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审浙美版(新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13审浙美版(新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教师提问:这些桌子漂亮吗?为什么让你觉得那么漂亮? (教师引导到造型、颜色、构思上)

3.有了这么漂亮的桌子我们还差什么呢? 4.生:美观的椅子??。

5.那我们接下来就要一起来学习《椅子的构成》。来了解椅子文化、椅子的构成。

二.介绍椅子文化 1.那说到椅子的文化,你知道椅子的起源吗? (汉魏以前,古人席地而坐,没有椅子。汉魏时期由北方游牧民族传入,才开始出现最早的椅子“胡床”。隋朝时期,国为那时忌讳说“胡”,又因双脚交叉,所以改名为交床,但在形状上基本没有变化。到了南床,出现的交椅又叫“太师椅”。在那个时候交椅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坐的,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所以,“坐第一把交椅”就成了首领的代名词。)

2.师:今天我们所用到的椅子可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老师这儿有几张图片,我们来比较一下看现代的椅子和传统的椅子之间有什么区别? 生:简单、实用

3.师:生活中的椅子经过排列、叠放,就可以转化为具有艺术美感的构成作品。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感到有什么特别的视觉效果? 三、分类欣赏,示范组合。

1.老师在网上收罗了许多有这一风格的作品,简单的给它们分成三类,(分组讲解)。 2.看了这么多的图片,你想设计组合一组怎么样的椅子组合呢?

3.看了那么多的图片,虽然形态各异,但椅子基本上都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呢? 椅背——分高低两种,高的略高于人的坐高,低的应低于肩高。 椅面——一般略大于人的臀部,常分软坐面和硬坐面两类。 椅脚——能使椅子放稳,高低根据使用要求和坐着舒适为准。 4.了解了椅子的构造,那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设计美观、有新意的组合呢? 5.教师示范,并作简要讲解。

6.请学生交流自己想表现的怎么样的椅子组合。

7.还可以怎样叠放椅子?找个独特的角度来观察,你发现了怎样的构成画面? 四、创作表现

1.请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椅子组合设计。(观察椅子的组合构成,说说它的构成美感。) 2.教师巡视指导。

3.幻灯片出示图片材料。 五、点评展示

1.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造型的构思、色彩的运用等方面) 2.教师在学生介绍的同时作简要的点评。

15.圆筒造型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圆筒造型作品的欣赏、评述、设计,使学生初步了解圆筒等基本形在自由线体造型, 面的切割、折叠、切割翻转,层面排列(重复、渐变)等创造重组设计后,多变而富有节奏感的艺术特色。

2.通过收集材质,交流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习、研究和创作圆筒造型作品;初步掌握纸造型的基本技法,了解圆筒纸造型中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动手创造能力,启迪设计灵感。 教学重点:

了解纸造型的基础知识,掌握纸造型的基本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 教学难点:

在欣赏、评述与设计练习中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了解圆筒造型的形式美感,在学生作品中体现个性化风格。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纸杯,各种可装置的圆筒材料。 (教师)圆筒造型的各种作品,课件。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新课导入。

(1)欣赏圆筒造型的各种作品,对形成方式进行探讨,并作简单分析与归类。 2.自主探究,新课展开。

(1)感受纸杯造型的形式美。 ①书中橙色纸杯造型图:插接构造。 ②课件展示,作品欣赏。

a.纸立体扭曲组合 b.纸立体多型组合 c.纸立体经典作品

提出问题:你了解纸造型吗?你曾接触过纸造型吗?作品的哪些地方紧紧地吸引了你的眼球?你能感受这些作品的特点吗?

(教师参考:长短、粗细、圆切面、斜切面、材质、色彩等给我们的造型带来的多样的形式美:圆润、鲜亮、跳跃、稳重、富有节奏感??时而像精灵,时而像跳跃的音符,时而是后现代的奇锐武士??)

③文中三件单体造型组合圆筒纸造型作品欣赏,交流纸造型技法。

④教师引导并归纳:a.纸造型基本技法:使一张平面的纸变成立体形态,要借助于折、卷、粘贴等方法,而这些方法又结合点、线、面的变化派生出纸造型的丰富技法,运用这些技法可使平面的纸形成各种生动的立体形态与有趣的肌理效果。 b.纸杯造型中的可参考尝试的形式美法则。 (基本形)变形与分解 (等分割:切刻、切形) 组合与堆积 (插合与粘贴) 板式结构的聚散联系 (半立体) 柱式结构联系 (立体)

单体造型组合 (主体+附加:卷曲??) 转体组合 框架组合

3.探究方法,技法解析。

(1)提出问题:你想动手试一试怎么做吗?那你觉得在制作中会有什么困难? (2)学生分组研究制作方法。

(3)教师引导指点并逐一演示具体方法:分割、组合、折叠、卷曲、叠加、接插?? 4.尝试设计。

假设你现在是一位知名的艺术设计师,要求你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计一件纸杯造型作品,美化我们的校园。接到这个业务,你将如何展开工作呢?

提示:①引导学生在制作中,创造性地用美术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②小组协作,各展特长,设计、构思、选材。 ③色彩形体搭配方法。 5.成果展示。

(1)优秀作品展评:自评、互评、师评。

(2)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最佳色彩奖。 6.拓展。

(1)谈一谈,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来造型与装置的圆筒材料?

比如:笔杆、竹子、吸管、象棋、硬币、队鼓、电池、纸杯、饮料罐??

(2)交流分析不同材料适合的造型方式,为多角度多层面的创作做好铺垫。

16.请柬设计

一、教学目标:

l、了解请柬文化,掌握和了解一定的请柬设计的技巧。

2、通过分析、评述,体会从不同角度欣赏请柬; 运用请柬设计的基本知识,尝试设计制作一个别出心裁的请柬。

3.通过活动,提高对请柬的审美能力,引发学生设计实践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请柬的基本知识和设计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运用活动中自主学习到的知识进行请柬设计 四、教学准备:

师:搜集请柬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一块展示板,课前布置学生分六组围坐 生:课前寻找、搜集一些请柬,准备彩笔或彩纸、布料、剪刀、双面胶、白纸及一些特殊材料

五、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

评述搜集到的请柬 (启发、感染) 请学生将自己搜集的请柬先贴在展示板上。

在学生的交流之后,教师展示自己搜集的请柬,也作一评述。

就自己搜集的请柬来谈感受,对请柬的认识,请柬在生活交往中的作用等等。 ( 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联系学生生活,使学生主动了解请柬的作用和请柬的人文性质,并在一开始就通过展示台营造出一种氛围。) 活动(二)

谈谈好的请柬应具备什么? (引导、探究)

请学生看已经贴满的展示台,比对同学和老师搜集的请柬,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请柬,谈一谈优秀的请柬应该具备什么要素,即设计要求,比如别出心裁、信息准确完整、内容与形式一致等等。

学生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考虑回答。

(这一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从而获得新知识。)

活动(三)

讨论怎么样设计请柬。(直观观察、认真分析)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向大家展示了一些优秀设计作品,也谈了好的作品应该具备什么要素,(别出心裁、信息准确完整、内容与形式要统一)那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讨论讨论如何去设计一张好的请柬?

1.请柬形式

(放一些图片资料)多采用平面的、单页、复页或折叠的结构。以长方形居多,也有圆形、心形和不规则的图形 2.请柬的内容

首先在上方写上邀请者名称其次交待活动内容、时间最后署明邀请人姓名和发出请柬的时间

3.设计请柬的表现方法A手绘法B剪贴法C计算机辅助设计 小组讨论、研究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从形式、内容、表现方法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作答。

(这一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请柬设计的基本知识。) 活动(四)

你也来 (实践、练习)

要求学生尝试为一个校园艺术节、趣味运动会、自己生日,三个主题任选其一设计制作一个请柬,可以大胆地进行涂抹或剪贴,也可以构思小稿,回家用电脑制作。 作业要求:

1.能充分表现活动的喜气氛围; 2.作品要符合请柬的基本要求; 3.要能展现自己的特色。

让完成的且比较有代表性的三五位同学将自己的作品贴到展示台上,并作自评,然后请同学对他们的请柬作一评价,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后,教师略作评价。

因为时间的关系 老师在课堂不能欣赏到更多同学的作品,大家把作品的背面写上名字交上来。我看到有些同学的作品还应该在精细度上下功夫,不过老师相信只要我们平时善于观察,多动脑筋,勤于动手,我们的手一定会越来越来巧,作出更多更精美的作品,把我们的生活装扮的更加美好。

17.手绘校园招贴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招贴画这一艺术形式及其构成特点。 2.初步掌握手绘校园招贴的方法,会独立用简洁的造型语言为校园活动徒手绘制一张招贴。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并关注校园文化建设,热爱校园文化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思维方式,促进其设计意识的形成。 2.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