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品读经典.智慧人生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读老子——品读经典.智慧人生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如其所是,不造作,不妄为,无为而无不为,精神家园无往而无不自得。从而不断地超越小我,祛除焦虑与不安,返璞归真,获得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其次,道家的人生智慧能启发大学生思考与人与物的关系。当前高校之所以发出“人文精神”失落的哀叹,其主要原因就是“片面地重实用或者说片面地把万物归结为使用对象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的一种表现”。道家主张“身重于物”、知足之足常足、“物物而不物于物”,这对于当今一味追求实用而忽视精神家园建设的大学生来说不啻为一服清醒剂。为了获得安身所需的物质基础,大学生无疑要努力进取掌握知识,追求功名,但不能完全执迷于欲望之中。虽然人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但物质并不是人类生活的最根本的需要,而且“功名富贵,皆有所待,皆受主客关系模式的制约”。这种“有待”是对大学生自由心灵和独立人格的束缚。道家的人生智慧可以澄明被功利所遮蔽的意义,它给大学生指引的方向就是以关系性思维取代主客二分式的对象性思维,培养出高水平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从而在超越性的审美愉悦中达到“天人合一”的忘我境界。

最后,道家的人生智慧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处理人际关系的最佳范式。目前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具有比较鲜明的个性,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尊重对方的感受,导致人际生态恶化。之所以说道家人生智慧蕴含的精神比儒家高远,比墨家深刻,就是因为它可以为人际关系

处理等提供坚实的本体论支持。道家人生智慧以道和水等为喻,认为人生应该像道一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主张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应守柔处弱、谦下不争、多予少取和报怨以德。英国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罗素也盛赞老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专门提倡“创造而不是占有的冲动”。他主张发掘老子学说中的精神遗产,呼吁人人去奉献爱、贡献爱并让世界充满爱。大学生如果秉承“道者为之公”和“报怨以德”的奉献、宽容和平等的精神与人相处,就不会过分地执著于“自我”,就能多获得一份淳朴、真挚和温暖的感情,人与人之间也就会少一些冷漠、自私和限制,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氛围。

汲取道家的智慧,大学生可以立于旷达宏阔的境界,开拓一片与天地万物同流合体的精神家园。“庄子的逍遥则?齐生死,同人我?,是入乎人世(日常生活)之中而不为人世所累,乃真无入而不自得,随处皆家园也。”这即是说,敢于面对生活,又能从中挣脱出来(不是逃避),把超越的精神与现实的态度结合起来,这对大学生安身立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这种人生状态也正符合冯友兰先生所追求的“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境界。当然,道家信念的内化需要大学生在生活中超越自我,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