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104回练习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三国演义104回练习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济南十二中初三语文 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

得之,必大喜而去。?瑜又问:?果用何二人??孔明曰:?A居隆中时,即闻操于漳河新造一台,名曰铜雀,极其壮丽;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操得二女,称心满意,必班师矣。此范蠡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 B曰:?操欲得二人,有何证验?? A曰:?曹操幼子曹植,字子建,下笔成文。操尝命作一赋,名曰《铜雀台赋》。……?

B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北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吾与老贼誓不两立!? 1.文中A处的人物是指 , B处的人物是指 。这段文字所讲述的故事是 。文中“二女”为 2.结合选文具体的情节内容,简要分析文中A处人物性格特点。

(二)A谢出,暗忖曰:?B早已料着吴侯之心。其计画又高我一头。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乃令人连夜请鲁肃入帐,言欲杀B之事。肃曰:?不可。今操贼未破,先杀贤士,是自去其助也。?

1.文中A处的人物是指 , B处的人物是指 。

2“其计画又高我一头”指的是什么计画?并结合此内容分析B性格特点 答案(一)1.诸葛亮 周瑜 诸葛亮智激周瑜 大乔小乔

2.诸葛亮佯不知大乔小乔为何人,用激将法智激周瑜,让周瑜发下“吾与老贼誓

不两立!”的誓言。表现了诸葛亮的机智过人。 (二)1、周瑜、诸葛亮

2、计画指的是:(1)提出与吴联合,共抗曹操的计谋(2)即时诵《铜雀台赋》便激起周瑜的战曹之心(3)料孙权担心人数悬殊,便给周瑜出谋划策劝孙权打定主意抗曹 足见其足智多谋,料事如神。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一)且说孔明偶来江边,闻说玄德来此与都督相会,吃了一惊,急入中军帐窃看动静。只见周瑜面有杀气,两边壁衣中密排刀斧手。孔明大惊曰:?似此如之奈何??回视玄德,谈笑自若;却见玄德背后一人,按剑而立,乃A也。孔明喜曰:?吾主无危矣。?遂不复入,仍回身至江边等候。

周瑜与玄德饮宴,酒行数巡,瑜起身把盏,猛见A按剑立于玄德背后,忙问何人。玄德曰:?吾弟A也。?瑜惊曰:?非向日斩颜良、文丑者乎??玄德曰:?然也。?瑜大惊,汗流满背,便斟酒与云长把盏。

1. 文中A处的人物是指 2. 请概括“斩颜良、文丑”的故事,并分析A性格特点

21

济南十二中初三语文 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

(二)至夜深,A辞曰:?不胜酒力矣。?B命撤席,诸将辞出。B曰:?久不与A同榻,今宵抵足而眠。?于是佯作大醉之状,携A入帐共寝。B和衣卧倒,呕吐狼藉。A如何睡得着?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起视残灯尚明。看B时,鼻息如雷。A见帐内桌上,堆着一卷文书,乃起床偷视之,却都是往来书信。内有一封,上写?蔡瑁张允谨封。? A大惊,暗读之。书略曰:?某等降曹,非图仕禄,迫于势耳。今已赚北军困于寨中,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早晚人到,便有关报。幸勿见疑。先此敬覆。? A思曰:?原来蔡瑁、张允结连东吴!?遂将书暗藏于衣内。再欲检看他书时,床上B翻身,A急灭灯就寝。B口内含糊曰:?A,我数日之内,教你看操贼之首!? A勉强应之。B又曰:?A,且住!……教你看操贼之首!……?及A问之,B又睡着。 1.文中A处的人物是指 , B处的人物是指 。 2、结合选文内容分析B人物性格特点 答案(一)1、关羽

2、刘备投奔在袁绍处,关羽在曹操处,关羽为了报答曹的“热情款待”,就在

白马坡答应出手退袁绍。袁绍手下大将颜良河北名将,而关公给了颜良一个措手不及,手起一刀,将颜良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混战之中,刘备率残兵逃回袁绍处,讲述颜良被杀过程。文丑听后,大为伤心,就请缨出战,势必报仇。而关羽只两三回合就把文丑斩于马下。袁绍手下两元大将都被关公杀死,可见关公的勇猛、武功之强。

(二)1蒋干、周瑜

2、周瑜知道蒋干来做说客,于是将计就计。“佯作大醉之状”,迷惑蒋干;“鼻

息如雷”,假装沉睡,让蒋干偷看桌上的“蔡瑁张允谨封”书信,使蒋干得知蔡瑁张允两人

欲投奔东吴;又睡梦中“取操首级”的乱语,使蒋干中计。致使后来曹操杀了蔡瑁张允,除去东吴的心头大患。可见周瑜做事谨慎、细致,足智多谋。 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一)却说鲁肃领了A言语,径来舟中相探B。B接入小舟对坐。肃曰:?连日措办军务,有失听教。?B曰:?便是吾亦未与都督贺喜。?肃曰:?何喜??B曰:?A使先生来探吾知也不知,便是这件事可贺喜耳。?谈得鲁肃失色问曰:?先生何由知之??B曰:?这条计只好弄蒋干。曹操、虽被一时瞒过,必然便省悟,只是不肯认错耳。今蔡、张两人既死,江东无患矣,如何不贺喜!吾闻曹操换毛玠、于禁为水军都督,则这两个手里,好歹送了水军性命。?鲁肃听了,开口不得,把些言语支吾了半晌,别B而回。B嘱曰:?望子敬在A面前勿言吾先知此事。恐A心怀妒忌,又要寻事害吾。?鲁肃应诺而去,回见A,把上项事只得实说了。A大惊曰:?此人决不可留!吾决意斩之!?肃劝曰:?若杀B,却被曹操笑也。?A曰:?吾自有公道斩之,教他死而无怨。?肃曰:?何以公道斩之??A曰:?子敬休问,来日便见。?

①文中A处的人物是指 , B处的人物是指 。这段文字中A想出一计来害B,引出后文 的故事.

22

济南十二中初三语文 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

②结合选文内容,分析A或者B的性格特点,任选其一分析即可.

(二)当夜五更时候,船已近曹操水寨。A教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带摆开,就船上擂鼓呐喊。B惊曰:?倘曹兵齐出,如之奈何??A笑曰:?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顾酌酒取乐,待雾散便回。……少顷,旱寨内弓弩手亦到,约一万余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A教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待至日高雾散,A令收船急回。二十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枝。A令各船上军士齐声叫曰:?谢丞相箭!?比及曹军寨内报知曹操时,这里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 1.文中A处的人物是指 , B处的人物是指 。这段文字所讲述的故事是 。

2.结合选文具体的情节内容,简要分析文中A处人物性格特点。

(一) :1.A处周瑜.B处诸葛亮.草船借箭2.A妒贤嫉能(结合内容略)B神机妙算.

A不贺使知喜先,耳

生便来是探这吾件知事也可

。”诸葛亮不等鲁肃开口,竟自说出,可见其神机妙算.

(二) :1.诸葛亮;鲁肃;草船借箭。

2.周瑜要以造箭为名杀害诸葛亮,诸葛亮草船借箭轻松化解。“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顾酌酒取乐,待雾散便回。”及“教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二十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枝。”均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智过人

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A高谈雄辩,应答如流。B深敬服,殷勤相待。A佯醉曰:?敢问军中有良医否?? B问何用。A曰:?水军多疾,须用良医治之。?时B军因不服水土,俱生呕吐之疾,多有死者,B正虑此事;忽闻A言,如何不问?A曰:?丞相教练水军之法甚妙,但可惜不全。?B再三请问。A曰:?某有一策,使大小水军,并无疾病,安稳成功。? B大喜,请问妙策。A曰:?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风浪不息;北兵不惯乘舟,受此颠播,便生疾病。若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休言人可渡,马亦可走矣,乘此而行,任他风浪潮水上下,复何惧哉??B下席而谢曰:?非先生良谋,安能破东吴耶!? A曰:?愚浅之见,丞相自裁之。? B即时传令,唤军中铁匠,连夜打造连环大钉,锁住船只。诸军闻之,俱各喜悦。

①文中A (人名)所设的连环计,直接关系到后文 (战役名称)的成败。(2分)

②结合文中的具体情节请对文中的人物A进行简要分析(2分)

答案:1.庞统.赤壁之战.2. “若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休言人可渡,马亦可走矣”献连环计,使曹操战船用铁索连环,

23

济南十二中初三语文 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

促使周郎火烧赤壁,可见其才智过人.)

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却说A引众将立于山顶,遥望江北水面艨艟战船,排合江上,旗臶号带,皆有次序。回看文聘与韩当、周泰相持,韩当、周泰奋力攻击,文聘抵敌不住,回船而走,韩、周二人,急催船追赶。A恐二人深入重地,便将白旗招飐,令众鸣金。二人乃挥棹而回。A于山顶看隔江战船,尽入水寨。A顾谓众将曰:?江北战船如芦苇之密,操又多谋,当用何计以破之??众未及对,忽见曹军寨中,被风吹折中央黄旗,飘入江中。A大笑曰:?此不祥之兆也!?正观之际,忽狂风大作,江中波涛拍岸。一阵风过,刮起旗角于周瑜脸上拂过。A猛然想起一事在心,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口吐鲜血。B将急救起时,却早不省人事。正是:一时忽笑又忽叫,难使南军破北军。 1、A是 B是 2、此段之后,紧接着发生了 ,(战役名称)结合选段内容分析A的性格特点。 答案1、A周瑜B诸葛亮

2、从 “操又多谋,当用何计以破之?”可以看出周瑜多疑、奸诈 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瑜谓A曰:?B之言谬矣。隆冬之时,怎得东南风乎??A曰:?吾料B必不谬谈。?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瑜出帐看时,旗脚竟飘西北。霎时间东南风大起,瑜骇然曰:?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及早杀却,免生他日之忧。? 1、A是 B是 2、此战役为 (战役名称),结合选段内容分析B的性格特点。

答案1、A鲁肃B诸葛亮

2、赤壁之战。从 “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可以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A曰:?A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B曰:?昔日B虽蒙丞相厚恩,然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以奉报矣。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A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 1、A是 B是 2、本文段讲述的是 ,结合选段内容分析B的性格特点。 答案1、A曹操B关云长

2、华容道义放曹操,可以看出关云长是义重如山之人。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