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复习题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组胚复习题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球内系膜细胞除起支持作用外,还有其他重要功能,如:吞噬和清除血液滤过时残留在基膜上的沉积物,参与基膜的更新和修复,等等。肾小囊由肾小管起始端膨大凹陷而成,双层包绕血管球,外层称壁层,为单层扁平上皮;内层称脏层,由足细胞构成,两层之间为肾小囊腔,与近端小管相通,腔内盛有原尿。足细胞胞体较大,从胞体伸出若干大的初级突起,每个初级突起又分出许多指状的次级突起,突起互相穿插镶嵌,紧贴在血管球毛细血管基膜外,突起之间的间隙称裂孔,孔上覆有裂孔膜。原尿是血管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浆滤过物,毛细血管有孔内皮、基膜和裂孔膜这三层结构称滤过膜或滤过屏障。原尿中除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成分与血浆基本相似。 4试述肾小球旁器的组成、结构及功能。 答:(1)球旁细胞:入球微动脉管壁中的上皮样细胞。细胞体积较大,呈立方形,细胞核大而圆,胞质呈弱嗜碱性,含有丰富的分泌颗粒,颗粒内含肾素。球旁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无基膜和内弹性膜相隔,分泌物易于释放入血。肾素使血管紧张素原变成血管紧张素I,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下转变成血管紧张素II,两种血管紧张素均可使血管平滑肌收缩,血压升高。血管紧张素还可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造成纳水潴溜,血压升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是机体维持血压的重要机制之一。 (2)致密斑:为远端小管靠近肾小体侧的上皮细胞形成的椭圆形斑。细胞呈柱状,排列紧密;细胞胞质色浅,核椭圆形,位于近细胞顶部。基膜不完整,有小的突起,与临近的球旁细胞和球外系膜细胞连接。致++密斑是一种离子感受器,能敏锐地感受远端小管内滤液的Na浓度变化,当Na浓度升高,抑制球旁细胞分+

泌肾素;当Na浓度降低时,促进球旁细胞分泌肾素。

3)球外系膜细胞:形态不规则,核染色深,胞质内有较发达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和吞噬体;胞质和突起内有微管、微丝和中间丝。与球旁细胞、球内系膜细胞之间有缝隙连接,因此认为它在球旁复合体功能活动中,可能起信息传递作用。 5试述神经管发生过程、演化及可能出现的畸形。

答:脊索诱导其背侧的外胚层细胞增殖形成神经板,神经板中央沿中轴凹陷形成神经沟,沟两侧隆起成神经褶,神经褶由中部逐渐愈合并向头尾延伸成管状,称神经管。神经管头端的孔称前神经孔,闭合后发育成脑。神经管尾端的孔称后神经孔,闭合后发育成脊髓。

可能出现的畸形:如前神经孔未闭合,则发育成无脑儿;如后神经孔未闭合,则发育成脊柱裂或脊髓裂。 6试述神经元的结构特点。

答: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组成,突起分树突和轴突。

胞体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细胞膜是可兴奋膜,可接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核居中,大而圆,核膜清楚,常染色质多,故染色浅,核仁大而明显。细胞质内除含一般的细胞器外,还有尼氏体(电镜下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组成)和神经原纤维(电镜下神经丝和微管组成)。树突呈树枝状,表面有大量的树突棘,内部结构与胞体相似。功能接受刺激。轴突只有一个,起始部称轴丘,轴突表面有轴膜,内含轴质。轴丘和轴质内无尼氏体,有神经原纤维。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还有运输作用。轴突起始段轴膜的阈电位较胞体或树突低得多,常是神经元发动冲动的起始部位。 7简述原始心房的分隔。

在心内膜垫发生的同时,原始心房顶部背侧壁的中央发生一镰刀状隔膜,称第I房间隔或原发隔。此隔向心内膜垫方向生长,在其游离缘和心内膜垫之间暂时出现一个孔,称第I房间孔或原发孔。此孔逐渐变小并消失。此时第I房间隔的上部变薄并渐形成一个大孔,称第II房间孔或继发孔。原始心房被分成左右相通的两部分。

第5周末,在第I房间隔的右侧,从心房顶端腹侧壁再长出一个新月形的隔,称第II房间隔或继发隔。此隔向心内膜垫生长,当其与心内膜垫接触时,下方留有一个卵圆形的孔,称卵圆孔。卵圆孔的位置比第一房间隔上的第二房间孔稍低,两孔呈交错重叠。第一房间隔很薄,在第二房间隔的左侧覆盖于卵圆孔,称卵圆孔瓣。

13

意义:出生前,右心房的压力大于左心房,由于卵圆孔瓣的存在,当心房舒张时,只允许右心房的血液通过卵圆孔经第二房间孔流入左心房,而不能反之。出生后,肺循环开始,左心房压力增大,致使两个隔紧贴并逐渐愈合为一个完整的房间隔,卵圆孔关闭形成卵圆窝。左、右心房完全分隔。 8试述受精的定义、部位和条件。

答:定义: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部位:输卵管壶腹部。条件:要有结构和功能都健全的配子和适宜的生殖道环境,精子和卵子成熟;精子获能;精子数量和质量正常(精子的浓度高于400万/ml,精液中畸形精子数不超过30%)受精才得以完成。。 9试比较肾小管各段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答:肾小管包括近端小管、细段、远端小管。①近端小管分为曲部和直部,近曲小管LM:单层立方上皮,细胞界限不清,核大而圆,胞质嗜酸性,腔面有刷状缘。EM:游离面有密集的微绒毛,顶小管、顶小泡,侧面有侧突,基部有质膜内褶线粒体。近直小管:结构似曲部,细胞较矮,微绒毛、侧突、质膜内褶不发达。 功能:原尿中几乎所有的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以及大部分水、离子和尿素等均在重吸收。此外还向腔内分泌氢离子、氨、肌酐和马尿酸等,还能转运和排除血液中的酚红和青霉素等药物。 ②细段:管径细,和近端小管远端小管共同构成髓袢。管壁为单层扁平上皮。功能:有利于水和离子通透。 ③远端小管分为直部和曲部。远直小管和远曲小管结构相似:单层立方上皮,细胞较小、核位于中央,分界清楚、色浅,腔大、规则,无刷状缘。远端小管直部细胞表面有少量短小的微绒毛,基部质膜内褶发达,

+++3 有丰富的钠泵。功能:离子交换的重要部位,保水、Na,排K、H、NH;受醛固酮、抗利尿激素调节,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10试述骨骼肌纤维粗、细肌丝的分子结构。

(1)粗肌丝的分子结构:粗肌丝由肌球蛋白分子组成。肌球蛋白分子呈豆芽状,分头部和杆部,头、杆之间和杆上有两处类似关节,可以屈动。肌球蛋白分子在M线两侧对称排列,杆向内、头向外并露出粗肌丝表面称横桥。肌球蛋白的头部是一种ATP水解酶并与ATP结合,当横桥与肌动蛋白上位点接触时,头部ATP酶被激活,水解ATP释放能量,横桥随即发生屈曲运动。 (2)细肌丝的分子结构:细肌丝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三种分子组成。肌动蛋白分子的单体呈球形,每个单体上都有与肌球蛋白结合的位点,单体相连成串球状,肌动蛋白就是由两条相互缠绕的串珠状螺旋链组成的。原肌球蛋白由双股螺旋多肽链组成,首尾相连,嵌于肌动蛋白双螺旋链两侧的浅沟内。肌钙蛋白由TnT、TnI、TnC 3个球形亚单位组成 11试述电镜下毛细血管的分类、结构特点及分布。

电镜下,毛细血管分为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血窦。(1)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续,细胞间有紧密连接,胞质内含有大量质膜小泡,基膜完整。以吞饮小泡方式在血液和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它主要分布于结缔组织、肌组织、外分泌腺﹑胸腺﹑肺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处,参与各种屏障性结构的构成。(2)有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质部极薄,有内皮窗孔,一般有隔膜封闭,窗孔为物质交换的途径。它主要分布于胃肠粘膜、某些内分泌腺、肾血管球等处。(3)血窦:管腔较大,形状不规则,内皮细胞间隙较大,血细胞或大分子物质可通过细胞间隙出入血液。主要分布于肝、脾、骨髓和一些内分泌腺。不同器官内的血窦结构有较大差别:如在某些内分泌腺,血窦内皮细胞有孔,基板连续;肝血窦的内皮细胞有孔,细胞间隙较宽,基板不连续或没有;脾血窦的内皮细胞呈杆状,细胞间的间隙也较大。 12试述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畸形。

(1)房间隔缺损(2)室间隔缺损(3)主动脉和肺动脉错位(4)主动脉或肺动脉狭窄(5)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大。 13试述黄体的形成和退化。

形成:成熟卵泡排卵以后,残留在卵巢内的卵泡壁塌陷,卵泡膜内的血管和结缔组织深入颗粒层,在LH的作用下,卵泡壁的细胞体积增大,分化为一个体积很大并富含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团,新鲜时呈黄色称黄体。退化:若排出的卵没有受精,黄体维持12~14天后退化,称月经黄体,若受精,黄体发育为妊娠黄体,妊娠黄体可存在4~6个月,月经黄体和妊娠黄体均退化为瘢痕样的白体。

14

四、论述题

1.试述下丘脑与腺垂体、神经垂体的关系。

(1)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关系 神经垂体属于神经组织,主要由来自下丘脑神经纤维构成。因此,下丘脑与神经垂体实为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神经垂体并无内分泌功能,只是储存和释放下丘脑激素的部位。 (2)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关系 腺垂体是独立的内分泌腺,它分泌的激素调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及性腺的分泌活动,同时,腺垂体的功能活动受下丘脑产生的激素的控制。下丘脑弓状核的神经元产生释放激素和释放抑制激素,经轴突输送到漏斗处,释放入初级毛细血管,继而经垂体门脉系统进入腺垂体,调节腺垂体内相应腺细胞的分泌活动。

2.试述胚盘的中胚层的形成、分布和分化。

(1)胚盘上胚层细胞迅速增殖,并向尾端中线迁移形成一条增厚区,称原条。(2)原条前端的细胞增殖快,形成结节状隆起,称原结。(3)原条和原结的中心出现浅凹,分别称原沟和原凹。(4)原沟的细胞继续增殖,迁移到上、下胚层之间,并向左右两侧及头侧扩展,形成胚内中胚层(5)原凹细胞向头端增殖迁移,形成一条细胞索,称脊索。(6)中胚层在脊索两旁从内向外依次分化为轴旁中胚层、间介中胚层和侧中胚层。(7)轴旁中胚层→体节(44 对)→背侧的真皮、骨骼肌和中轴骨。间介中胚层→泌尿、生殖系统。体壁中胚层→胸腹、四肢的真皮、骨骼、骨骼肌,脏壁中胚层→消化、呼吸系统的肌组织、结缔组织,胚内体腔→心包腔、胸膜腔、腹膜腔。 3.试述次级卵泡的组织结构。

(1)卵泡细胞之间出现一些大小不等的腔隙,继而逐渐合并为一个较大的卵泡腔(2)随着卵泡液的增多和卵泡腔的扩大,初级卵母细胞及其周围的卵泡细胞被挤到卵泡的一侧,形成一个凸向卵泡腔的丘状隆起,称卵丘。(3)紧靠透明带的一层高柱状卵泡细胞呈放射状排列,称放射冠。(4)分布在卵泡腔周边的卵泡细胞构成卵泡壁,称为颗粒层。(5)卵泡膜也逐渐分化为内、外两层:内膜层含有较多的多边形的膜细胞和丰富的毛细血管;外膜层细胞较少,血管也较少,纤维较多。 4.试述胎儿出生后血循环的变化。 (1)脐静脉闭锁,成为肝圆韧带;

(2)脐动脉大部分闭锁成为脐外侧韧带。 (3)肝的静脉导管闭锁,成为静脉韧带; (4) 胎儿出生后,脐静脉闭锁,从下腔静脉注入右心房的血液减少,右心房压力降低,同时肺开始呼吸,肺静脉回心血量增多,左心房内压力高于右心房,卵圆孔瓣紧贴于第Ⅱ房间隔,使卵圆孔关闭。出生后约一年左右,卵圆孔瓣与第II房间隔完全融合,形成卵圆窝。

(5)出生后肺开始呼吸,肺循环血流量增大,肺动脉血不再向主动脉分流,则动脉导管达到功能性闭锁,出生后2~3个月,动脉导管完全闭锁,成为动脉韧带。 5.试述肾上腺皮质结构与功能

根据皮质细胞的形态和排列特征,可将皮质分为:(1)球状带:较薄,细胞聚集成球团状;细胞较小,呈

+++

锥体形,核小染色深,胞质较少,含少量脂滴。分泌盐皮质激素(醛固酮),促进肾保Na排K和胃吸收Na ,维持血容量。(2)束状带:最厚,细胞排成索;细胞较大,着色浅,含大量脂滴,分泌糖皮质激素(皮质醇),促进蛋白和脂肪转变为糖,抑制免疫应答,对抗炎症。(3)网状带:最薄,细胞索吻合成网;细胞较小,着色深,胞质嗜酸性,含较多脂褐素和少量脂滴,分泌雄激素、少量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