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试题和答案汇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试题和答案汇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 .

24、在我国,有权进行审判解释的是:

A最高人民法院 B各级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各级人民检察院 25、法律适用的主体是( )A司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监察机关 D社会团体 26、法律制裁主要有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下列选项中属于刑事制裁的是( ) A赔偿损失 B排除妨碍 C劳动教养 D没收财产 27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 )

A人民主权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 C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D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28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是( )

A外商投资企业 B全民所有制经济 C个体和私营经济 D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29、在下列犯罪构成要件中,作为犯罪分类依据的是( ) A犯罪客体 B犯罪主体 C犯罪客观方面 D犯罪主观方面

3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论法》规定,因下列事项提起诉讼的案件中,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是(A不服诉讼处罚的 B不服行政强制措施的 C行政机关拒绝颁发相关执照的 D行政机关奖惩其内部工作人员的

二、多项选择题

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基本内容包括( )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2、根据人们社会生活的领域,可以将理想信念划分为( ) A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 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 C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 D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

33、五千年绵绵不断、生生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有着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的表现主要有( word完美格式

) )

. .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 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 C开发社会山河,创造中华文明 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

3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包括( ) A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B强调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倾向

C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D强调重视、保障、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

35、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有( )

A规范性和专业性 B功利性和目的性 C可操作性和准强制性 D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36、个人品德建设的目标是培养社会成员良好的个人品德。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 )

A是对个人行为的限制 B是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 C是个人全面发展的要求 D需依靠国家强制力量的保障 37、国家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事关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下列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安全仅指国防安全 B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基本法律义务

C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安全也属于国家安全的内容 D公民和组织在维护国家安全中享有检举、控告的权利 38、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本质和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B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C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以习惯法为主成文法为辅 D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保障 39、法律遵守是一切组织和个人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这包括( ) A保护合法行为 B制裁违法行为 C进行法律编纂 D加强法律监督 40、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我国知识产权法法律部门的有( ) A《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权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权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word完美格式

. .

4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它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7)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8) 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任。

42、简述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6)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7) 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 8) 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 9) 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 10) 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

43、为什么公民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4) 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有利于维护实现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发展。 5) 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是社会成员进一步提升道德境界的基础。 6) 遵守社会公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状况。

44、简述依法治国与依德治国的关系。

1) 依法治国是最根本的治国方略。 2)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隶属不同的范畴。 3)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互促进。

45、简述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4)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

称。

5) 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力滥用原则。

四、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word完美格式

. .

46、联系实际,论述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

4) 所谓境遇,就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具体环境。其中,顺利的境遇称为顺境,不顺利的境遇称为逆

境。

5) 顺境和逆境,对不同的人来说,并不是均等的。

6) 在现实生活中,顺境和逆境对人的影响都有两重性,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

在顺境中向目标奋斗,如同顺水行舟,但优越的条件和舒坦的环境又容易使人贪图安逸、不思进取、或者得意忘形,大意失荆州。

在逆境中向目标前进,如同逆水行舟,同样的目标,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但是逆境对人生又是一种磨炼,它可以使人更多的思考人生、磨砺意志、陶冶品格、丰富战胜困难的经验。 7) 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境遇。

对于顺境,应居安思危、自制自励,使自身的活动保持良好的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乐观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

对于逆境,应大胆正视,积极应对,努力创造条件,待时机成熟,因势利导,使之成为人生旅程上的一个闪光点。

47、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4) 重视荣辱,树立荣辱意识。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知荣知耻,树立起强烈的荣辱意识。 5) 明荣辨耻,掌握科学内涵。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分清荣耻,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6) 趋荣避耻,贵在践行。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贵在践行,要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践行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中心环节。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3706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word完美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