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含教学反思)-2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含教学反思)-2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植株高度(厘米)70

1

2

3

4

5

6

7

8

9

10

60

50

40

30

20

10

生长时

《我们的大丰收》的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收获植物的种子来进行教学活动的。使学生体会植物生长变化的证据,并通过完善前面植物生长高度变化拄状图,来发现凤仙花高度的生长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上课时我要求学生统计一下一株凤仙花大约可以收获多少粒种子?再用圆点标出个阶段植株高度的位置,将各点连接起来,从而知道凤仙花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这个过程。最后要求学生理解发现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整节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由于是自己亲手种植的,学生都非常的兴奋,使得课堂气氛很活跃,但也因此没有了很好的纪律,以后要对此要有更好的策略,会慢慢改进。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1课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背景分析:通过调查发现,三年级孩子基本上没有养过蚕,没有直接的养蚕经验,但是通过和别人了解他们知道蚕吃桑叶,蚕会吐丝,蚕会变蛾子,蚕有蚕卵等。

三年级学生刚刚进入科学课半年,虽然有观察动植物和记录的经历,但是记录描述等能力还处在入门阶段,所以我们要求不能高,只要能坚持记录就可以,尽可能要求每个孩子坚持记录,但是一个养蚕过程下来,如果有一半的孩子能够坚持下来了就说明老师成功了。

科学概念

1、知道蚕卵颜色有紫褐色、黑色、灰色,圆形、上面有凹坑、米粒般小等。 2、知道蚕卵里是有生命的,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知道蚁蚕如小蚂蚁大小、颜色黑或微棕色、有毛等外部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用放大镜对蚕卵、蚁蚕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重难点分析:通过观察蚕卵等知道蚕卵孕育着新生命。知道蚕卵是从蚕蛾孵化来的。知道要进行科学记录才能记录下小蚕的生长发育变化,学习坚持长期记录的方法。同时养殖方法也是难点,所以在这里进行了“房子”指导和阅读材料的下发。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板书设计:

形状 猜想 大小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颜色 观察 阅读资料:养蚕小窍门 教学思路:

通过课前调查学生对蚕的了解情况导入新课,让学生不陌生,亲近科学。通过观察图片蚕蛾产卵过程及对卵的观察,让学生知道卵是蚕蛾产的,为后面的蚕的一生的科学概念认识打下繁殖过程的铺垫。然后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认识蚕卵,既学会观察方法,又知道蚕卵颜色是不同的,蚕卵里是有生命的。

接下来通过蚕卵里出来的小生命的实际观察 (或图片观察) 认识蚁蚕,再次认识到蚕卵有生命,认识到出生的小蚕是什么样的,通过教师讲解知道如何为小蚕准备一个适宜的房子。通过讨论认识记录表单,知道要在喂养过程中认真观察,及时记录。也可以出示以前学生的记录单,日记,调动鼓动学生记录兴趣,从而让学生认识记录的重要性。

阅读资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解决一些刚开始养小蚕的难题。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教学意图 贴近学生生活,展示前概念 明确具体观察方1、出示课前调查,学生写知道蚕会吃桑叶,蚕是白色的,蚕会变蛾子。 有同学了解一些关于蚕的知识,知道蚕的生命就是由蚕卵开始的,而且更多同学迫不及待想要养蚕,和小蚕交朋友,从今天开始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养蚕。 二、学习新课 1、观察蚕卵 讲解:1、蚕的生命由蚕卵开始,那你想认识蚕卵吗?出示一张蚕卵。 2、如果给你一张蚕卵,你想用什么方法去观察?(看,放大镜看,摸等) 3、你想从哪些方面去观察蚕卵? 板书:颜色 大小 形状 (2)出示记录单,提观察要求:仔细观察蚕卵,把我们的发现及时记录下来,看哪个组的发现多,观察完有时间可以尝试画一个蚕卵。提示:不要忘了填好表头。都完成了也可以观察大屏幕投影上放大的蚕卵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 (3)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 2、让学生自己分组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1)汇报发现。 要求:把自己组的发现按表格汇报清楚,表达要完整。最后说一说你们组共有几点发现。其他同学注意听,看看他们发现有哪些和你们的相同,呆会再汇报时就不要再重复。看哪些发现和你们的不同,可得好好学习,看是不是这样,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 (2)汇报中预计处理: 如果孩子说蚕卵和小米粒一样大,或小,或大,追问你确认吗?为什么这样说?然后出示小米粒放在蚕卵旁边放大到屏幕上进行比较,让孩子亲眼观察到小米粒大些,并提示:科学观察也是非常严谨的,要实际动手做,而不是靠感觉说话的。 如果孩子出示的数据,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量的,明确量圆直径的方法,及估算圆面积的方法。 有说表面是毛的,有说无毛的,让孩子自己再看一眼,表扬孩子观察的仔细。 如果汇报蚕卵不同颜色的,讲解:蚕卵确实有白色,白色的我们很多人发现里面空了,是小蚕出去了,还有紫褐色,黑色,灰色等不同颜色,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个秘密,留待你今后观察中自己去发现。 小结:同学们有那么多细微的发现,可见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给自己鼓鼓掌。 3、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1)蚕卵拿到手了,很多同学心里在想:小蚕什么时候出生呀?出生的小蚕什么样啊?老师告诉你,只要温度适宜,这些小蚕很快就会出生了。 法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能力和观察兴趣 通过观察、听讲解知道蚕卵是有生命的 科学严谨的教育 激发学生继续观察的兴趣 爱生命教育 调动仔细观察兴趣有目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