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英雄情结探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水浒传英雄情结探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恩,差人送给他一百两银子和一封感谢信。此时的阎婆惜已与张三勾搭成奸,无意中发现了宋江与梁山泊的来往,便要挟宋江,他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杀了阎婆惜。这就是中国的文化,无论宋江多么忠孝仁义,他人命在身之后,就有了“革命”的前提。所以,不管他是不是愿意“革命”,他首先是官做不下去了,甚至活不下去了,为官、娶妻、生子、孝父??宋江原本的“忠孝之路”也是束缚,禁锢、埋没英雄之途。《水浒传》描写宋江缘何“落草为寇”可谓泼墨甚多,不厌其烦,娓娓道来,与此同出一辙、多少相似的上了梁山的各位英雄好汉,哪一个生下来就是“匪”呢?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哪一代腐败没落的封建王朝不是被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所推翻呢?可惜的是,梁山泊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在实力大增的大好形势下,却主动被“招安”了,自由由此终结,真乃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由官到“匪”,再由“匪”到官,这样的结局岂能不是一个悲剧?不图名利 但求过程我国传统文化有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现象,即它的英雄史观似乎只强调英雄的作用,却不以成败论输赢。比如,岳飞抗击金兵死战不降,反被奸臣陷害,可谓活得英武,死得冤枉: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就义,其忠烈光照千秋。《水浒传》里的英雄也个个如此,他们的故事之所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脍炙人口,人们有口皆碑的并不是他们的一生,而是辉煌经典的片断。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武松首先是一个打虎英雄。其实,打虎只是英雄武松的铺垫,没有景阳岗的拳打大虫,就不可能有其后的为哥哥报仇。说实话,水性杨花的潘金莲嫁给武大郎注定了是一场悲剧,、她先是勾引英俊魁梧的武松,怎奈武松是一个不为所动的好汉。于足,潘金莲耐不住寂寞与西门庆勾搭成奸,并害死了武大郎。从东京出差

归来的武松自然饶不了这个淫迷心窍的黑心嫂子,经过认真调查前因后果之后,武松怒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并大义凛然地到衙门自首。武松之所以能够被许多人喜爱,除了他打虎之外,很大程度上与他嫉恶如仇、敢作敢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他表面是为了替哥哥报仇雪恨,实际反映的则是他一身正气、不畏邪恶,敢于为民除害,可谓是伸张了正义,捍卫了中国人心理上的道德底线。其实,无论是林冲、鲁智深,还是武松、花荣等,他们原本都是想老老实实做一个忠孝两全的“良民”的,甚至祸到临头也并无叛逆之心,、特别是宋江,他在上不上梁山问题上的反复,最具代表性,也非常值得深思。毫无疑问,我们在怎样客观评价农民起义的历史现象时,不得不重新讨论封建社会的本质。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恶势力,哪里就一定有正义的力量,封建社会的本质决定了官场的腐败与黑暗,决定了它与广大老百姓的水火不容,决定了社会矛盾的必然激化。所以,宋江一个人反不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反了,他也就不得不反。反了,又如何?中国历史上有无数次农民起义,说实话,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社会的性质,无非是皇帝轮流做,此皇帝被推翻,彼皇帝上台罢了。要不了多久,他们又被新一轮农民起义推翻了,、所以,即便宋江不接受“招安”,而是把宋王朝推翻,他做了新朝的皇帝,又能怎样呢?这使人不得不想起“巴黎公社”的革命,不得不想起“华盛顿宣言”和“明治维新”,、他们和中国农民起义的最重要区别是,打破了一个旧制度,建立了一个新制度.所以,笔者认为,《水浒传》不仅仅是一部荡气回肠的武侠小说,而是具有政治宣言式的民族价值取向,它所崇尚的绝非血腥暴力,而是充满了人性光芒,因此,它成为

我国古典文学长河里的瑰宝,其魅力是其他作品无可媲美的。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振聋发聩的叩问,点燃了千百年来永久不熄的英雄火种。历史地看,《水浒传》只是沧海一粟。然而,窥一斑而见全豹,无论它有怎样的历史局限,其所颂扬的英雄史观却无可厚非、无与伦比,甚至给我们构建了一个“柏拉图”式的英雄伊甸园。工业化大生产和现代化的生活节奏,或许让我们中的许多人再也无法以个体充当时代英雄,这种无奈的遗憾和痛苦给了作家们创造虚拟英雄的空间,金庸的武侠小说、冯小刚的电影、《阿凡达》似的美国大片,甚至方兴未艾的网络游戏??历史概念里的“江湖”灰飞湮灭了,但虚拟的“江湖”却在疯狂地成长。笔者觉得,这也许是传统文化里英雄情结的变异,是人们对精神寄托的探索。

走出江湖——这,不是放弃,而是符合时代潮流的选择.走出,不是对历史的否定,而是对现实与未来的正确把握.传说中的“江湖”已经凝固,它成为我们心中承载英雄形象的雕塑,读《水浒传》,研究《水浒传》,我们能够更积极、更全面、更理性地诠释英雄主义,从而让其变成更具体的集体行为。 毛泽东说过“造反有理”,、放眼未来,什么是“造反”?笔者认为,“造反”已不再是简单的暴力行为,而是人们不懈地与大自然搏斗,不断地转换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在与时俱进的创新过程里,体现人类固有的英雄情结??

通过上述简单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水浒传》里面这些生动感人、栩栩如生的各色英雄人物,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欢,是因为他们表现出的“英雄”理念,显示了普遍的人性,而这种具有人性深广度的“英雄”理

念也超越了中国传统的“成者王侯败者寇”的正统英雄理念和“劫富济贫、打抱不平”的民间英雄理念,.具体到《水浒传》,以及其中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众多英雄人物,人们有理由这样推断:不仅历代王权的仁君贤相是英雄、为民请命的清官廉吏是英雄、守边拓疆的骁将勇士是英雄,而且那些造反起义、除暴安良、劫富济贫、仗义行侠、替天行道的侠客武士更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