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理论、

计算方法与分析应用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基本理论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最宏观最综合的经济指标,它对于判断经济运行状况,研究经济发展趋势,反映产业结构及分配格局,分析消费、投资和进出口等重大比例关系,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把握宏观调控的走向及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GDP核算的几个基本概念 1.经济领土

经济领土由我国政府控制的地理领土组成,它包括我国大陆的领陆、领水、领空,以及位于国际水域、但我国具有捕捞和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它还包括我国在国外的所谓领土“飞地”,即位于其他国家,通过正式协议为我国政府所拥有或租借、用于外交等目的、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域,如我国驻外使馆、领馆用地;不包括我国地理边界内的“飞地”,即位于我国地理领土范围内,通过正式协议为外国政府所拥有或租借、用于外交等目的、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域,如外国驻华使馆、领馆用地及国际组织用地。

经济领土=“黄色国土”+“蓝色国土”+我国驻外使馆、领馆用地-外国驻华使馆、领馆用地及国际组织用地+我国具有捕捞和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

— 1 — 2.常住单位

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称为我国的常住单位。

一经济单位在我国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场所,如住房、厂房或其他建筑物,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以一年为操作准则),则该经济单位在我国具有经济利益中心。

一个经济单位在我国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拥有一定的经济活动场所,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活动规模,三是具有一定的经济活动时间,一般在一年以上。从这三个条件可以看出,有的经济单位即使在我国的经济领土内从事经济活动,也不一定在我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同样,我国的某些单位根据业务需要到国外经济领土上从事不超过一年的经济活动,不失去我国经济领土上的经济利益中心。

3.生产概念

GDP核算中的生产是一国常住单位利用劳动、资本、货物和服务投入,创造货物和服务产出的活动。

货物是存在需求并能够确定所有权的物体,货物的所有权能够在不同的经济单位之间交换。服务是为特定的对象提供的,服务的提供之时,就是向消费者或用户交付使用之时。

GDP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第三,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服务的自给性生产。

4.总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最终成果)

总产品(总产出)是指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2 —

总和,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它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中间产品(中间投入)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货物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所有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中间投入也称中间消耗,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最终产品(增加值)是指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它等于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后的余额。反映生产单位或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也是本单位或部门对GDP的贡献。增加值率是增加值占总产出的比重。

5.核算原则

GDP核算原则,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估价原则、合法性原则、市场交易原则和收支一致性原则等。

这样,我们就对GDP核算有了一个概括的认识,凡是常住单位合法的、按照市场估价的生产活动或市场交易行为都要计算GDP。

骑自行车上班不计算增加值;开私家车上班消耗汽油,加油站是计算增加值的;乘出租车上班,出租车司机要计算增加值;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公共服务部门的公务活动要计算增加值。

博彩业、色情业和走私能够带来收入,在有些国家是计算GDP的,但不计算在中国的GDP中,因为这些行为违背中国的法律。

不是用于市场交易不计算GDP,如一个退休工人买个鸟笼要50元,如果他采取自己制作的方式就不计算增加值,如果要在商店购买则要计算商店的增加值。

按照收支一致性原则,农民自产用于自我消费的粮食要计算GDP。居民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要计算GDP。

按照上述介绍,我们可以给GDP一个清晰的图像:

— 3 — GDP核算的空间范围:经济领土 GDP核算的核算主体:常住单位 GDP核算的生产范围:货物和服务 GDP核算的价值口径:最终产品 GDP核算的核算原则:五大原则 二、六个经济总量指标的关系

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国国民经济的生产规模和综合实力的总量指标。反映一国国民最终拥有实际收入则用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全部收入的总和,是一定时期所有常住单位所占有的最终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国外居民在本国创造的要素收入。

相关链接

GNP是收入指标,收入指标叫国民生产总值,容易引起歧义。1993年联合国通过的SNA,正式提出国民总收入(GNI)的概念,替代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概念。

国民总收入净值(NGNI)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全部收入总和减去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资本所余下的部分。

国民总收入净值=国民总收入-固定资产折旧

国民收入(NI)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用于生产的各种要素所得到的报酬总和。

国民收入=国民总收入净值-(间接税-津贴)

间接税是指纳税义务人不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能够用提高价格或提高收费标准等方法把税收负担转嫁给别人的税种。间接税作为产品价格附加,既不是任何生产要素所提供的,也不归任何生产要素所得到,因此在—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