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生态经济发展规划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生态经济发展规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建筑用毛角石材等,另外还有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砂石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正在进行。

5、 植被 ..

蕉城区为常年温暖叶林地带的常绿楮类照叶林小区。典型植被类型有:常绿针叶林、灌木林、常绿阔叶林、混交林、竹林、草坡。植被情况为垂直分布、水平分布明显,可分为四个林带:土地灌木草甸带,分布在海拔千米以上地区;针阔混交林带,分布在海拔800—1000米地区;照叶林带,分布在海拔500—800米地区;用材林经济林带,分布在500米以下地区。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

6、 旅游资源 ..

旅游资源较为丰富。蕉城素有“五邑咽喉、佛巢仙窟、海滨净土”之美誉。山水钟灵毓秀,人文历史悠久,民俗风情独特。有省级风景名胜区支提山,是天冠菩萨道场,被佛教界视为“海内第一禅林”,山上的华严寺是国家重点佛教寺院。霍童山是中国道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唐玄宗御赐“霍童洞天”碑文仍在。另外,霍童溪也是开展漂流的上佳之地。三都澳是天然良港和旅游胜地。

(四)生态环境

1、 ..

水质

水质总体良好,特别是作为水源地的金涵水库和金溪上游自来水水源保护区均为I类水质,其他地区水质也多在II类以上,只有城市内河段、特别是下游水质较差,COD等指标超标严重,少数地区水质为劣V类,主要原因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较差、水体受有机物污染严重。

2、 ..

空气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达到二级标准。

3、 ..

海域

三都澳水质基本达到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但部分点位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超三类水质标准。

(五)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1、水土保持和矿山开发问题

蕉城区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非金属矿产。已发现的矿种有铜、钨、银、铅锌、铁、铀、叶腊石、伊利石、高岭土、花岗岩、辉绿岩、闪长岩、泥煤、硅石、钾长石、紫砂陶土、砖瓦用粘土、石英砂、海砺壳、矿泉水等20余种。矿产地、矿点及矿化点122处。探明储量的有铜、钨、铅锌、铁、伊利石、高岭土、泥煤、硅石、花岗岩等。其中大型矿床有城澳建筑花岗岩1处,中型矿床有漳湾高岭土,赤溪高岭土、甲地花岗岩等3处,小型矿床19处。但从总体来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差,石材开采荒料率普遍较低,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同时,对前期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没有及时保护以补救与恢复。特别是矿山开采时遗弃的废土、废渣随意倾倒,造成水土流失。成为诱发地质灾害的隐患。因此,矿山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滞后,对蕉城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造成影响。

蕉城区森林覆盖率为63.5%。森林主要特点:林种单一,防护林比重小,中幼林面积大。原生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现仅在部分边远山区少量残存,分布较多的是次生群落和人工造林。全区森林植被在地形、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明显,可分为四个林带:①土地灌木草甸带,分布在海拔千米以上地区;②针阔混交林带,分布在海拔800~1000米地区;③照叶林带,分布在海拔500~800米地区;④用林经济林带,分布在500米以下地区。由蕉城森林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蕉城的森林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带。蕉城矿产资源也多集中于山地丘陵地带,在开采过程中必然会造成原有森林植被破坏。因此,在矿山规划和开采过程中应着重考虑周边森林植被生态恢复工作。

2、乡镇企业和农业较大程度污染水体

蕉城区人口密集,部分乡镇石板材加工业发达,污染较为严重,如虎贝、霍童等。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污染防治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全区各乡镇均未建立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同

时由于劳动力大量从农业中移出和经济性因素,城乡居民和家畜粪便已很少回田使用,田地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所有这些导致严重的分散性的面源污染,造成一些地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下降。特别是东湖塘接纳了整个建成区及部分工业区的污水,水质长期在劣Ⅳ类。这些水向东排至三都澳海域,势必对附近海域渔业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对乡镇企业和农村面源污染的控制,对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仍是蕉城区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重大问题。 3、生态示范城镇和生态工业区建设问题

蕉城区处于快速的城镇化过程之中,在迅速城镇化过程和农村居民点改造和扩大的过程中,大量的民间投资不断投向居民点的建设,多片政府投资的开发区也不断扩大。这些建设有的已纳入规范的规划中,但不少仍处于无序的自发状态。如何着眼于长远,按生态城镇的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使蕉城区有步骤地高效地利用民间力量建成环境优美舒适的现代化新型城市,形成新的人地关系和和谐的闽东海峡西岸经济开发区东北翼中心城市,这是蕉城区域生态服务功能转变面临的新问题。考虑到经济实力和代表性及全区城镇体系的规划,应该对以蕉城区建成区为中心的中心片,以漳湾临海工业集中区、三屿轻工业集中区、宁德火车站旁大型物流园区、三都澳经济开发区、飞鸾水产品加工集中区及以金涵、七都为中心的104国道走廊重点进行规划,实施生态工业区和生态城镇建设。 4、污染物处理场的建设问题

为解决蕉城区工业和城乡生活污染物的污染问题,市政府在对现用的单石碑垃圾填埋场进行改造的同时,在漳湾新建垃圾焚烧发电厂,以替代单石碑垃圾填埋场。这将对蕉城区的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城区以外的乡镇污染物,特别是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大部分垃圾没有规划统一的垃圾堆放场,乡镇垃圾经清运后没有合理的处理场所,而选择一些低洼处无组织堆放填埋或倾倒于河流两岸,随着垃圾量的不断增多,势必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由于防渗不良,大量垃圾渗漏液通过地下向周边环境渗漏,把可能带有病菌、各种有机污染物和溶解重金属的垃圾形成的污水,带到周边区域。另外,蕉城区污水处理厂还处于建设阶段,大量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东湖塘,已严重影响东湖塘水质。因此,加强污染物处理设施

的规划和建设,是蕉城区城市生态功能环境应予以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5、近岸海域环境问题

①临海工业的发展带动了港口建设,也带来一些问题:港口业、临海工业、矿产业、旅游业、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等功能重叠,各种用海矛盾比较突出。长期以来,蕉城区海洋开发活动处于自发状态,缺乏制定包括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治理保护、产业协调发展总体规划。

②海洋资源开发以水产养殖为主,多数仍处于传统养殖方式,养殖技术含量不高。近年来,网箱养殖发展快,特别是大黄鱼养殖面积迅速扩大,但养殖品种过于单一,养殖结构不甚合理,港口运输、临海工业等产业的发展缺乏规划和统筹安排。滨海旅游等第三产业基础弱、起点低,在海洋经济中所占比重小,海洋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③水产养殖特别是滩涂和浅海养殖无序、无度发展,超容量养殖,网箱养殖品种过于单一,水产苗种管理不规范,养殖病害经常发生,海洋水产科技力量薄弱。全区各乡镇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不够完善,尚未形成水产科技网络,水文、水质监测不力,海洋环境预报监测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六)经济基础

200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02亿元,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2.48亿元、13.79亿元和31.7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300元。区本级财政收入1.2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28元。

(七)工作基础

1、实际工作基础

(1)建立了薪材林、水土保持林和滨海防风固沙林为主的林业生态体系。森林覆盖率至2004年达63.6%。有林地面积为133.52万亩,森林蓄积量137.6万m2,建立了完善的防风固沙林体系,滨海风沙危害已基本控制。土壤侵蚀模数降低至500t/km2·a以下。近年已划定了生态公益林,至2010年生态公益林总面积要控制在67.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