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5讲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课时限时训练岳麓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5讲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课时限时训练岳麓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9年

第7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5讲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课时限时

训练 岳麓版

(时间:45分钟 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全球通史》上说欧洲“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这些革命早些时候曾赋予它向全世界扩张并征服巨大的殖民帝国的力量、动力和知识。”“这些革命”开始向世界其他地区传播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是开始于( )

A.14、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 B.15世纪开始的早期殖民扩张 C.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 D.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C [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整个世界由原先松散状态向联系更加紧密的人类共同体迈进,故A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使得西班牙、葡萄牙等早期殖民国家掌握了世界殖民霸权,对被殖民国家、地区进行疯狂殖民掠夺,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的出现及不断向西欧各国扩展,使得整个欧洲地区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凭借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占据近代历史发展制高点,故C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切合题干时间要求,故D项错误。]

2.(2017·昆明高三摸底)英国高度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精细的劳动分工,每一件成品的生产过程都被分解,由许多细小的单一操作工序完成。工场手工业的复杂分工( )

A.提高了生产劳动的技术性 B.生产劳动操作日趋复杂化 C.为机器取代手工创造条件 D.反映英国的世界领先地位

C [手工工场已经实现了高度的分工,每道工序的操作都非常简单,以致完全可以用机器来完成,这就为机器生产奠定了技术条件,C项符合题意。A项是一种表象,排除;精细的劳动分工使生产操作简单化,排除B项;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3.(2017·豫南九校联盟高三联考)这些行业(采煤和开矿)风险小,收入稳定,投入少,利润显著……特别是在米德兰和北部地区,很多土地家族是靠煤炭和铁矿而不是靠谷物和绵羊致富的。17、18世纪,当铁和煤炭工业向这些地区发展时,当地的地主们独资或合资经营这些企业。这表明工业革命( )

A.重工业是其主要部门 C.开始于采煤冶铁行业

B.具有一定的资本基础 D.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B [材料信息是地主们靠煤矿和铁矿致富,后来又独资或合资经营这些企业,这实质上说明地主为工业革命提供了一定的资本基础,故选B项。材料虽然涉及重工业,但工业革命的主要部门是轻工业,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部门,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工业革命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故D项错误。]

4.(2017·湖北优质高中高三联考) “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

2019年

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英国工业革命中贵族阶层的衰落 C.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D.工业革命中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D [工业革命是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但是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贵族阶层就此衰落,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可知这指的是工业资产阶级,故C项错误;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社会结构组成方式及其关系格局,其中社会阶层结构是核心,材料中“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体现了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故D项正确。]

5.“工场手工业最完善的产物之一,是生产劳动工具本身,特别是生产当时已经采用复杂的机械装置的工场……工场手工业分工的这一产物,又生产出机器。”材料旨在说明( )

A.工场手工业的实质是机器大生产 B.工场手工业孕育出了机器大生产 C.工场手工业是机器大生产的产物 D.机器大生产是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B [从材料可以看出,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已经采用了复杂的机械装置,并从中生产出机器。这说明机器大生产是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孕育出来的,或者说工场手工业为工业革命的产生孕育了条件,故B项正确。]

6.(2017·岳阳高三质量检测)詹姆斯·密尔和约翰·密尔父子是19世纪英国乃至西方自由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两人一致认为,印度社会缺乏演进的能力,需要被英国统治才有前途,并称英国东印度公司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造福印度人民的政府。这说明了( )

A.密尔父子的自由主义者身份为假,实为殖民主义者 B.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由自由主义向殖民主义阶段过渡 C.工业革命背景下自由主义与殖民主义存在紧密关系 D.印度实际是英国工业革命和殖民活动的最大受益者

C [密尔父子是19世纪英国乃至西方自由主义最重要的代表,故A项错误;殖民主义出现的时间更早,故B项错误;材料旨在说明作为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密尔父子却认为殖民主义是造福印度的,故C项正确;殖民活动中获益最大的是英国,故D项错误。]

7.(2017·绵阳高三质检)根据对英国某镇18个教区手工业者情况的调查,发现那里在1850年有鞋匠、木匠、石匠、铁匠、水轮工、茅屋工共328人,到1910年已降至118人。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圈地运动影响 C.人口流动频繁

B.城市化进程加快 D.工厂机械化冲击

D [圈地运动发生在14、15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工匠人员下降与城市化无关,故B项错误;人口流动频繁与工匠人员下降无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完成后,工业机械化对工人技能要求下降,故D项正确。]

2019年

8.据相关资料统计,19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生产的汽车每年只有几千辆,但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的汽车年产量已猛增到50万辆以上。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电动机的创制和使用 C.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B.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 D.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

B [电动机的创制和使用推动了电力产业的发展,不是汽车产业,故A项错误; 内燃机即是汽车的发动机,因此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有利于汽车产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石油化工工业推动了化工产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 自动化技术产生于20世纪中叶,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9.有学者指出,在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立的托拉斯中,有316家托拉斯控制了美国制造业资本的40%以上。其中有78家大公司控制着各部门产量的50%以上,有26家控制80%以上。材料表明托拉斯( )

A.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结果 B.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破坏 C.使自由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D.已控制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命脉

A [垄断组织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结果,而托拉斯是一种垄断组织,与题干相符,故A项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适应并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不是“破坏”,故B项错误;19世纪末20世纪初处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期间,之后胡佛还推行自由主义,故C项错误;材料只涉及美国制造业,不足以说明已控制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命脉,故D项错误。]

10.(2017·无锡高三期末)下列两幅图片最能形象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工厂制度的形成 C.垄断组织的形成

B.世界市场的出现 D.殖民体系的扩张

C [题中两幅图片的寓意分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大鱼吃小鱼和列强对世界的瓜分,这两种现象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垄断阶段表现尤为突出。工厂制度的形成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故A项错误;世界市场最早出现于新航路开辟,故B项错误;垄断是自由竞争加剧的结果,垄断又加剧竞争并导致了列强对世界的瓜分,故C项正确;殖民体系的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之后,故D项错误。]

2019年

11.(2017·黔东南州高三质检)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A [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很多新兴的工业,如电力工业、汽车制造业、化学工业等,科学进步也推动了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重工业有长足发展,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故A项正确;轻工业的地位下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工业产业结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 电力工业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属于新能源的运用,不是工业产业结构的变化,故D项错误。]

12.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下列与材料中所指的“它”最相关的是( )

A.早期殖民扩张 C.第一次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第二次工业革命

D [早期殖民扩张与“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造成生产力破坏,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 “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反映的是垄断组织,垄断组织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C项错误,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现象一 文官制度

随着社会化大工业及城市的发展,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化、多样化,国家事务千头万绪,必须加强政治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19世纪中后期英美推行了文官制度改革: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只有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的人才能担任官吏;实行定期考绩,按照勤惰、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文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

——程西筠《从恩赐官职到择优录取》

现象二 劳工福利

1878年英国实行《工厂与工场法》,限定了工人的最高工作时间。 1897年英国制定《工人赔偿法》。 1908年英国制定关于老年津贴的法律。 1911年英国制定了《国民保险法》。

——丹尼斯·谢尔曼等《西方文明史》

现象三 帝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