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论 解析完整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费尔巴哈论 解析完整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欺骗的产物,也不能像费尔巴哈那样,把宗教产生的基础归结为人对周围环境的依赖感。宗教产生的根源只能到人类社会本身去寻找。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把自然力加以升华,从而产生了最初的原始宗教。但宗教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在阶级社会,人类社会出现了阶级以后,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日益激化,被剥削阶级不能解释自己受苦受难的原因,找不到解放的道路,幻想死后到天国里去找失去的幸福。而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剥削和压迫人民,需要用宗教来欺骗和麻醉被剥削阶级,使之安于现状。这就是阶级社会宗教产生和得以长期存在的社会根源。

费尔巴哈由于不了解宗教是社会阶级矛盾的产物,因而也未能找到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而马克思在揭露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之后,又进一步指出消灭宗教的途径要在消灭阶级对立改造阶级社会的革命实践中去找寻。他说:“对于世俗基础本身应当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p53)也就是说,首先应该揭露世俗社会中的矛盾,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种矛盾,然后用革命的方法解决这些矛盾,消灭阶级和私有制度,这才是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

最后,马克思强调:“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被消灭。”(p53-54)所谓“世俗家庭”,这里指的是人间社会特别是阶级社会,所谓“神圣家族”,指的是由神父(圣约瑟)、圣母(玛利亚)、圣子(耶稣)以及其他诸神拼成的宗教世界。马克思的意思是,当了解到人类社会产生私有制和分裂为阶级,是宗教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之后,就应该对宗教存在的基础进行理论批判,揭露其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实质,并通过革命实践去改造这个基础,消灭阶级,才能彻底消灭宗教。

这一条主要揭露了费尔巴哈陷入唯心史观的根源。 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p54)就是说,费尔巴哈不满意黑格尔把抽象思维即绝对精神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从抽象的思维中创造出客观事物,把客观事物说成是绝对精神存在和发展的环节。他主张研究自然界和人,研究人的感官能够感知到的客观世界。因而,他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个唯物主义原则。

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p54)他虽然强调要对自然界和人“诉诸感性的直观”,但他所说的感性,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静止的观察,而不是从实践中,从事物的发展中变化中来揭示事物的本质。这样它完全抹煞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只看成是一种“感性的对象”,既他的被动的直观对象,而不是看成一种从事实践活动的主体。由于把人的实践活动排除在外,不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因而导致了费尔巴哈的历史观,陷入了唯心主义。也就决定了他虽然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但由于不了解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对宗教产生和发展的作用,因而也就不能正确指出消灭宗教的途径。

这一条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看法,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根本观点。

(一)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观点。 费尔巴哈在反对宗教神学的斗争中,揭露了宗教的神秘外衣,它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用人的本质去说明神的本质,这在当时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但是他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在费尔巴哈看来,人仅仅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因此人的本质就是人人局有的在自然方面的特点和属性。从此出发,他对人的本质作了进一步说明。首先,他认为人的本质就是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自然条件。在他看来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其生命之所以能够存在,肉体器官所以能够发挥其职能,首先要依赖于外部自然界,所以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

49

空气、水、食物等就拼成了人的本质。其次他把人的两性关系也看成是一种人的本质,他认为生命是人的宝物,生命的存在除了要依赖于外部自然界外,还需要有两性关系来维持和延续。因此两性关系是作为有生命的感性存在的标记。再次,他还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理性。在费尔巴哈看来,理性是为每一个肉体的自然人所具有的原属性,是人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东西,也是感性的人存在的标志。

可见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种种说法都是片面强调了人的生物学和生理学的一面。之所以如此,一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片面强调感性直观,所以他只能是离开历史的发展静止的看人。这样他所看到的人仅仅是一种自然存在物,这个人既不属于人和社会,也不属于任何阶级,除了本身的肉体及其“宗教感情”即人生来就有的理性和爱之外,便什么也没有了。所以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p54)在费尔巴哈看来,本质的东西就是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人作为一个“类”所具有的共同特性、属性,就是人的本质。由于吃、喝、两性关系和理性是人类共同具有的特性、特征,所以就成了人的本质。这样一来人的本质被看成是与生俱来的、永恒不变的、不受任何社会历史发展影响的。因为上述人的特征归根到底是人的肉体的自然的特征,但就此而言,人于人之间,即使是不同时代的人之间也并无本质上的差别。显然,从此出发,费尔巴哈理解人的本质只能是人的自然属性,他所讲的人也只能是抽象的人、自然的人。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根本观点。

同费尔巴哈不同,马克思在考察人的本质时,十分强调人的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他认为生产活动、劳动实践是人的本质形成的基础。人类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首先就需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而为了生产,人们便会发生一定的关系和联系,结成生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逐渐结成家庭、社会、阶级、宗教等各种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能进行生产。所以生产活动是社会的活动,从事生产的人也只能是社会的人,脱离了社会的单独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既然人是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并受社会关系制约的,那么人就不是无差别的类。处在不同社会关系中的人,又必然具有不同的本质。所以马克思强调:“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p54)

以社会关系的总和规定人的本质,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的最光辉的成果,对此要全面理解。首先,社会关系是丰富的不是单一的。马克思强调的是“一切社会关系”。由于人在生产活动基础上所进行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人们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必定是多方面的。因此要认识人的本质,也必须从多方面考察,不能指抓住某一方面、某一种关系,把他说成是人的本质的唯一内容。其次,社会关系是有主次之分的,在社会关系中,有思想的和政治的关系也有经济的关系;有家庭关系也有各种形式的社会联系和交往;在生产过程中更有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都对人的本质发生过影响。但是,思想政治关系是受经济关系的制约,各种社会关系的面貌,也是最终决定人的本质的东西。最后,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生产关系、经济关系集中表现为阶级关系,任总要归属与一定的阶级,人的本质也就必然要受到阶级关系和阶级利益的制约。

马克思从实践活动出发去考察人的本质,并以社会关系的总和去规定人的本质,也就是把人的本质看成是后天形成的,而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发展变化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本质。同一时代不同阶级的人有不同的本质,甚至同一阶级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在它内部的不同阶层、集团之间,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本质差别。总之,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化发展的。

这一条继续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错误观点,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在这一问题上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