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习题7-11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农业气象学习题7-11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难易程度:中

5、洋流

参考答案:大规模的海水在水平方向上的定向流动,称为洋流。

6、小气候

参考答案: 任何一个地区内,由于其下垫面性质的不同,从而在小范围内形成一种与大气候不同特点的气候,通称小气候。

7、活动层

参考答案: 凡能籍辐射作用吸热或放热,从而调节邻近气层和土层(或其它物质层)温度状况的表面,称为活动面或活动层。

8、干燥度

章节:第十章、气候 知识点: 气候

参考答案: 干燥度是衡量气候干燥程度的指标。又称干燥指数。用地面失水(如蒸发、径流)与供水的比值表示。比值越大,表示气候越干燥;比值越小,气候越湿润。

第十一章 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1、霜冻

参考答案:指在一年中日平均气温高于0℃的温暖季节里,夜间土壤表面和植物表层的温度下降到足以引起植物遭受伤害、死亡的短时间低温冻害现象。

2、无霜期

参考答案:终霜到初霜之间的时期,称为无霜期。

3、干热风

参考答案:干热风:是高温、低湿及伴随一定风力而造成大量蒸发的一种灾害天气。 难易程度:中

4、干旱

参考答案:干旱是指在农业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和从土壤中吸收的水

33

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相适应,而使农作物产量降低的天气现象。 难易程度:中

5、冷害

参考答案:是指温度在0℃以上,有时甚至是在接近20℃条件下对农作物产生的危害。 难易程度:中

6、洪涝

参考答案: 由于长期阴雨和暴雨,雨量过度集中,出现河水泛滥,山洪暴发、土地淹没,作物被淹或冲毁的现象,是为洪涝。 难易程度:中

7、霜期

参考答案:从秋季的初霜开始到第二年春季的终霜止,这段时间称为霜期。 难易程度:中

五、计算题与绘图题(10分)

第七章、气压与风

1、试绘出地面的“辐合”、“辐散”流场,并标出相应的高压、低压位置。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如下图所示:(a、b图各3分)

难易程度:难

34

2、在山顶和山脚同时观测得知山顶气压为850hPa,气温为8.0℃,山脚气压为1000hPa,气温为20.0℃,问山顶与山脚两地高度差为多少?(已知lg8.5=0.9294)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解:已知P1=1000mb,t1=20℃;P2=850毫巴,t2=8.0℃,求Z2- Z1=? 先求得两点的平均温度t=14℃,(1分) 代人公式 Z2- Z1=l8400(1十14/273)lg(1000/850) (3.5分)

解得 Z2- Z1=1365.66米, 即山顶与山脚两地高度差为1365.66米.(0.5分) 难易程度:难

3、试绘出摩擦层中高、低压里的气流流向,并标出相应的高、低压位置。 章节:第七章、气压与风 知识点: 气压

认知:识记 理解 应用 综合

难易程度:难

4.设山高2000米,过山以前,即迎风坡山脚处气温为30.0℃,如果气流上升到800米处开始凝结(此高度称为凝结高度),空气上升时不断有水气凝结成云致雨(湿绝热直减率γm=0.4℃/100米),过山以后,假设气流中并未携带云块,求背风坡山脚的温度? 章节:第七章、气压与风

解:已知 迎风坡山脚t1=30.0℃ 干绝热直减率γd=1.0℃/100米 湿绝热直减率γm=0.4℃/100米 (0.5分)

A、迎风坡山脚800米处(干绝热上升),800米处的温度为t800则, t800=t1-800×γd=30.0℃-800×(1.0/100)=22.0℃ (1.5分)

35

B、800米—山顶(湿绝热上升),山顶处的温度t山顶则,

t山顶= t800-(2000-800)×γm =22.0℃-1200×(0.4/100)=17.2℃ (1.5分) C、 山顶——背风坡山脚(干绝热下沉),背风坡山脚的温度为t2则, t2= t山顶+ 2000×γd =17.2℃+2000×(1.0/100)=37.2℃ (1.5分) 答:背风坡山脚的温度为37.2℃。

难易程度:难

5、在山顶和山脚同时观测得知山顶气压为560hPa,气温为10.0℃,山脚气压为1000hPa,气温为20.0℃,问山顶与山脚两地高度差为多少?(已知lg5.6=0.7482)

解:已知P1=1000mb,t1=20℃;P2=560毫巴,t2=10.0℃,求Z2- Z1=? 先求得两点的平均温度t=15℃,(1分) 代人公式 Z2- Z1=l8400(1十15/273)lg(1000/560)= l9410.989 lg(10/5.6)

=l9410.989(1-0.7482)=4887.69(3分)

解得 Z2- Z1=4887.69米, 即山顶与山脚两地高度差为4887.69米.(0.5分) 难易程度:较难

6.设山高1000米,过山以前,即迎风坡山脚处气温为30.0℃,如果气流上升到500米处开始凝结(此高度称为凝结高度),空气上升时不断有水气凝结成云致雨(湿绝热直减率γm=0.5℃/100米),过山以后,假设气流中并未携带云块,求背风坡山脚的温度? 1. 解:已知 迎风坡山脚t1=30.0℃ 干绝热直减率γd=1.0℃/100米 湿绝热直减率γm=0.5℃/100米 (0.5分)

A、迎风坡山脚500米处(干绝热上升),500米处的温度为t500则, T500=t1-500×γd=30.0℃-500×(1.0/100)=25.0℃ (1.5分) B、500米—山顶(湿绝热上升),山顶处的温度t山顶则,

t山顶= t500-(1000-500)×γm =25.0℃-500×(0.5/100)=22.5℃ (1.5分)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