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职业教育德育特色第四篇 寻求有效载体 凸显职教特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上海职业教育德育特色第四篇 寻求有效载体 凸显职教特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兴趣活动,人人参与。学校组织了全员参与的兴趣活动小组,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在周二、周四选修课与活动课时间,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开展了动漫社、校园剧、器乐演奏队、文学社、校刊社、合唱队、广播社、舞蹈队、礼仪队等10多个艺术特长活动小组。兴趣特长活动小组,已成为学生艺术活动的乐园和成长的摇篮,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背景音乐,天天有约。 每天午间时间,广播中世界名曲赏析悠扬飘荡在校园中,或播放影视欣赏片等,古典、民族、乡村、校园和流行音乐,每天有不同的主题,让学生天天和音乐相约,文化气息充盈于菁菁校园。

艺术欣赏,周周新鲜。每周五晨会课或校会课时间,进行艺术赏析教育。内容有:民族舞蹈《扇子舞》、智障人指挥家舟舟的故事、音乐家聂耳的故事、中国古代文物欣赏、京剧片段、中国美术色彩风景画赏析等,提高了学生艺术鉴赏的能力。

歌会、艺术节,年年精彩。学校每年举办全校性的艺术节和歌会,至今已坚持举办了14年。每年上半年开展“红五月歌会”,形成了班班有歌声,人人唱祖国,班班上台演,人人都参加的模式。下半年开展校艺术节活动。向家长和社会展示学生的歌舞、节徽设计、动漫设计、素描、色彩、摄影、电脑小报、专业技艺等20多个项目的内容,为学生搭建成长的舞台,使艺术节真正成为学生示才艺、亮英姿、展成果的盛典。十多年来,艺术节和歌会已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

以民族艺术教育,提升实践能力

重视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组织师生参加社区文化活动、军民共庆八一活动、东方绿舟学生专场演出,中外企业家联谊晚会、国际服装艺术节和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文艺专场等大型庆祝活动的演出,在上海音乐厅举行的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上与专业演员同台演出。学校礼仪队还承担了特奥运动会、市政协会议、APEC会议、亚洲开放教育协会年会(AAOV)、市政大型工程等市区两级重大活动的礼仪接待任务。在各项社会活动中发挥民族艺术教育的辐射功能。

2007年12月,我们举办了“弘扬民族艺术,创建和谐校园——杨浦职校民族艺术教育现场会”,以及面向全区举行了“学生广播操展示活动”;2008年3月,我们又举办了“学做人、学技能”学生风采展示活动,学生精彩的表演、优良的素质、严明的纪律、精湛的技艺、良好的风貌,为与会者留下了极佳的印象。 感言

近年来,杨浦职校结合上海市“两纲”教育,统一思想、精心筹划、整合资源、拓展渠道,扎扎实实地推进“两纲”教育,使民族艺术教育成为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富有职教特色的民族艺术教育模式。

实践中,杨浦职校充分发挥了上海市艺术开放实训中心的优质资源,从学科教学、专业建设、选修课程、主题班会以及社会艺术实践活动等几个方面,精心

- 21 -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校性民族艺术教育活动,如一年一度的“红五月歌会”、“学生艺术节”、“专业技能展示”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都是培育民族精神土壤,在教育系统和周边社区有极佳的口碑。

——上海市控江初级中学校长 杨 静

NO:50.让“行为德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学校: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 特色:行为德育

行为德育模式是在群益职校德育工作实践和科研中发展起来的,也是以实践为载体的德育模式,它立足于校内教育实践,扩展到社会实践活动,在教育活动和教育情景中加以不断修正与完善,逐步构建了一套与职业学校学生特点、职业特点相适应的实践教育模式和操作体系。其最基本的特征是: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我学习、自我教育;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不断巩固行为德育的成果。

“双值周”,与企业管理模式有机结合

“双值周”是学校一种新的德育实践活动形式。它的基本形式是全校每个班级在一个学期中参加一周的学校服务管理活动,参加一周班级服务的管理活动。前者又称为“大值周”,后者则称之为“小值周”。“双值周”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准备阶段(“值周”前一周),主要包括思想动员、落实岗位和职责、学生制定工作计划、制定考核考察方案、制定各类“值周”表、参加接班工作会议等工作环节;实施阶段(“值周”),主要包括实施评比考核计划、培养指导学生干部工作、班主任与班委碰头会、评讲“值周”情况等环节;总结阶段(“值周”后一周),主要包括学生完成书面小结、评出“值周”明星、开展主题班会、交流“值周”经验、研讨问题、班级递交“值周”总结表格和学生小结等环节。

三个阶段的设计是有机结合企业管理模式,从实际需要出发,体现了周全、完整,相互之间有联系和衔接的关系。

这项工作主要培养学生的四个观念,即劳动观念,纪律观念,服务观念,环境道德观念;四个意识,即质量意识,效益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四种能力,即劳动能力,服务能力,管理能力,竞争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行动上参与,行为上养成,思想上提升。

06数控(2)班张辉同学,从小娇生惯养,习性恶劣。在轮到大值周的时候,他经常离岗或窜岗,让主管学生很是头疼。班主任得知此事后,找他谈心,跟他

- 22 -

进行思想沟通,但他仍我行我素。不过班主任也看到了他身上的一个闪光点,他有很强的表现欲望。于是,班主任给他换了一个岗位,为教师办公室服务,他非常乐意。在随后的值周工作中,他服务热情,受到了许多老师的表扬。大值周结束后,班主任还给他评为了“大值周明星”。此后,他能够主动找班主任聊天,把自己的想法和问题都和老师进行沟通,一些不良习惯也自然而然地改掉了,后来还成为了校学生会的一名干部。

为了能够紧密地将企业管理模式运用到“双值周”管理工作中,我们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管理模式,从常规管理到系统管理,逐步渗透企业管理理念,在学校德育工作环境中营造企业氛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有专门的考核小组,结合企业5S管理模式,对每位学生的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核评比。从常规工作到管理工作,从自发服务到自觉服务,从任务式工作到创新式工作,促进学生不断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服务意识,提升自己的综合技能和管理才能,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

“荣誉激励制”,与企业考核标准有机结合

“荣誉激励制”是在“双值周”的基础上的又一次提升和充实,目标是培养学生荣誉感,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内驱力,使他们由被动发展到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校、社会的各项活动中去,从而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荣誉激励制”分为三个阶段:目标阶段激励、过程阶段激励、成果阶段激励。三个阶段又分别采取目标激励、奖励激励;实践激励、跟踪激励、随机激励;榜样激励、量化激励等具体激励方法。

“荣誉激励制”是在平等公平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比,每位学生的原始分为100分,通过自己的自身努力和不断创新的意识,提高自己的分值。在学期末进行评比颁奖,充分结合企业评优模式进行评选。如将原来的“三好学生”转换成“企业劳模”,张榜照片和事迹宣传等,引导学生入校后就开始自我职业生涯设计,为自己在三年的学习生涯中存在于“企业”中的自我定位。在荣誉激励制中融合企业的考核措施,结合学生的分值给学生发放模拟性工资,模拟性奖金,每个学期末都有模拟考核评优等,要让学生充分感受优胜劣汰的社会环境。

在“荣誉激励制”管理之下,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在班级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深深地感触到未来企业生存的环境,更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未来的职场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未来的岗位实现展翅飞翔。

“放飞”实践活动,与企业生产环境有机结合

“放飞”这一名称取自“放飞理想,爱我专业。”所谓“放飞活动”是指以企业调研和就业信息搜集为主要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之前,由专业部门老师通过调研联系好与专业对口的企、事业单位,活动前一天学生自行分组,活动

- 23 -

当天分头出发到达指定地点,与带队老师会合后开始调研,活动结束后再以组为单位分头自行返校。

通过“放飞”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加深了对本专业的了解,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和团结合作的精神。逐步使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中去,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明确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05幼儿保育(1)班夏芸同学在“放飞”感想中这样写道:“在放飞活动中,我不但学习了许多有关技能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学会了要成为一名成功的保育员必须要具备的责任心、爱心和耐心。以前我从来没有体会过什么是责任心,‘放飞’后,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自己身上所肩负的使命。我知道保育员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需要付出很多东西。我以后一定努力学习,争取考到高级保育员,成为最好的保育员。”

“放飞”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与企业零距离的接触,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企业工作环境,使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操作流程,将自己的理论学习融入到实际操作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活动,实现知识的第一次的飞跃。

经过三年的艰苦工作使我校德育的工作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很大提升,学生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文明礼貌,服装整洁,学技术、学文化蔚然成风,良好的校风赢得的了家长和社会的信任,使学校的招生连续三年年均1000多名,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的德育工作整体效果日渐凸显,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典型。2006年以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优秀班集体1个,市优秀班集体2个,区级优秀班集体14个,闵行区“金铭杯”我心中的好老师评选十佳1名,金奖1名,银奖2名。2006年学校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系统安全生产先进集体,2007年被评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2007年出版了《行为德育》一书。 感言

2007年,为了总结学校办学28年来德育工作的成果,群益职校整理出版了《行为德育》一书,目的在于将实践提升到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具体的德育实践。为真正达到目的,我校还在全校开展有关《行为德育》的校本培训,使全体教职员工对德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双值周”活动,在学生中掀起一股“学礼仪,做文明学生”的热潮,而不是再搞简单重复的服务工作。在校园里,随时能听到同学们热情的招呼声,德育管理效果良好,进而推行“荣誉激励制”和“放飞”实践活动,效果不同凡响,成效显著。通过“校企融合”和“行为德育”的有机结合,学生以一个企业员工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了校企双赢。继续加快校企融合的步伐,渗透德育内涵建设,打造出具有群益特色的职教品牌。

-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