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卷]高考化学复习高考化学考前冲刺易错专练:中学化学常用计量中的常考问题(2)(8页,word)复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精品试卷]高考化学复习高考化学考前冲刺易错专练:中学化学常用计量中的常考问题(2)(8页,word)复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设计**整理制作)

2013届高考化学考前冲刺易错专练:中学

化学常用计量中的常考问题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10 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水稀释至100 mL,H2SO4的质量分

数为9.8%

B.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 g氧气,则转移2NA个电子 C.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 L,质量为28 g

D.一定温度下,1 L 0.50 mol·L-1NH4Cl溶液与2 L 0.25 mol·L-1NH4Cl的溶液含NH+4的物质的量不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3.9 g Na2O2固体中所含的离子数为0.15NA,所含的共价键数为0.05NA B.14 g C2H4和C3H6的混合物中,所含H原子数为3NA

C.PCl3、NO2、BF3、HClO这些分子中每个原子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 D.电解精炼铜时,当阳极减少3.2 g铜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3.配制250 mL 0.5 mol·L-1的NaOH溶液,在下列仪器中

①量筒 ②250 mL容量瓶 ③托盘天平和砝码 ④500 mL容量瓶 ⑤烧杯

⑥玻璃棒 ⑦漏斗 ⑧药匙 ⑨胶头滴管 ⑩250 mL的烧瓶,需要用到的仪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⑤⑧⑥②⑨ C.②⑤⑦⑥①

B.②③⑦⑤⑥ D.④③⑦⑤⑥

( )。

4.(教材回扣题)(必修1P20-4改编)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相同的是( )。 A.10 g H2和10 g O2

B.5.6 L N2(标准状况)和44 g CO2 C.9 g H2O和0.5 mol Br2

D.224 mL H2(标准状况)和0.1 mol N2 5.(2011·上海化学,17)120 mL含有0.20 mol碳酸钠的溶液和200 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A.2.0 mol·L-1 C.0.18 mol·L-1

B.1.5 mol·L-1 D.0.24 mol·L-1

( )。

6.(2012·辽阳模拟)36.5 g HCl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1,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1 mol·L-1 B.所得溶液中含有NA个HCl分子 C.36.5 g HCl气体占有的体积为22.4 L D.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w=36.5c/(1 000ρ)

7.(2012·广东理综,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4 g CH4含有nA个C—H共价键

B.1 mol Fe与足量的 稀HNO3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C.1 L 0.1 mol·L-1 NaHCO3溶液中含有0.1nA个HCO-3

D.常温常压下,22.4 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2nA个O原子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

8.(14分)(1)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g)和3体积Y2(g)化合生成2体积Z(g),则Z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

( )。

(2)A、B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8.6 g,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96 L。已知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1,由此可推断A可能是________或________,B可能是________。

(3)在标准状况下,CO和CO2的混合气体质量为36 g,体积为22.4 L,则CO所占的体积是________L,质量是________g。

9.(14分)(2012·济南高三定时训练)实验室用密度为1.25 g·mL-1、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配制240 mL 0.1 mol·L-1的盐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配制240 mL 0.1 mol·L-1的盐酸

应量取浓盐酸体积/mL 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 (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并将步骤A、E、F补充完整)__________。

A.用30 mL水洗涤____________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 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____________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最低处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距离刻度线____________处。 (4)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5分)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往往采用“凯氏定氮法”,其原理是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操作步骤:

①样品处理: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固体样品奶粉,移入干燥的烧杯中,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待冷却后移入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

②NH3的蒸馏和吸收:把制得的溶液(取一定量),通过定氮装置,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使氨变成硫酸铵,再经过碱化蒸馏后,氨即成为游离态,游离氨经

硼酸吸收。

③氨的滴定:用标准盐酸滴定所生成的硼酸铵,由消耗的盐酸标准液计算出总氮量,再折算为粗蛋白含量。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样品的处理过程中使用到了容量瓶,怎样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可能使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大( )。 A.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时,未洗涤烧杯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3)若称取样品的质量为1.5 g,共配制100 mL的溶液,取其中的20 mL,经过一系列处理后,使N转变为硼酸铵然后用0.1 mol·L-1盐酸滴定,其用去盐酸的体积为23.0 mL,则该样品中N的含量为________。

(已知:滴定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NH4)2B4O7+2HCl+5H2O===2NH4Cl+4H3BO3)

11.(15分)(最新预测)明矾石是制取钾肥和氢氧化铝的重要原料,明矾石的组成和明矾相似,此外还含有氧化铝和少量氧化铁杂质。根据以下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明矾石灼烧后需用稀氨水浸出,配制500 mL稀氨水(每升含有39.20 g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