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管理会计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单位期末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本期固定性制造费用/本期产量

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本期固定性制造费用+单位期初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量-期初存货量) ? 营业利润差额简算法的应用

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按简算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差额

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变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应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布置作业:完成作业一的内容

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

教学目标:本章主要介绍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应当重点掌握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关系,企业经营安全程度评价指标;掌握多品种条件下本量利分析的加权平均法,学会运用本量利关系图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本量利分析的含义,理论联系实际重点掌握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内容,保本点、安全边际、保利点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保本分析的意义,学会运用单一因素变动与其他因素的关系进行保利分析,运用加权平均法进行多品种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加强对学生分析和解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以符合电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辅导,结合学生实际建构个性化的认知结构,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一、 引言

本-成本,量-业务量,利-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本量利分析。利用三者之间的规律为企业预测、决策、规划提供财务信息,以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 辅导讲授内容:

1、量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式:

营业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贡献边际=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营业利润=单位贡献边际×销售量-固定成本, 贡献边际率=贡献边际÷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贡献边际率+变动成本率=1

2、保本点:盈亏平衡点,营业利润=0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0 保本点业务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保本点业务额=固定成本÷贡献边际率

5

多产品条件下,产品综合保本额=固定成本/Σ综合加权贡献边际率 Σ综合加权贡献边际率=Σ产品销售比率×贡献边际率

3、保本分析图 Y px

a

O x0

y=a+bx X

4、保利分析

保利点是指在单价和成本水平确定的情况下,为确保预先确定的目标利润能够实现而达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的总称。具体包括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量和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额。 保利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贡献边际 保利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贡献边际率

保净利点是指实现目标净利润的业务量。具体包括实现目标净利润销售量和实现目标净利润销售额。

保净利量=[固定成本+目标净利润/(1-所得税率)]/单位贡献边际 保净利额=[固定成本+目标净利润/(1-所得税率)]/贡献边际率 三、 课堂讨论:

1、结合实际讨论安全边际、安全边际率的含义?,阐述安全边际与企业经营管理的

关系?。

2、某公司产销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品种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销售单价(元) 15 8 12 单位变动成本(元) 销售结构(%) 10 5 8 40 20 40 公司月固定成本为2000元 要求:计算该公司的贡献边际率?多品种保本额?,计算销售额为100000元时的利润?

四、 教学总结:

本量利分析实质上是描述业务量、成本、单价、利润等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及各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重点理解各因素之间的敏感性。本单元要求掌握的内容有:

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含义、前提条件、基本公式。

2、贡献边际的定义及该指标的性质;它的三种表现形式及三种表现形式的基本公式。

6

3、变动成本率的公式、贡献边际率与变动成本率的关系。 4、保本点的含义及表现形式、保本状况的判定。 5、单一品种条件下保本点的计算。

6、安全边际的含义;它的三种表现形式及三种表现形式的基本公式。 7、单一品种条件下保利点的计算。

8、有关因素变动对保本点、保利点的影响。

9、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多品种条件下本量利分析。

五、 布置作业自主学习。

第四章课后复习(4)。

2、某厂经营甲、乙、丙三种产品,全年固定成本总额为26000元,其它资料如下: 产品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销售单价(元/件) 单位变动成本 (元/件) 25 30 15 12 24 12 销售数量(件) 1100 2200 3300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1)预测该企业的综合保本销售额及现有结构下的各产品保本销

售量。(10分).

解;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销售收入 27500 66000 495000 销售比重 单位变动成本 4.7% 11.2% 84.1% 12 24 12 单位贡献边际 13 6 3 单位贡献边际率 52% 20% 20% 综合贡献边际率=4.7%*52%+11.2%*20%+84.1%*20%=21.44% 综合保本额=26000/21.44%=121268.7(元)

甲产品保本量=4.7%*(121268.7/25)=228(件) 乙产品保本量=11.2%*(121268.7/30)=453(件) 丙产品保本量=84.1%*(121268.7/15)=6799(件)

(2)若企业目标利润为12000元,试预测所需要达到的总销售额及各产品的销售量。(10分)

解;综合实现利润销售额额=(26000+12000)/21.44%=177238.8(元)

甲产品保本量=4.7%*(177238.8/25)=333(件) 乙产品保本量=11.2%*(177238.8/30)=662(件) 丙产品保本量=84.1%*(177238.8/15)=9937(件)

第五章 预测分析 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定量预测分析方法,一般掌握关于销售预测、成本预测、资金预测,重点、难点为利润预测。

7

教学内容:

一、预测分析的概述 ? 预测分析的意义

预测是指科学的方法预测、推断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行为,也就是由已知推测未知的过程。

? 预测分析的特征:

依据的客观性、时间的相对性、结论的可检验性、方法的灵活性。 ? 预测分析的内容:销售预测、利润预测、成本预测、资金预测。 ? 预测分析的步骤:确定预测对象→收集整理资料→选择预测方法→分析判断→检查验证

→修正预测值?→报告预测结果

? 预测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用科学的方法对数据加工处理

趋势外推分析法(平滑指数法、平均法)

22

因果预测分析 a=(∑y-b∑x)∕n b=(n∑xy-∑x∑y)∕(n∑x-(∑x)

定性分析:利用经验分析判断

二、销售预测分析

方法介绍:算术平均 X^=∑X/N

移动平均、趋势平均、加权平均、平滑指数

销售预测数=基期销售量移动平均数+基期趋势移动平均值×间隔期 平滑指数=αQt-1+(1-α)Q~T-1

因果预测分析 a=(∑y-b∑x)∕n

22

b=(n∑xy-∑x∑y)∕(n∑x-(∑x)

修正时间序列:令∑X=0 当X为奇数时,令X为0、±1、±2、±3 当X为偶数时,令X为±1、±3、±5 A=∑Y/N

2

B=∑XY/∑x Y=A+BX

例解:已知某公司1999年1~9月份产品销售资料如下: 月份 1 销售量 550 2 560 3 540 4 570 5 600 6 580 7 620 8 610 9 630 要求:利用修正时间序列法计算10月份销售量? 求解:

2

∑Q=5260 N=9 ∑TQ=640 ∑T=60

A=∑Y/N=584.44

2

B=∑XY/∑x=640/60=10.67 10月份的预测数= y=a+bx=637.79 三、利润预测分析: 1、 目标利润及预测分析

目标利润:是指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经过努力应该达到的最优化利润。

? 确定目标利润的方法:销售利润率、产值利润率、资金利润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