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米t梁施工组织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40米t梁施工组织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张拉锚固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即可用砂轮机切割端头多余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控制在30mm~50mm。

b、用快硬腻子堵塞住锚固端夹片的空隙。

c、冲洗孔道。先用压力水冲洗孔内杂物,保证孔道畅通,而后用高压风吹去孔内积水,并保持孔道湿润,使水泥浆与孔壁结合良好。

2、水泥浆的拌制

压浆用的水泥浆严格按照实验室配合比报告要求进行配置,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氯离子含量不超过0.06%,减水剂采用缓凝高效非卤化减水剂,膨胀剂的掺入量要严格按配比要求进行控制。

水泥浆采用机械拌制,水灰比控制在0.4~0.45,并可根据掺加减水剂情况及水泥浆稠度酌情减小水灰比。水泥浆应严格控制泌水率、稠度和膨胀剂率。水泥浆泌水率不得超过3%,泌水24小时内要全部被水泥浆吸收。水泥浆自调制到入管道间隔时间不得超过45min。

3、压浆工艺

张拉完毕后,尽快压浆,一般不超过24h。采用活塞式压浆机注浆,压浆过程中要经常搅拌,压浆应缓慢均匀,按照先下层后上层的顺序进行,水泥浆由最低点向最高点压入,使空气和水聚集在水泥浆上面,逐步由最高点排出。压浆机压力控制在0.55 Mpa~0.7Mpa。当另一端注浆孔冒出纯水泥浆时,停止注浆,用木塞将出浆孔塞住,然后继续间续注浆加荷,当钢绞线两端不再冒水和气泡或泌水量很少时停止注浆,并将注浆口也用木塞塞紧,直至水泥浆终凝之前不得将两端木塞拔出。

- 13 -

压浆注意事项:

a、当气温低于5℃时,在无可靠保温措施下禁止压浆作业。温度大于35℃不得拌和或压浆。

b、水泥浆搅拌机应过滤筛,以保证注入的水泥浆无结块现象,以免堵孔。当注浆出现堵孔时,应立刻换从另一端注浆。

c、注浆的压力以保证压入孔内的水泥浆密实为准,开始压力要小,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压力后,稳压,待孔道另一端饱满和出浆,并达到从钢绞线排出的水和气泡很少为止。

d、拌制水泥浆的同时,制作标准试件,经与梁体同条件养护到30Mpa后方可进行移运和吊装。

e、压浆完毕后,要认真填写施工记录。 (六)封锚

1、孔道压浆后,立即将梁端水泥浆冲洗干净,同时清除锚垫板、锚具及端面砼的污垢,以备浇筑封锚砼。封锚混凝土浇筑程序为:绑扎端部钢筋→支立模板→浇注混凝土→拆模→养护,封锚部位要和梁体保持整体美观协调。

2、固定封锚模板,立模后校核梁长,其长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封锚砼应仔细操作并认真插捣,使锚具处的砼密实。

4、封锚砼浇筑后,静置1~2h,带模浇水养护,脱模后在常温下一般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七)梁板预制完成后,及时在各梁上编写梁号。编写时标明桥名、编号、制作日期及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名称。

- 14 -

六、检测方法和检测频率

1、T梁实测项目

表6-1 T梁实测项目

序号 工序 项目 受力钢筋间距 两排以上排距 同排 允许误差 ±5mm ±10mm ±10mm 长 宽、高 ±10mm ±5mm ±3mm 梁长方向 梁高方向 预应力部分 张拉应力值 张拉伸长率 断丝滑丝数 混凝土强度(MPa) 梁长度 干接缝 宽度 3 箱梁混凝土 高度 断面尺寸 顶板厚、底板厚、腹板或梁肋 平整度 横系梁及预埋件位置 梁板顶宽 底宽 管道间距 同排 上下层 ±30mm ±10mm 10mm 10mm 符合设计要求 ±6% 1% 合格 +5,-10 mm ±10mm ±30mm ±20mm ±5mm +5,-10mm 5mm 2mm 用尺量2处 尺量:检查2个断面 2m直尺:每侧每10m测1处 尺量:每件 用尺梁3处 抽查30%,每根查5个点 检查方法 每构件检查两个断面,用尺量 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按骨架总数30%抽查 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 1 钢筋加工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间距 钢筋骨架尺寸 保护层厚度 管道坐标 抽查30%,每根查10个点 2 查油压表读数:全部 尺量:全部 目测:每根(束) 28d抗压强度 用尺量 2、外观鉴定

1)砼表面平整,颜色一致,无明显施工接缝。

2)砼表面不得出现蜂窝、麻面,如出现必须进行修整。 3)砼表面出现非受力裂缝超过0.15mm时必须进行处理。

4)封锚砼应密实、平整。梁板填缝应平整密实。梁体内不应遗留杂物。 七、质量保证措施

- 15 -

(一)质量目标

质量总目标:以“一流的材料、一流的设备、一流的工艺、一流的管理”争创一流水平。确保本工程实体质量安全可靠、经久耐用,功能上以人为本、方便使用,外观质量上与生态景观协调统一。

(二)质量保证体系

对本工程,我标段将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按照集团ISO9001:2000体系和公路工程监理质量管理的特点、要求,从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技术保证、施工保证、经济保证五个方面严格入手,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图7-1),制定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施工工序技术上严格把关,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