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解答】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听到的声音通常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入人耳的。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和接收,要求学生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是一道声学基础题。

5.影剧院及音乐厅的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俗称燕子泥。且四周墙壁挂呢绒帘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装饰的更美观

B.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的响度 C.易于吸收声波,减弱反射的回声 D.可改变音色,使声音更加悦耳

【分析】面积较大的房间容易产生回声,影响听觉效果,因此可从减弱声音的反射入手来进行分析。

【解答】解:剧院及音乐厅的四周都做成凹凸不平的、象蜂窝状的墙壁,可以减弱声音的反射;当声音传到这些墙面后,被反射到了不同的方向或被多次反射而吸收掉,这样就能保证较好的听觉效果,故C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回声的理解和应用,知道声音也可以发生反射现象。

6.一艘科考船在经过 A、B、C、D、E 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20s、0.14s、0.18s、0.15s、0.20s,根据时间,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

A.

B.

C.

D.

【分析】回声定位是根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根据v=公式变形计算距离。

【解答】解:已知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20s、0.14s、0.18s、0.15s、0.20s,

则单趟时间分别为×0.20s=0.10s;×0.14s=0.07s;×0.18s=0.09s;×0.15s=0.075s;

根据v=变形s=vt可知;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远,因为0.10s>0.09s>0.075>0.07s,所以sA=sE>sC>sD>sB,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回声定位的应用,知道回声测距是声波往返两次的路程。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发声体振动,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 B.振动停止了,声音能继续传播

C.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慢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分析】(1)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①物体发生振动;②介质向外传声;③良好的听觉器官;④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⑤有足够的响度。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解:

A、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0000Hz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故A错误;

B、当振动停止时,发声即停止,但声波仍能在介质中传播,如:雷声、远处的钟声等,故B正确;

C、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要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故C错误; D、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在声音的产生中,应理解振动停止、发声停止的含义,发声停止并不代表声音立刻消失,这是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

8.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大的烦人,但是在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多么大的声音,这是主要是因为( ) A.饼干太干了

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 C.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

D.你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过来的

【分析】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而且传播速度比液体、气体还要快一些,传播效果也

要好一些。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且骨传声效果比空气传声效果好。

【解答】解: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发出的破裂声是经过头部骨胳直接传到自己的听觉神经的,自己的耳朵听起来就觉得声响较大。你旁边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是因为食物发出的破裂声经过空气传到你的同学耳朵的过程中,在空气中就会

损失一部分,且气体比固体传声效果差,所以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条件,以及骨传声和骨传导的原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二.多选题(共5小题)

9.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

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D.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于其他乐器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同温度的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3)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4)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解答】解:

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故A正确;

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B错误; C、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即音调不同,故C正确; D、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本题通过“编钟”考查声音的产生、乐音的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区别,注重了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

10.对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解释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音调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锣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瓶内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固体不能传声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分析】(1)(2)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且在不同的介质中的声音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真空不能传声;

(4)减弱噪声的方式有三种,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解答】解: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弦的振动频率,以达到改变音调的目的,故A正确;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正确;

C、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且真空不能传声,故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小,该现象表明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污染,故D正确。

故选:ABD。

【点评】该题考查了声音三要素的理解、声音的传播介质及真空不能传声的应用和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