成的一水合氨电离出OH而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但无法推测NH4HCO3显碱性。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需要用到玻璃棒、胶头滴管 B.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稀氢氧化钠溶液的pH,测量值偏大 C.可用焰色反应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

D.用分液的方法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溶液中提取硝酸钾

答案 A A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等;B项,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稀氢氧化钠溶液的pH,NaOH溶液被稀释,浓度偏小,测量值偏小;C项,都是钠盐,火焰均呈黄色;D项,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溶液中提取硝酸钾应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7.(2018浙江4月选考,10,2分)下列操作或试剂的选择不合理的是( ) ...A.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 B.可用灼烧法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铜粉 C.可用硫酸鉴别碳酸钠、硅酸钠和硫酸钠

2

-

实验 -1现象 结论 还原性: Fe>Fe CO2具 有氧化性 NH4HCO3 2+向2 mL 0.1 mol·L的FeCl3溶液中加足量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石蕊试纸变蓝 显碱性 Ksp(AgI)< Ksp(AgCl) D.可用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乙醇、乙醛和乙酸

答案 A 碘易升华,不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故A不合理。

2 2

8.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只可能含Na、K、N 、Mg、Fe、S 3、S 和Cl中的几种(忽略由水电离产

+

+

2+

3+

-

生的H、OH)。将试样平均分成甲、乙、丙三份,每份100 mL,每次均加入足量的试剂,设计如下实验。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废水中可能含有Na、K、Fe

B.可能存在的离子用焰色反应进一步检验确定

C.废水中一定含有Cl、S 2 和Mg,且c(Cl)=0.2 mol·L

-2+

--1

+

+

3+

D.废水中一定不含S 23、Cl、N 、Na、K、Fe

-+

+

3+

答案 D 废水中加入溴水,溴水不褪色,说明无S 23;加入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0.01 mol BaSO4沉淀,

向滤液中加入酸化的AgNO3溶液,生成0.02 mol AgCl,加入的B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则废水中无Cl。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产生0.58 g白色沉淀,说明无Fe,该白色沉淀为Mg(OH)2,物质

的量为0.01 mol;无气体产生,说明没有N 可以确定溶液中一定存在Mg、S 2Fe、 。 ,一定不存在N 、

2+

3+

-3+

-

S 23、Cl,根据电荷守恒知废水中也不存在Na、K。故选D。

-+

+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Cl3溶液与KSCN溶液混合,生成血红色沉淀 B.用原子吸收光谱确定物质中是否存在有机原子团 C.氯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D.MnO2、FeCl3均能催化H2O2分解

答案 D A项,得到血红色溶液;B项,原子吸收光谱用来确定物质中存在的某元素的含量;C项,氯气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10.下列实验操作或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将NaNO3和KCl的混合液加热并浓缩至有晶体析出,趁热过滤时,可分离出KNO3晶体 B.溶剂蒸发的速度越快,浓缩后的溶液冷却得越快,析出的晶体颗粒就越大

C.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实验中,需要向海带灰的浸取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和过氧化氢溶液 D.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的实验中,点样后的滤纸需晾干后,才能将其浸入展开剂中

3

答案 B 溶剂蒸发的速度越快,浓缩后的溶液冷却得越快,析出的晶体颗粒就越小,B项错误。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量瓶和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要检漏、干燥 B.可以用酒精萃取溶解在水中的碘 C.新制氯水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D.某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溶液中含有Na,不含K

答案 C A项,容量瓶不需要干燥,有无水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无影响,故错误;B项,萃取剂不能和原溶剂互溶,酒精和水互溶,故错误;C项,新制氯水中的HClO见光易分解,因此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故正确;D项,K元素用焰色反应检验时,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故错误。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液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另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B.pH试纸使用时不需要润湿,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时也不需要润湿 C.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

D.蒸馏时蒸馏烧瓶中的液体尽量多些,加沸石进行蒸馏,但液体也不能蒸干

答案 C 分液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A错误;pH试纸使用时不需要润湿,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时需要润湿,B错误;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C正确;蒸馏时蒸馏烧瓶中的液体不能超过烧瓶容积的2/3,D错误。 13.用括号中的试剂及相应操作除去下列各组中的少量杂质,合理的一组是( ) A.溴苯中的苯(NaOH溶液,分液) B.乙醇中的水(新制的氧化钙,蒸馏) C.乙酸中的乙醇(金属钠,蒸馏) D.苯中的甲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液)

答案 B 苯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因此氢氧化钠溶液不能除去溴苯中的苯,A错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以用氧化钙除去乙醇中的水,B正确;钠和乙酸也反应,C错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把甲苯氧化为苯甲酸,会引入新杂质,D错误。 14.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蒸发完成时,用坩埚钳把蒸发皿移至实验桌上冷却 B.乙酸乙酯的制备中,长导管不能伸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中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