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氮的循环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1-3-2 氮的循环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它们分别与铜反应时,还原产物是什么? ④有人认为浓硝酸通常被还原为NO2、稀硝酸通常被还原为NO,故相同条件下,稀硝酸的氧化性强于浓硝酸的氧化性,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综合评价。 关,还与还原还与还原剂的还原性有关。 【导出】通过讲述“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巧藏诺贝尔奖章”的故事导出“王水”聆听,思考,领会“王 概念。 水”概念(由浓盐酸与浓 【指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P78页-人硝酸按体积比3:1混合 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而成的溶液)。 【板书】 三、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和环境的阅读P78页内容,思考通过阅读P78页影响 回答老师的设问。 内容及播放幻【设问】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 灯片,对学生进的影响而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行环保教育,进 一步了解氮的【播放】利用幻灯片展示(酸雨、光化 氧化物是形成学烟雾、水体富营养化等)图片。 “酸雨、光化学 烟雾”的一个重【概括·整合】引导学生按下列提示完按教师提示,课后完成要原因,水体中成本课时教材内容的“概括·整合”。 本课时核心内容的“概过量的氮会对● 硝酸的性质(四性)——挥发性、不括·整合”读书笔记。 水体造成污染。 稳定性、酸性、强氧化性; ● 硝酸氧化性规律; 培养学生概● “酸雨、光化学烟雾、水体富营养化” 括与应用能力。 等现象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布置作业】1、2、【课时3训练】 8分钟 2分钟 附【故事】

二战期间,由于德军即将占领丹麦,丹麦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玻尔被迫要离开自己的祖国。他坚信以后一定能返回祖国,决心把心爱的诺贝尔奖章留下。为了不使奖章落入德军之手,他把奖章溶解在一种溶液中,并存放在瓶子里。丹麦被德军占领后,纳粹分子闯进玻耳家中,连奖章的影子也没发现。战后,玻耳从溶液中提取出金,又重新铸成了奖章。这种溶液就是王水(由浓盐酸与浓硝酸按体积比3:1混合而成)。

【资料】

又如食物中的硝酸盐是无毒的,但是在一些细菌的作用下,会被还原为有毒的亚硝酸盐导致食物中毒。生活中注意不要吃腐烂的食物,因为这种食物含较多的亚硝酸盐。

17

第 3 课 时 板 书 设 计 3.硝酸及其应用 ●硝酸的物理性质:无色、易挥发、易溶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大于水。 ●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4HNO3 2H2O+4NO2↑+O2↑(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2)强氧化性:(生成产物与硝酸的浓度有关,规律是:浓硝酸一般被还原为NO2, 稀硝酸一般被还原为NO,) ①与金属反应——除金、铂、钛外(常温下,浓硝酸可使铁、铝钝化)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②与某些非金属单质(如碳、硫、磷)反应 C+4HNO3(浓)S + 6HNO3(浓) CO2↑+4NO2↑+2H2O H2 S O4 + 6NO2 ↑ + 2H2O 三、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酸雨(PH<5.6的雨水) 、光化学烟雾、水体富营养化

【课时3训练】

1.下列关于N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NO是一种无色、有毒、难溶于水的气体 B.NO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因素之一 C.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D.NO分子所含电子总数为偶数

2.从节约原料,保护环境的角度来分析,要制取一定量的硝酸铜晶体,下列实验设计中最合理的是( ) A.Cu 与4HNO3(浓)反应 B. Cu与8HNO3(稀)反应

C. Cu在 空气加热后生成CuO,再将CuO与硝酸反应 D. Cu在 氯气气加热后生成CuCl2,再将CuCl2溶于硝酸

3.1.92 g铜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672 mL气体(标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O2的体积是( )

A.504 mL B.168 mL C.336 mL D.224 mL 4.工业上如何储存和运输大量浓硝酸? 5.如何洗涤一支内壁镀银的试管?

【课时3训练答案】1. D 2. C 3 .C(提示:用得失电子守恒法)

4. 储存在铁质或铝质的密闭容器中,放置阴凉处;工业上密闭的铁槽或铝槽车运输大量浓硝酸。5、先用稀硝酸溶解镀银,再用水清洗。

18

【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在本章第2节 “氮的循环”教学中本人能够借助教学媒体,从学生熟悉的自然界现象“闪电”入手,引出“雷雨发庄稼”谚语,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望,并结合课本70页(图3-2-2)自然界中的循环的基本过程及示意图,提供开放式的课堂,发挥每个班级 “合作探究小组”的作用,展示各自的成果-“氮在自然界的循环”简单示意图,能比较顺利的组织学生进行“氮的循环的主要途径”及“氮的固定”的讨论,完成本节第1课时教学。 在第2、3课时教学中,本人借助课堂演示实验如氨气的“喷泉实验”、“空瓶生烟”;铵盐受热分解实验以及浓、稀硝酸与金属铜、铁的反应等,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导出本节课核心的知识,氨、铵盐、硝酸的性质,并借助自然界“酸雨、光化学烟雾、富营养化” 等现象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遇到问题与困难

本节教学中,教学课容量大,课时紧,加上有些“合作探究小组”的同学课前预习与准备 工作没有到位,因此学习讨论过程,回答问题不太理想,“氮在自然界的循环”简单示意图表示有欠缺;因氧化还原等相关概念及相关知识运用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因此有些学生在分析氨的还原性、硝酸的氧化性时出现了困难。 3.今后努力方向

强化学生课前预习意识与合作探究意识,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等相关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本节案例评析》

评析人 松溪一中 黄仁尧

此教学案例能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该教师能认真研究新教材的特点,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与积极参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都比较到位,充分认识到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对本章研究学习自然界中的元素的方法起着引领作用。在教学设计中能结合多媒体课件,通过展示丰富的图片(自然界中的氮的循、转化、以及氮的化合物的性质、还有氮的化合物对环境的污染等)给学生视觉上的美感,激发和调动学习积极性,并围绕氮的转化、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这条知识主线展开讨论,从学生熟悉的自然界现象“闪电”入手,引出“雷雨发庄稼”谚语,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望。

在第2、3课时教学中,借助课堂演示实验如氨气的“喷泉实验”、“空瓶生烟”;铵盐受热分解实验以及浓、稀硝酸与金属铜、铁的反应等,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导出本节课核心的知识,氨、铵盐、硝酸的性质,并借助自然界“酸雨、光化学烟雾、富营养化” 等现象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该教师能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栏目,让学生设计“NO2与水反应的的性质”实验探究方案;通过学生课堂的分组探究实验,不仅让学生动脑,还亲自动手进行科学探究,使学生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体验到其中的转化关系(碳单质与化合物之间、化合物与化合物之间、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碳的多样性的认识。

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利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结合比较简单的学生活动探究环节“喷泉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结合“光化学烟雾”以及“酸雨的形成与危害”的问题,对学生进行STS教育,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