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全部教学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全部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二、新授。 1、出示63页第6题。 问:左边是什么意思? 问:怎么填写呢? 板书:1+( )=10 问:这个算式和原来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师:这里的括号表示什么数还不知道,也就是要填的未知加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出示课题) 2、出示63页第7题。 让学生理解题意,启发生思考。 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求什么? 问:我们要再画几个圆片呢? 问:方框里要填几?(填空后齐读算式两遍。) 问:这道算式如果不看圆片,你怎样想括号里的数?(3和7组成10,所以括号里填7。)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三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师:这里括号读作几,因此可以读作:1加几等于10。 带领学生读算式:1加几等于10(两遍)。 问:括号里应该填几?你是怎么想的?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这几种方法都可以,那么你认为哪种想法最简便呢? 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通过学习组成,学生能熟练的填写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课连加 题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小棒、实物图形卡片 学资源 掌握计算顺序 1、掌握两步计算的正确计算方法 课1 时 2、初步体会计算的变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算和计算能力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数感和主动探索积极学习的精神 掌握计算顺序 参考教案 一、导入 同学们,小明是一个爱劳动的孩子。今天,她又在帮妈妈干活了,瞧!小明在干什么?(出示小明在喂5只小鸡) 问:现在地上有几只小鸡在吃米? 二、操作探索,学习新知 1、引导观察。 请同学们观察。(小明在喂5只小鸡,接着出示跑来2只小鸡,停顿一下,最后出示跑来1只小鸡) 2、交流、汇报。 ①问:你看到了什么? 小组交流。 个性化教学环节

②学生汇报。(学生可能说:小明在喂5只小鸡,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共有几只小鸡?也可能说有5只小鸡在吃米,跑来3只小鸡,共有几只?提醒学生,跑来的学生说出算式,5十2十1,教师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一样吗?不一样。3只是一起跑来的吗?) 3、揭示课题:像这种算式我们叫“连加”。 板书课题: 连 加 4、探究“连加”计算的顺序方法。 问:5十2十1=8,你是怎样算出数的? 教师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 板书5十2十1=8 三、应用拓展——动手操作。 先拿出4根,再拿出2根,最后拿出3根。共拿出了几根? 列算式说得数。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将书上算式补充完整。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四第2题。 分步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图意,将算式补充完整。 2、练习十四的第1题。 学生先说题意,再填在书上,指名学生说,集体订正。 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①小组合作探索方法。 ②小组汇报。学生可能说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5只加上2只是7只,再加上1只是8只;共跑来3只,加上原来的5只,共是8只。(不管哪种方法,学生只要说出理由,都给予肯定。) 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绝大部分学生熟练掌握了连加的计算。

课连减 题 教学目标 重 点 难点 教卡片 学资源 理解连减的意义,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 理解连减的意义,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 课1 时 1、使学生初步理解连减的含义,正确地掌握10以内的连减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象力。 3、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参考教案 一、复习旧知 口算。 (1)4+2+4 3+3+l 5+0+3 2+7+l 2+4+3 3+7+0 (指定两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2)10以内的减法。 10-3 8-6 9-2 4-4 7-4 9-0 6-3 10-7 8-4 10-6 7-6 3-1 二、新授。 1、师:大家不但会算,还能找出它们的关系。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新本领。 个性化教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