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笔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笔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暗反应(碳固定)

●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关系图 光反应

在类囊体膜上由光引起的光化学反应,通过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分 子吸收、传递光能,水光解,并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生成高能电子), 进而通过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将电能转换为活跃化学能, 形成ATP 和NADPH并放出 O2 的过程。包括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 ◆原初反应(primary reaction)

?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形成高能电子 (由光系统复合物完成,光合作用单位的概念)

◆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

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

?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需说明以下几点:

①最初电子供体是H2O,最终电子受体是NADP+。

②电子传递链中唯一的H+-pump是cytb6f复合物。类囊体腔的 质子浓度比叶绿体基质高,该浓度梯度产生的原因归于: H2O光解、cytb6f 的H+-pump、NADPH的形成。ATP、 NADPH在叶绿体基质中形成。

③电子沿光合电子传递链传递时,分为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和 循环式光合磷酸化两条通路。循环式传递的高能电子在PSⅠ

被光能激发后经cytb6f复合物回到PSⅠ。结果是不裂解H2O、 产生O2,不形成NADPH,只产生H+跨膜梯度,合成ATP 。

暗反应(碳固定)

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 和NADPH,使CO2还原为糖类等有机物,即将活跃的化学能最后转换为稳定的化学能,积存于有机物中。这一过程不直接需要光(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卡尔文循环(Calvin cycle)(C3途径) ◆C4途径或 Hatch-Slack循环 ◆景天科酸代谢途径

第三节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半自主性细胞器的概念:

自身含有遗传表达系统(自主性);但编码

的遗传信息十分有限,其RNA转录、蛋白质翻译、 自身构建和功能发挥等必须依赖核基因组编码的 遗传信息(自主性有限)。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

●线粒体和叶绿体蛋白质的运送与组装

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

●mtDNA /ctDNA形状、数量、大小 ●mtDNA和ctDNA均以半保留方式进行自我复制

●mtDNA复制的时间主要在细胞周期的S期及G2期, DNA先复制,随后线粒体分裂。ctDNA复制的时 间在G1期。 复制仍受核控制

mtDNA /ctDNA形状、数量、大小

◆双链环状(除绿藻mtDNA,草履虫mtDNA)

◆mtDNA大小在动物中变化不大,但在植物中变化较大高等植物,120kbp~200kbp; ◆人mtDNA:16,569bp,37个基因(编码12S,16S rRNA;22种tRNA;13种多肽:NADH脱氢酶7个亚基,cyt b-c1复合物中1个cytb,细胞色素C氧化酶3个亚基, ATP合成酶2个Fo亚基)

二、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

● 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蛋白质的种类十分有限

●线粒体或叶绿体蛋白质合成体系对核基因组具有依赖性(7-4) ●不同来源的线粒体基因,其表达产物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 ●参加叶绿体组成的蛋白质来源有3种情况:

◆由ctDNA编码,在叶绿体核糖体上合成; ◆由核DNA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 ◆由核DNA编码,在叶绿体核糖体上合成。

三、线粒体和叶绿体蛋白质的运送与组装 ●线粒体蛋白质的运送与组装

◆定位于线粒体基质的蛋白质的运送

◆定位于线粒体内膜或膜间隙的蛋白质运送

●叶绿体蛋白质的运送及组装 第四节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

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

●线粒体的增殖:由原来的线粒体分裂或出芽而来。

●叶绿体的发育和增殖

◆个体发育:由前质体(proplastid)分化而来。 ◆增殖:分裂增殖 二、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

●内共生起源学说(endosymbiosis hypothesis) ●非共生起源学说 内共生起源学说

◆叶绿体起源于细胞内共生的蓝藻: Mereschkowsky,1905年

◆Margulis,1970年:线粒体的祖先-原线粒体 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叶绿体的祖先是原核 生物的蓝细菌(Cyanobacteria),即蓝藻。 ◆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据: ◆不足之处

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据

◆基因组在大小、形态和结构方面与细菌相似。

◆有自己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能独立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合成机制有 很多类似细菌而不同于真核生物。

◆两层被膜有不同的进化来源,外膜与细胞的内膜系统相似,内膜与细菌 质膜相似。

◆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与细菌的繁殖方式相同。

◆能在异源细胞内长期生存,说明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的自主性与共生性 的特征。

◆线粒体的祖先很可能来自反硝化副球菌或紫色非硫光合细菌。

◆发现介于胞内共生蓝藻与叶绿体之间的结构--蓝小体,其特征在很多方面 可作为原始蓝藻向叶绿体演化的佐证。

不足之处

◆从进化角度,如何解释在代谢上明显占优势的共生体反而 将大量的遗传信息转移到宿主细胞中?

◆不能解释细胞核是如何进化来的,即原核细胞如何演化为 真核细胞?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因组中存在内含子,而真细菌原 核生物基因组中不存在内含子,如果同意内共生起源

学说的观点,那么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中的内含子 从何发生? 非共生起源学说

◆主要内容:真核细胞的前身是一个进化上 比较高等的好氧细菌。

◆成功之处:解释了真核细胞核被膜的形成 与演化的渐进过程。 ◆不足之处 不足之处

第八章 细胞核(nucleus)与 染色体(chromosome) 第一节 核被膜与核孔复合体 ●核被膜

●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NPC)

核被膜 ●结构组成

●核被膜的功能

●核被膜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有规律地解体与重建 结构组成

◆外核膜(outer nuclear membrane),附有核糖体颗粒 ?内核膜(inner nuclear membrane),有特有的蛋白 成份(如核纤层蛋白B受体) ◆核纤层(nuclear lamina)

◆核周间隙(perinuclear space) ?核孔(nuclear pore)

核被膜的功能

?构成核、质之间的天然选择性屏障 ?避免生命活动的彼此干扰 ?保护DNA不受细胞骨架运动

所产生的机械力的损伤

?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

核被膜在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有规律地解体与重建 ?新核膜来自旧核膜

?核被膜的去组装是非随机的,具有 区域特异性(domain-specific)。 ?以非洲爪蟾卵提取物为基础的非细胞 核装配体系提供了实验模型

◆核被膜的解体与重建的动态变化受细 胞周期调控因子的调节,调节作用可 能与核纤层蛋白、核孔复合体蛋白的 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修饰有关。 核孔复合体

(nuclear pore complex,NPC) ●结构模型

●核孔复合体成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