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职业教育德育特色第四篇 寻求有效载体 凸显职教特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上海职业教育德育特色第四篇 寻求有效载体 凸显职教特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NO:44. 构建“知行合一”实践平台 培养学生“诚信”习惯 学校:上海信息技术学校 特色:诚信教育

2003年6月,在我们学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在学校期末考试中,一个曾经荣获“上海市先进班集体”称号的班级里,有3位学生发生集体作弊现象,参与作弊的学生平时都是老师们眼中的好学生。

这个事件引发了我们在学校开展关于“诚信在学校”的调研。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诚信的理性认识和行为抉择,经常会出现知行背离状况。学生在理性认知上,对诚信缺乏给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有一定认识,93%的学生希望学校乃至社会要提供一个诚信的生存环境,但对个人诚信与社会诚信之间的关系,缺乏足够的重视。

调研反映出的问题,引起我们的深思,如果今天的学生,对诚信的基本概念是模糊的,那么明天他就会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出各种各样不诚信的行为。因此,帮助学生在成才的道路上首先“成人”,在塑造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中,重视诚信品格的培养,是我们培养“合格的职业人”的重要基础工程。

学校的诚信教育,要从学生道德认识发展水平出发,要解决“知行合一”的问题。在教育方法上,构建“知行合一”的实践平台,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与学校的制度管理、学生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只有当学生都明白自己是生活在诚信社会中,受着诚信规则的制约,并都有能力去适应这种游戏规则时,诚信才可能得到很好的实现。

平台一:诚信承诺签约

签约活动的立意在于培养学生遵守承诺、践行诚信的意识和行为,使学生通过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明确诚信不是孤立的品德,是从培养自己遵守规则、履行承诺的行为开始的。

从2004年开始,我们在学生手册中,将中职生行为规范标准作为学生行为规范的基础标准,告知全体家长和学生。同时对未满18周岁的一、二年级学生,组织学校、家长、学生三方共同签订《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承诺书》;与三、四年级学生签订《学生自律协议书》。承诺书和协议书既明确了学校、学生及学生家长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又使学生明确责任、权利与义务。明确自己的诚信目标和行为准则,使他们理解责任、权利与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为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践约”奠定了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

平台二:建立学生诚信档案

- 5 -

学生有了诚信承诺后,怎么让他们随时做到讲诚信呢?有一句话很有意思:“道德需要压力,高尚是被逼出来的”,也就是首先要制定严格的制度予以约束,时间久了形成习惯,习惯久了就会成为一种自觉的道德行为。心理学研究还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定理:习惯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种行为坚持21天后会初步养成习惯,坚持90天后,就能成为成熟的习惯。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的养成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我们相信学生的诚信行为从根本上讲也是“习得”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他们的行为需要被激励,需要被强化,学生诚信档案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不断强化和激励学生行为的载体

我们对诚信档案的基本定位是,学生诚信档案是对中职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基本信用状况和遵守承诺情况(诚信度)进行真实、客观描述的文字材料。它既是一种写实性的客观记载,又是一种能比较全面反映学生真实情况的激励性评价机制。它与传统学生档案的区别在于:

学生诚信档案是专门记载和评价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诚信情况(包括基本信用状况和遵守承诺情况)的文字资料。它收集的资料以学生自己的承诺为前提,以学生对诚信承诺的执行情况为基本内容。

学生诚信档案在诚信教育过程中,实际承载了“诚信积分储蓄”和“积分操作平台”的载体作用,通过这个载体,学生既可以自觉地“有所为”,认真履行自己的承诺,从而为诚信加分;亦要为自己的“不作为”或不诚信行为承担后果,惩戒失信行为。同时学校通过这个载体,一方面可以连续跟踪评价学生在校四年的诚信情况,另一方面也将中专生行为操守的培养更加具体化了,操作性也强了,比较直接地解决了学生如何实践和对践约行为如何考核的问题,为解决学校德育过程中的“知行背离”难题提供了思路。同时亦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改变以往德育工作“学校领导急、老师急、学生不以为然”的局面,为德育的有效性和体验性提供了方法。制度稳定了行为,行为成为了好习惯,好习惯正是我们赠与学生最好的礼物。

实践证明,诚信档案在学生诚信教育和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过程中确实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它使学生“践约”的行为有一个过程中的反馈,督促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养成遵守承诺的习惯,使诚信行为的学习和培养呈现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完善的过程,成为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及时调控矫正的过程。

平台三:构建诚信测评体系

在诚信行为的养成教育过程中,我们还构建了诚信测评体系,作为养成诚信习惯的激励机制。

对学生诚信评价分为三种形式:

一是实践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它是通过具体的“一事一议”的加、减分实现的,是一个累计积累的过程。“加、减分”既包含对学生诚信行为的激励,更有一定程度的惩罚, 我们运用这个调节杠杆,引导学生面对各种正确与错误,

- 6 -

去寻找正确的行为方式,寻找承担责任的支点,通过这个积累过程,对学生诚信行为的养成进行不断的刺激和引导。

二是每学期期末学期诚信等级评估。学生诚信等级分为AAA、AA、A、B、C、等五个等级,在进行学期诚信等级评估时,我们首先将每个同学的起评等级设定为A级,这个设置,首先肯定每个学生都具备基本的诚信品质,然后由班级学生、班主任、专业科组成考评小组,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下,根据学生在平时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积分情况,为每个学生评定学期的诚信等级。诚信等级每学期评定一次,不实行学期累进。对学生来说,每个学期都可以在新的起点上重新开始。同时对获得“诚信等级”“AA”以上的学生进行专题表彰,使学生的认识经过理论和实践的反复验证,呈现螺旋性上升的趋势。

三是学生毕业时总结性评价,为每个学生颁发《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学生诚信等级证书》。从培养学生将来成为合格的“职业人”的基本素质考虑。我们参照社会信用制度的有关做法,向社会郑重承诺,学校向社会提供学生诚信档案。在学生毕业时,为每个学生颁发《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学生诚信等级证书》作为用人单位录用学生的参照依据之一,主动将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接上轨,接受社会监督。

学校开展诚信教育以来,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及整体素质产生了非常有效的积极作用:学生的诚信意识明显加强,学生开始重视自己的承诺,并且注意以自己的行动,履行自己的承诺,考试作弊的现象明显减少,毕业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职业人的综合素质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感言

每次迟到了,我总可以给自己找一个理由:“今天堵车了”,明天又是“车不来,我也没办法”。对老师和同学的批评,经常很不以为然,总是以家离学校远为理由“给自己一个说法”。

在诚信等级评价中,就因为这,我的诚信扣分了,诚信等级也由A等降为B等。就是因为没有践约自己在开学初曾经承诺过“自觉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诚信等级下降后,我失去了申请奖学金的评奖资格,这对我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如果没有诚信档案记载,我可能永远也意识不到自己有那么多次的迟到,也不会体会到,在承诺书书上签字后,是需要我们每一天去“践约”的。以前总以为“诚信承诺”只是形式,是做给别人看的,签约的时候,我甚至没想过,这对我意味着什么?

学校的诚信档案,成为督促我养成守时守信习惯的标尺,也帮助我逐渐养成了遵守承诺的习惯。

——学生 刘雅雯

- 7 -

NO:45.展开一双隐形的翅膀 体验感悟生命的力量 学校:上海市卫生学校 特色:志愿者活动

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关键是如何找到有效的活动载体,避免德育“成人化标准,知识化形式,课堂化模式”的倾向,从而使德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增强学生的实践经历、生命体验和内心感悟。

我们学校的德育指导思想是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完整的“人”,“成材先成人”。为此,学校将志愿者活动定为德育的重要载体,打造成有内涵的品牌。在总结十几年开展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的基础上,我们于2007年3月成立了学生志愿者服务总队,大大扩展了志愿者活动的领域和范围。目前志愿者服务总队拥有阳光之家、无偿献血宣传、社区服务、上海科技馆、上海博物馆、阳光爱心、上海南站引导、红十字会、上海禁毒馆、12320健康咨询和上海血液中心等11支队伍,注册志愿者已达800多人,约占全校学生人数的一半。

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社会,能够主动结合所学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志愿者活动。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获得体验和感悟,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增强了职业道德意识,逐步实现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提前过渡,为做一名社会认同和需要的“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合专业,走进社区

作为卫生学校,我们培养的是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医护工作者,我们注重将这种职业道德培养和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相结合。为此,我校于2006年3月成立 “阳光之家”志愿者服务队,这支队伍现有队员百余名,涉及学校各个年级和专业。他们经常把课堂上学习的解剖、生理、病理、疾病概要等专业知识带出校门,到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志愿者们坚持每周为“阳光之家”的学员送去关怀和温暖。他们向学员讲解自我保健常识,如“如何正确刷牙”、“什么是健康食品”等。由于学员是智商较低的特殊群体,志愿者们付出了相当大的精力、耐心和爱心。为了讲解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他们一般都要提前一到两周开始搜集相关资料,设计讲解方法。为了让学员记住一个简单的常识,他们甚至会不厌其烦地用各种方式演绎几十遍。志愿者们还带去精心设计的各种互动节目和精美小礼品,与学员们同游戏共欢乐。学员要参加区里的集体舞比赛,志愿者们就发挥各自的特长和聪明才智,从背景音乐到整个舞蹈的编排,他们都用心设计。为确保质量和进度,志愿者们常常放弃休息,有时候连午饭也顾不上吃,就急匆匆地赶往“阳光之家”,手把手地教会每一位学员。工夫不负有心人,“阳光之家”学员在比赛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