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本工程配备KTZ-50塔吊1台,从总公司设备分公司直接运抵施工现场,安装调试均有设备分公司专业人员进行,10天左右时间结束,预计在地下室钢筋绑扎时可投入使用。 2、本工程现场配备2台J350搅拌机,用于砼、砂浆的拌制。

3、载重汽车、推土机、轮式起重机均在公司基地内,需要时,组成综合编队,统一施工、统一指挥。 4、施工时可能会遇到断电或电压不足,公司设备分公司在施工现场配备一台175KW发电机组,随时备用。

5、其它一些中小型设备,项目部自己配备,如遇特殊情况,可随时向设备分公司调运,为工程服务。

第2节 主要材料供应、使用计划

1、对发包方供应的主要材料如钢材、水泥等,按施工方每月上报的材料供应计划表及时供应,以不影响施工进度为原则供应。

2、材料:主要材料采购计划详附表8。 3、周转材料

(1)计划投入本工程竹胶板模板6000平方米。 (2)划投入Ф48钢管530T。

(3)计划投入养护保温薄膜4200平方米,麻袋2100只。

第3节 技术装备物资计划(具体见表1:技术装备物资计划)

1、因本工程体量大,结构较为复杂,计划配备J2经纬仪2台,主要用于施工测量定点,高层控制,垂直度控制。

2、计划投入本工程DS3水准仪2台,主要用于水平标高控制。

3、计划投入砼试模8组,抗渗试模3组,多功能质检尺3把,控制好砼质量及墙体质量。

第4节 劳动力资源计划

若本工程由我公司承建,我们将组织精兵强将进行施工,整个劳动力的集结由某分公司下属夏为民项目部组成,各专业施工队人员混合组队,划归工程项目经理管理,本工程劳动力组织计划如下: 1、土方工程采用机械挖土与人工挖土相结合,计划需普工48人,机操工2人,驾驶员4人。 2、钢筋专业队:钢筋工约45人,焊工3人,临时突击焊工5名,翻样工1名,普工约32人,全队约86人左右,分4个班组,由分队部和班组二级管理,队部由专业承包人任队长,配专职翻样员一名,施工员两名,其中一名兼安全员,一名兼质检员。

3、模板专业队:木模专业队分二队,每队分队部与班组两级管理,队部由承包人任队长,配模员1名(兼质检员),施工员1名,安全员1名,下设2个班组,每组25人左右,每队约有25人组成,全队共计50人左右。

5、砼专业队:约由砼工35人、普工35人组成,连续浇捣时,分早、中、夜三班,由专业承包人任

9

队长,设兼职质检员及安全员各一名,下属3个施工班组,各班组人员可机动,但班长必须固定。 6、特种工:机操工12名(塔吊工2人,施工电梯工4人),电工2名,机修工2名,架子工25名,共计41人。

7、装饰工程:本工程装饰工程量较大,工种多,容易引起混乱,因此,施工时需统一指挥,同时调度各工种要紧密衔接,环环紧扣,一旦发现施工有滞后立即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加班作业,确保按时完成,计划配备粉刷工50人左右,门窗工35人左右,油漆工20人左右,其余专业施工人员预设50人左右。

8、后勤:包括食堂、医务、清洁等考虑8人。

第5节 隐检验收、技术复核计划

1、隐检验收

各分部分项工程隐检验收,均由项目部自检合格后报公司工程部复检。复检通过后在24小时内书面通知业主及监理公司和质监部门,经业主、质量、监理单位共同验收,并做好隐检记录,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技术复核

本工程为钢筋砼框剪结构,保证柱、梁、墙板轴线的垂直度准确是重点之一,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技术复核制度,防止出现技术差错,各级技术管理人员及班组长均须认真严格执行技术复核制度,做好技术复核记录,根据施工进度要分段分次进行复核验收,做到施工一个分项工程,复检一次,不得遗漏,不得相互代替,不经验收,技术负责人未签署技术复核记录,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第五章. 主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第1节 施工测量方案

1、测量内容及控制目标

测量内容为施工放样与轴线控制,水准测量与标高控制,沉降观测等,测量控制目标为: ?轴线位移:5MM内

?标高:层高±5MM,全高±20MM ?垂直度:每层5MM内,全高20MM内 ?电梯井:长、宽、对中心线+20MM 井筒全高垂直度25MM内 2、施工准备 1、测量器具准备

10

J2级经纬仪2架,DS3水准仪2架,2.5kg线锤4颗,10kg线锤2颗,50M钢卷尺2把,5M钢卷尺5把,塔尺2把,其他如对讲机2副,钢丝线、尼龙线、墨斗等辅助工具。 2、人员配备

为保证测量精度,设专职测量技术人员2名,做到定人定机定路线(沉降观测还应做到定时间),另配备辅助工2名。

3、对前期基准点的接受与校核

接受建设单位提供的现场基准点和水准点,建立现场测量控制网,对现有基准点与水准点进行必要的复核。 3、施工测量 3.1 标高控制

标高控制首先是水准基点的控制,根据本工程特点,水准基点在东西南北场地边各设一个,打设钢管及浇筑混凝土,形成一个水准基点控制网,每次引测测量时进行水准基点复测,楼层标高测控时,利用边柱、电梯井用钢卷尺作垂直测量,在楼层用水准仪测设,并对各点进行校核,减少差错。 3.2沉降观测

根据设计或规范要求设置沉降观测点,并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要求进行观测,基础完工后观测一次,主体每上一层测一次,砌筑阶段每砌完一层测一次,装饰阶段每一个月测一次,竣工后第一年内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一次直至稳定为止(沉降速率小于0.01MM/d)。

3.3测量精度保证措施

为保证本工程测量精度从而确保高质量的工程目标,采取以下主要措施:?设立专职测量人员,专职测量器具,做到定人定机定路线定时间。?对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等测量仪器在使用前进行鉴定认可,对经纬仪、水准仪还应及时周检。?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等测量器具由专职测量员保管保养,每次用后进行擦洗或上油等保养工作,其他人员不得操作此类测量器具,在雨天进行测量尚应对水准仪、经纬仪采取蔽雨措施。?当露天测量时,应尽量避开五级风以上的天气。?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如水准测控时,尽量将水准仪放在中间位置,减少可能存在的仪器误差。?采用内控法的同时进行正反复核法,对轴线进行交汇复核,标高多点复核,对偏差较大超过允许值的点、线进行重测,反复校核直至达到控制目标值;在允许偏差范围的可采取取平均值或中间值的方法加以校正。

第2节 基础地下室工程施工

1、土方开挖 1.1、挖土要求

土方开挖前,宜进行围护桩工程的验收。施工单位应与业主、围护设计人员协商确定挖土机械的

11

通道布置、挖土顺序、土方驳运以及建材堆放等,均应避免引起对围护结构和周围环境等的不利影响。土方开挖的基底标高应结合地下室结施图进行,当结施图与基坑剖面图中所示的基底标高有出入时,以结施图为准,并应及时通知业主和围护设计人员。土方开挖遵循“开槽支护、先护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分层、对称挖土至要求标高,局部电梯井范围,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土方开挖应分层进行,挖土应服从支护作业,双方应密切配合,做到随挖随支护。要求沿基坑各边,每完成10M长度的土方开挖,立即进相应范围的土坡护坡施工,每层土方开挖深度不得超过1.5M,最后30CM土方宜人工开挖,并应防止坑底土扰动,挖土至基坑底标高24小时内须施工好素混凝土垫层,工程桩桩头可在垫层浇筑后处理。同时应抓紧施工基础底板,尽量减少基坑暴露时间,以有效控制围护体变形。采用机械挖土方式时,严禁挖土机械碰撞工程桩和围护桩,桩四周30cm范围内的土方必须采用人工开挖。 1.2、基坑挖土的交通组织

土方开挖的行车路线:土方开挖过程中,外运车辆驶入基坑内,直接装车,沿施工道路由西南角大门运出。 1.3、挖土方法

挖土主要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人工配合,计划投入WY-40和WY-100型反铲挖土机各1台,运土汽车8辆,同时配合人工挖土28人,土方直接装车外运。挖掘机进入基坑,挖掘和水平运输均由挖掘机承担,装车外运由停在上方运输通道上(下部土未掏空前上部再回填部分塘渣,并加铺钢板)的挖掘机承担,并在基坑西侧布设一条斜坡道,保证汽车运输的进出,斜坡道底端设置一个操作平台,用于车辆回转和挖土装运。 1.4 、基坑开挖流程

土方开挖时应注意使基坑的暴露范围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尽量减小敏感区域的暴露时间,同时,尽量保证基坑开挖的连续施工,减少延搁时间。

土方开挖先施工西侧,然后由西向东,进行施工,并投入大量人工进行修平清理。 1.5、基坑开挖注意事项

①开挖深度应该严格按照地下室结构施工图进行。

②挖土机械不得直接坐落在未回填和铺设路基箱的砼支撑上。

③严格控制开挖段纵向放坡的坡度,务必使土坡坡度不大于安全坡度(1∶1.5),并要时刻注意及时排除流向土坡的水流以防止土体滑坡。

④加强地面的排水设施管理,并在基坑周边设置挡水墙,避免地面的水流入基坑,影响基坑稳定。 ⑤基坑开挖后如发现坑底土质与勘察报告不符,及时向业主、监理及设计单位反映。 ⑥加强对坑底积水的处理,派专人24小时值班抽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