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设备清洁验证风险评估报告---副本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生产设备清洁验证风险评估报告---副本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在清洁后放置过程中设备被污染。 4 连续生产间歇时,已清洁设备在清洁后到下一次使3 用的时间间隔(清洁后放置时间)过长,再次被污染。 取样标准未统一。 2 中 通过清洁验证确认清洁后放置时间的参数,并写入操作SOP。 1 12 取样标准不具有代表性。 高 4 2 16 高 取样标准参照口服固体制剂指南制定,加强员工培训。 ①、残留量标准参照口服固体制剂指南制定;②、QC需采用经验证的残留量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并保持持续的验证状态。 ①加强员工培训,规范SOP操作;②严格检测前对试剂和仪器检查。 ①加强员工培训,规范SOP操作;②严格检测前对所用试剂和仪器检查。 残留量检验标准错误。 5 标准 与 检测 化验结果合格但实际设备仍有残留。 化验结果不合格但实际合格。 4 ①残留量标准制定不合理;②残留2 量标准检验方法错误。 ①检验人员操作失误;②检验用试2 制、仪器出现差错。 ①检验人员操作失误;②检验用试2 制、仪器出现差错。 4 32 高 4 32 4 低 4 8 1 2清洁验证可接受标准的确定: 2.1目视检查:应无可见残留物、污渍或异物等。

2.2清洁剂残留:取最后一次淋洗水,检测pH值或酸碱度及澄清度,应符合标准规定。 2.3化学残留:应小于每个产品项下的化学残留量检测参照物的最低检测量。 2.4显微检查:应不得有药材粉末特征的植物细胞出现。

2

2.5 微生物残留:清洁后设备内表面微生物残留:需氧菌总数应不得过50CFU/25cm。 3对中/高风险项目的重新评估

改进措施实施后对已经确认的中/高风险项目的重新评估。见下表: 序风险潜在失效影号 项目 响 严重程度(S) 发生是否产可检的可生新风测性RPN 能性险 (D) (P) 否 1 4 风险接受 潜在失效原因 控制措施 1 单体设备的自身清洁功设备 能故障或失效。 4 单体设备设计缺陷、材质未达要求或维护保养不力,导致设备清洁不能达到要求(如喷淋球设计缺陷)。 ①、前期介入设备设计工作,做好DQ; 1 ②、做好IQ、OQ、PQ,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接受

清洁剂的清洗设计参数不合理。 人员清洁操作失败。 2 人员 人员取样失败。 4 清洁剂在极端情况下流速、流型等参数达不到要求,清洁不彻底。 1 1 4 否 接受 4 加强员工培训,未按SOP操作。 1 实行随时监控。 加强员工培训,在文件及方案中明确需在最1 难清洁部位取样。 ①、事先做好清洁剂选择准备工作,按照ICH“残留溶剂指南”合理选1 择恰当的清洁剂; ②、加强员工培训,规范SOP操作。 1 4 否 否 接受 接受 4 未在最难清洁部位取样。 1 4 否 接受 3 原辅料 产品活性成分残留量超标。 4 ①、清洁剂选择不合理;②、人员操作失败。 1 4 环境洁净度超标导致清洁验证可能失败。 4 加强HVAC、水或者压缩空气系HVAC、水或者压统的维护保养缩空气失效导致工作,验证前予清洁验证失败。 以确认,确保清洁验证的顺利进行。 否 1 1 4 接受 4 微生物污染环境 导致清洁验证可能失败。 在设备最后一次使用、清洁之前污染情况过于严重导致无法使用。 否 4 1 1 4 接受 4 在设备最后一次使用与清洁之前的时间间隔(待清洁放置时间)太长。 通过清洁验证确认待清洁放置时间的参数,1 并写入操作SOP。 否 1 4 接受

在清洁后放置过程中设4 备被污染。 连续生产间歇时,已清洁设备在清洁后到下一次使用的时间间隔(清洁后放置时间)过长,再次被污染。 取样标准未统一。 通过清洁验证确认清洁后放置时间的参数,1 并写入操作SOP。 取样标准参照口服固体制剂指南制定,加强员工培训。 否 1 4 接受 5 标准 取样标准不与 具有代表检测 性。 否 1 1 4 接受 4 残留量检验4 标准错误。 ①、残留量标准参照口服固体①、残留量标准制剂指南制定;制定不合理;②、②、QC需采用经1 残留量标准检验验证的残留量方法错误。 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并保持持续的验证状态。 否 接受 1 4

六、生产设备清洁验证的范围和程度风险评估

根据国家GMP及公司《验证管理规程》的要求,在新增生产线及生产设备新增品种时应进行清洁验证。

前处理新增生产产品:板蓝根颗粒、三七片、六味地黄丸(水蜜丸)、逍遥丸(水丸)和桂附地黄丸(浓缩丸)。

提取车间新增生产产品:板蓝根颗粒、逍遥丸(水丸)和桂附地黄丸(浓缩丸)。 丸药车间新增生产产品:六味地黄丸(水蜜丸)、逍遥丸(水丸)、桂附地黄丸(浓缩丸)。 片冲车间新增生产产品:板蓝根颗粒、三七片和维生素B1片。

六味地黄丸(水蜜丸)是由熟地黄、酒芋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六味药材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35~50g与适量的水混合制丸,干燥,制成水蜜丸,即得。

桂附地黄丸(浓缩丸)是由八味药材组成,泽泻、茯苓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1.35(20℃)的清膏;熟地黄切片,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1.35(20℃)的清膏;山茱萸及牡丹皮40g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以70%乙醇为溶剂,浸渍24小时,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1.35(20℃)的清膏,剩余的牡丹皮及其余山药等三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各清膏混匀,制成浓缩丸,干燥,打光,即得。

逍遥丸(水丸)是由七味药材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炒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粉碎成

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0分钟,滤过。取上述粉末,用煎液泛丸,或与煎液混合后制丸,干燥,即得。

三七片是由三七500g,粉碎成细粉,加辅料适量,制成颗粒,压制成1000片。即得。 板蓝根颗粒是由取板蓝根14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50℃),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加入适量的蔗糖粉和湖精,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

维生素B1片是由维生素B1,粉碎成细粉,加淀粉、糊精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压制成片,即得。 1.前处理车间:

此次认证期间,前处理车间只对板蓝根颗粒、三七片、六味地黄丸(水蜜丸)、逍遥丸(水丸) 和桂附地黄丸(浓缩丸)五个产品的所有药材进行净选、洗净、切药、烘干,再按各自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因洗药机、滚刀式切药机、转盘式切药机、热风循环烘箱、中药蒸煮锅均在非洁净区,且只是对药材进行粗加工,根据风险评估,这些设备清洁验证只需进行目测检查即可。

三七片、六味地黄丸(水蜜丸)、逍遥丸(水丸) 和桂附地黄丸(浓缩丸)四个产品中的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附子(制)、肉桂、柴胡、当归、白芍、炒白术、炙甘草、薄荷和三七共十五味药材需进行消毒、粉碎及混合。

因桂附地黄丸(浓缩丸)处方中附子(制)含有微量有毒成分,即: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且新乌头碱所占的比例最大。经过风险评估,含有有毒成分存在的产品,是我们清洁验证中的重点,应检测有毒成分的化学残留量,故选择附子药材的有毒成分新乌头碱作为化学残留参照物,在生产桂附地黄丸(浓缩丸)时对双扉热风循环烘箱、粉碎机组和混合机这三台设备开展连续三批清洁验证。 2.提取车间:

此次认证期间,提取车间只对桂附地黄丸(浓缩丸)的熟地黄、酒萸肉、茯苓、泽泻、牡丹皮进行煎煮、浓缩、收膏工序;逍遥丸(水丸)的生姜进行煎煮;板蓝根颗粒的板蓝根进行煎煮、浓缩、醇沉、回收乙醇、浓缩工序。

以上几味药材中,熊果酸不溶于水;丹皮酚微溶于水;马钱苷、莫诺苷、毛蕊花糖苷易溶于水;23-乙酰泽泻醇B不溶于水;6-姜辣素、8-姜酚、10-姜酚易溶于水;板蓝根药材的主要成分(R,S)-告依春能溶于热水(因清洁这些设备及管道时,我们采用热水清洁)。这些主要成分中,丹皮酚所占比例最大,故选择丹皮酚作为化学残留参照物,在生产桂附地黄丸(浓缩丸)时对提取车间的这些设备开展连续三批清洁验证。

因直筒提取罐、渗漉液贮罐、酒精回收浓缩器、提取罐、三效浓缩器、提取液贮罐、醇沉液贮罐均在非洁净区,是对药材进行加工,这些设备中附带许多管道,且清洁中使用清洁剂,故应对最后一次淋洗水进行检测其pH 值与澄清度,应与清洁用水一致。 3.丸药车间:

此次认证期间,丸剂车间一共生产三个品种,生产顺序分别是:六味地黄丸(水蜜丸)、逍遥丸(水丸)和桂附地黄丸(浓缩丸)。丸药车间将前处理的混合粉及提取车间的浸膏或煎煮液,按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