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河池市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地理试题(校模拟卷)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广西省河池市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地理试题(校模拟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广西省河池市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地理试题(校模拟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即“黄土风情”.下列不属于“黄土风情”的是( ) A.安塞腰鼓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即“黄土风情”,其中安塞腰鼓、信天游和窑洞都属于“黄土风情”,青稞酒是青藏地区的文化,故选B。

2.在地图上可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因此,我们要掌握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的好习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图例表示国界的是 A.

B.

C.

D.

B.青稞酒

C.信天游

D.窑洞

2.某中学(宽150米,长200米)的校园,请你画一张地理课本大小的该校平面图,你认为下列比例尺比较合适的是 A.1/100000 C.1:1000 【答案】1.B 2.C 【解析】 【分析】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一般来讲,大比例尺地图,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可用于图上测量。小比例尺地图,内容概括性强,不宜于进行图上测量。 1.据图可知,A表示铁路, B表示国界线, C表示长城, D表示河流湖泊。故选:B。

2.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20000=1/800,距离。校园长200米=20000厘米,中学课本的长约25厘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5÷“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转化成数字式为1/10000000,1/50000000,四个选项中最接近的是1:1000。故选:C。 【点睛】

转化成数字式为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D.

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图例的认识和比例尺,理解解答即可。 3.下面四省区轮廓图依次为( )

A.①苏 ②桂 ③皖 ④黑 C.①青 ②粤 ③渝 ④新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B.①滇 ②粤 ③鄂 ④黑 D.①新 ②滇 ③豫 ④鲁

依据省区轮廓,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为云南省,简称云或滇;②为广东省,简称粤;③为湖北省,简称鄂;④为黑龙江省,简称黑。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轮廓及其简称,熟记即可。

4.2018年10月,我国首个大型商业化光热电站——青海省德令哈光热电站正式投入运行。青海省建设光热电站的优势条件是( ) ①太阳能资源丰富 ②科学技术水平高 ③未利用土地广阔 ④当地能源需求大 A.①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能源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这里的能量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能源按来源可分为三大类: (1) 来自太阳的能量。包括直接来自太阳的能量 (如太阳光热辐射能) 和间接来自太阳的能量 (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可燃矿物及薪材等生物质能、水能和风能等)。(2) 来自地球本身的能量。一种是地球内部蕴藏的地热能,如地下热水、地下蒸汽、干热岩体;另一种是地壳内铀、钍等核燃料所蕴藏的原子核能。(3) 月球和太阳等天体对地球的引力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详解】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同时,青海省地广人稀,未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利用土地广阔,价格低廉。该地科技力量薄弱、能源需求量小。所以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青藏高原的资源。

5.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与其种植的农作物搭配正确的是( ) A.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莱 B.江汉平原——水稻、棉花、油菜 C.松嫩平原——春小麦、棉花、大豆 D.山东半岛——小麦、花生、甘蔗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甜菜主要种植在东北平原,四川盆地不能种植,A错;

江汉平原位于秦岭至淮河以南,适合种植水稻、棉花、油菜,B正确; 松嫩平原位于东北平原,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不能种植棉花,C错; 山东半岛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不能种植甘蔗,D错; 故B符合题意,选B。

6.读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且被誉为“黄金水道” B.②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的河流 C.③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下游成为“地上河” D.④河流是我国与俄罗斯的国界线,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我国的河流分布、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①是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②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A说法错误。②是长江,其全长6300多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约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1/3以上,是中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B说法正确。③是黄河,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古籍中常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及“黄河斗水,泥居其七”等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黄河下游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平均含沙量约为每立方米35千克.黄河含沙量之高,在世界河流中是绝无仅有的,C说法正确。④河流是黑龙江,是我国与俄罗斯的界线,冰期最长的河流,D说法正确。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河流的分布及河流的水文特征,结合我国河流分布图记忆较好,要学会联系气候、纬度位置、地形、植被等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7.古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中的“岭”,指的是( )

A.南岭 B.秦岭 C.大兴安岭 D.小兴安岭 【答案】A 【解析】 【详解】

荔枝是热带作物,其中ACD都不在热带,“岭”是南岭中国南部的一条小山脉 在现广东省北部。根据题意。A符合题意。

8.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经济发达地区 C.出生率高的地区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世界人口的分布,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故选D。 【点睛】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況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都不适宜于大量人口长期居住。

9.哈尔滨的小明寒假期间随旅行社外出旅行,短短十日行程中,他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请问小明的出行线路最有可能是( )

B.终年温暖地区 D.中低纬度近海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