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炳辉中学2019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炳辉中学2019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因此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 D.在一定范围内,随外界温度的升高,人体内多种酶的活性将增强

1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中,证明了酶具有高效性 B.在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自变量可以是反应物的种类,也可以是酶的种类 C.通过酶既可合成细胞代谢所需的多数物质,也可分解细胞代谢产生的某些有害物质 D.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PH值、酶量、反应物消耗速率均为无关变量

19.下列关于生物学相关实验的原理、操作及现象中,正确的是( ) A.常温条件下,脱氧核苷酸与甲基绿发挥作用,呈现绿色 B.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时,应使用专一性活细胞染料健那绿将其染成蓝绿色 C.检测蛋白质时,向盛有稀释的鸡蛋清的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B液混合后,摇匀,发生紫色反应 D.淀粉在试管中水解后,向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甲、乙混合液,在水浴中加热至50~65℃,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20.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B.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 C.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2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水不必在酶的催化下即可进行 C.叶肉细胞在光照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D.细胞呼吸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22.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23.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鉴定脂肪可以不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B.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加入GaCO3的目的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C.苹果、西瓜由于富含果糖可作为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的材料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原生质层的颜色不变

24.关于小麦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类囊体上产生的ATP可用于暗反应 B.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小麦光合速率最高 C.进入叶绿体的CO2不能被NADPH直接还原 D.净光合速率长期为零时会导致幼苗停止生长

25.将桑树和大豆分别单独种植(单作)或两种隔行种植(间作),测得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如图所示(注: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的呼吸强度均没有受到影响 B.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均增大 C.间作虽然提高了桑树的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的光合速率 D.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

26.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麦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细胞癌变前后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变化,主要是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的变化 C.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对于生物个体生长发育繁殖等是不利的 D.细胞衰老过程中,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

27.如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DNA含量变化的图解,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在AB段,DNA进行复制,所需的酶有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②若该细胞为动物细胞,由细胞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和中心体膜等构成其生物膜系统;

③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在CD段该细胞中央平面将出现赤道板; ④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在BC段该细胞中有中心体在活动; ⑤若该细胞是蛙的红细胞,在BC段不会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28.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H﹣TdR(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 )

3

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H﹣TdR进入细胞核 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

C.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 D.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

29.如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3

3

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 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 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

30.TGF﹣β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标明,胞外蛋白TGF﹣β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值,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 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 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 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31.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象(A为口腔上皮细胞,B为蓝藻细胞,C为小麦叶肉细胞,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E为细菌细胞),请据图回答:

(1)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3)在图中五种细胞中,它们都有的结构有__________、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这体现了不同类细胞之间的__________.

(4)由于蓝藻细胞和小麦叶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属于自养生物,在它们的光合作用色素中都有__________,不同的是蓝藻还含有__________.

(5)生活在湖水中的蓝藻,当水质富营养化时会形成__________现象.

32.如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a、b、c、d表示细胞器.下表是其中两种细胞器的化学成分.请回答相关问题: 细胞器 甲 乙 蛋白质(%) 67 59 脂质(%) 28 40 核酸(%) 微量 0 (1)图中物质X以__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研究图示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2)表中甲是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3)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

33.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1)在该实验中,植物细胞的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的是__________.

(2)成熟的植物细胞由于液泡占据了细胞的大部分空间,将细胞质挤成一薄层,所以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液体,即__________.

(3)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__________b组(填“>=<”),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__________b组(填“>=<”).

(4)植物细胞在细胞膜的外面还有一层细胞壁,它对植物细胞有__________作用. (5)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__________mol﹒L

﹣1

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