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设备清洁验证风险评估报告 - 副本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生产设备清洁验证风险评估报告 - 副本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验 证 文 件

文件名称:生产设备清洁验证风险评估报告 文件编号:TS-YZ-FX-052-01 部 门 QA QA QA 起草人 QC QC负责人 质量部副经理 车间主任 车间主任 车间主任 审核人 QA主管 设备负责人 生产负责人 批准人 质量负责人 人 员 签名及日期

×××有限公司

一、目的

2010版GMP第七章“确认与验证”的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清洁方法应经过验证,证实其清洁的效果,以有效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以及GMP附录2《确认与验证》相关规定。清洁验证应综合考虑设备使用情况、所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取样方法和位置以及相应的取样回收率、残留物的性质和限度、残留物检验方法的灵敏度等因素。”

本报告的目的就是运用质量风险管理的工具,全面评估车间的生产设备清洁验证,通过质量管理方法评估后,确定生产设备清洁验证中的风险及相应CAPA措施,以确保生产设备清洁验证证明的清洁方法具有有效性,能够保证不会产生污染与交叉污染。 二、范围

评估包括生产系统需要清洁所涉及的生产设备及管道、物料、控制系统、关键设施、环境控制和人员操作。据此,范围主要是:

生产系统需要清洁的所有生产设备及管道

物料:包括活性成分、中间体、辅料、清洁剂等。

清洁操作时相关的控制系统、关键设施、环境控制:其他辅助设备、公用工程系统(如空调、制水、压缩空气、纯化水系统)等。

关键人员操作和培训:该岗位操作人员的规范操作及培训。 三、评估方法

进行风险评估所用的方法遵循因果关系图(鱼骨图)以及FMEA技术(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其中FMEA技术包括以下几点:

1.风险确认:可能影响产品质量、产量、工艺操作或数据完整性的风险。

2.风险判定:包括评估先前确认风险的后果,其基础建立在严重程度、可能性及可检测性上。 3.判定标准:根据药品生产的特点和便于确切的评定等级,本次评估将严重程度、发生的可能性和可检测性的评定等级均分为四级。 3.1严重程度(S):测定风险的潜在后果,主要针对可能危害产品质量、病患健康及数据完整性的影响。严重程度等级,如下:

严重程度(S)的评定等级表 等级 1 2 3 4 严重程度 由于清洁不彻底导致发生轻微污染及交叉污染,但对产品质量影响不明显,可以忽略。 由于清洁不彻底导致发生轻微污染及交叉污染,但可能导致成品的一般缺陷,对产品质量影响不太明显。 由于清洁不彻底导致发生轻微污染及交叉污染,对产品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导致患者处于一定危害之中。 由于清洁不彻底导致发生轻微污染及交叉污染,影响药品质量问题而使患者健康有很大损害,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3.2可能性程度(P):测定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根据积累的经验、工艺/操作复杂性知识或小组提供的其他目标数据,可获得可能性的数值。可能性程度等级,如下:

发生的可能性(P)的评定等级表 等级 1 2 3 4

发生的可能性 发生可能性极低,如:标准设备进行的自动化操作失败 偶尔发生,如:简单手工操作中因习惯造成的人为失误 极易发生,如:复杂手工操作中的人为失误 肯定会发生,如:复杂手工操作中的未经培训人员的人为失误 3.3可检测性(D):在潜在风险造成危害前,检测发现的可能性,定义如下:

可检测性(D)的评定等级表 等级 1 2 3 4 可检测性 潜在的缺陷在抵达下一个过程前肯定可以被发现或被防止 潜在的缺陷在抵达下一个过程前可能由过程控制发现或防止 潜在的缺陷在抵达下一个过程前被发现的可能性非常小 目前的控制方法检测不出潜在的缺陷 3.4 RPN(风险优先系数)计算,将各不同因素相乘:严重程度、可能性及可检测性,可获得风险系数(RPN = S×P×D),用来衡量可能的工艺缺陷,以便采取可能的预防措施。 测量范围1-64 严重程度× 可能性× 可检测性 RPN:风险优先数量等级判定 RPN≤7 8≤RPN≤16 RPN>16 低 中 高 四、通过因果关系图(鱼骨图)找出影响清洁验证效果的因素 1、清洁验证的要求:外观检查、清洁剂残留、显微检查、化学残留、微生物残留。 2、现在执行的相关质量控制点参数 3、相关设备及管道系统 4、相关控制系统及环境设施 5、人员操作及培训

6、相关取样标准及残留量测定等检验标准

五、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

1对影响清洁验证的效果的工艺参数FMEA分析评估

影响清洁验证的效果的工艺参数FMEA分析评估表 序风险潜在失效影号 项目 响

严重程度(S) 潜在失效原因 发生的可能性(P) 可检风险测性RPN 等级 (D) CAPA实施措施

1 设备 单体设备的自身清洁功能故障或失效。 4 单体设备设计缺陷(如有死角)、材质未达要求或2 维护保养不力,导致设备清洁不能达到要求。 清洁剂在极端情况下流速、流型等3 参数达不到要求,清洁不彻底。 未按SOP操作。 未在最难清洁部位取样或未取下全部残留。 3 中 1 8 ①、前期介入设备设计工作,做好DQ; ②、做好IQ、OQ、PQ,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清洁剂的清洗设计参数不合理。 人员清洁操作失败。 2 人员 人员取样失败。 产品活性成分残留量超标。 原辅料 难于清洁的辅料残留量超标。 清洁剂残留量超标。 环境洁净度超标导致清洁验证可能失败。 微生物污染导致清洁验环境 证可能失败。 在设备最后一次使用、清洁之前污染情况过于严重导致无法使用。 高 2 24 4 4 2 24 高 高 加强员工培训,实行随时监控。 加强员工培训,在文件及方案中明确需在最难清洁部位取样。 ①、事先做好清洁剂选择准备工作,按照ICH“残留溶剂指南”合理选择恰当的清洁剂; ②、加强员工培训,规范SOP操作。 合理选择专属性强、低残留的清洁剂。 加强HVAC、水或者压缩空气、的维护保养工作,验证前予以确认,确保清洁验证的顺利进行。 4 3 4 48 高 4 3 4 ①、清洁剂选择不合理; ②、人员操作失败。 4 2 32 中 2 1 8 4 清洁剂的选用不恰当,清洁性能差、残留量高。 中 2 1 8 中 4 HVAC、水或者压缩空气失效导致清2 洁验证失败。 1 8 中 4 3 1 12 4 4 在设备最后一次使用与清洁之前的时间间隔(待清3 洁放置时间)太长。 中 通过清洁验证确认待清洁放置时间的参数,并写入操作SOP。 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