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广东省广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①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②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 ③比例模型为: A ①由C、H两种元素组成; ②球棍模型为: B C 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②能与Na反应,但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③能与E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酯。 ①相对分子质量比C少2; ②能由C氧化而成; 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②球棍模型为: D E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生成物的名称为________;写出在一定条件下,A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分子F,与F在分子组成和结构上相似的有机物有一大类(俗称“同系物”),它们均符合通式CnH2n+2。当n=________时,这类有机物开始出现同分异构体。

(3)B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①无色无味液体、②有毒、③不溶于水、④密度比水大、⑤与KMnO4酸性溶液和溴水反应褪色、⑥任何条件下不与氢气反应;写出在浓硫酸作用下,B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与E反应能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酯,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其化学方程式为 。 (5)写出由C氧化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 。 22. (10分)Ⅰ. 实验室制得气体中常含有杂质,影响其性质检验。下图A为除杂装置,B为性质检验装置,完成下列表格:

序号 ① 气体 乙烯 反应原理 溴乙烷和NaOH的醇溶液加热 A中试剂 ② 乙烯 无水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加热至17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OH溶液 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 ③ 乙炔

Ⅱ. 为探究乙酸乙酯的水解情况,某同学取大小相同的3支试管,分别加入以下溶液,充分振荡,放在同一水浴加热相同时间,观察到如下现象。 ..试管编号 实验操作 ① ② ③ 实验现象 酯层变薄 酯层消失 酯层基本不变 (1)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对比试管①和试管③的实验现象,稀H2SO4的作用是 ; (3)试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试管②中酯层消失的原因 。 23.(16分)乌尔曼反应是偶联反应的一种,可以实现卤代苯与含氮杂环的反应。例如:

(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 ;

(2)化合物Ⅳ是化合物Ⅱ的同系物,分子式为C8H9Br,Ⅳ为苯的对位二取代物,其核磁共振氢谱图共有4组峰,峰面积比为2:2:2:3,其结构简式为 (任写一种) (3)1mol化合物Ⅲ可以与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产物结构简式为 。

(4)化合物Ⅳ的一种同分异构体Ⅴ的结构简式为,Ⅴ与氢氧化钠溶液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一定条件下, 与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参加反应的

分子数之比为2:1,则生成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24.(11分)有机物A是一种纯净的无色黏稠液体,易溶于水。为研究A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解释或实验结论 (1)称取A物质 18.0 g,升温使其汽化,测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45倍。 试通过计算填空: (1)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 _ (2)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 (2)A中含有_______种氢原子 (3)另取A 18.0 g与足量的NaHCO3粉末反应,生成0.2 mol CO2,若与足量钠反应则生成0.2 mol H2。 (3)写出一个A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和数量___ (4)将此18.0 g A在足量纯O2中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浓硫酸、(4)A的分子式为____ 碱石灰,发现两者依次增重10.8 g和26.4 g。 (5)综上所述A的结构简式____ ___。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1.本答案仅供阅卷评分使用,若学生写出其他合理答案,可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2.化学专有名词中出现错别字、元素符号有错误,均不得分。

3.方程式不配平、不按要求写一律不得分,无条件扣1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 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题号 16 答案 AB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21.(13分)

(1)1,2-二溴乙烷(1分) (2)4(1分)

(2分)

17 AC 18 BD 19 CD 20 AD 1 A 9 C 2 B 10 D 3 C 11 A 4 D 12 D 5 B 13 D 6 A 14 C 7 D 15 A 8 B (3)②③(2分)

+HO—NO2――→△

浓H2SO4

+H2O(2分)

(4)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1分)

CH2===CH—COOH+HO—CH2CH3 ――→ CH2===CH—COOCH2CH3+H2O(2分) △(5)2CH3CH2OH+O2――→2CH3CHO+2H2O(2分) △

22. (10分)Ⅰ. ①水;(1分)

②CH3CH2OH CH2==CH2↑+H2O;(2分)③CuSO4溶液(1分)

Ⅱ. (1)

(2分)

Cu或Ag

浓H2SO4

(2)稀硫酸可以加速酯的水解(或稀硫酸是酯水解反应的催化剂)(2分) (3)乙酸乙酯水解生成的乙酸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乙酸浓度降低,使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水解比较彻底。(2分)

23.(16分)

(1)C3H4N2 (2分) (2) 或 (3分)

(3)5 (3分) (2分)

(4)(3分)

(5)

24.(11分)(1)90;(2分)(2)4;((2分)(5)CH3CHOHCOOH (2分)

(3分)

1分)(3)A中含有一个羧基,还含有一个羟基;(4分)(4)C3H6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