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市第五中学可研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灵武市第五中学可研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7.3.6 采用标准图集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

其它未详之处按现行有关规范、规程执行。 7.3.7 构造措施

7.3.7.1主体结构超长设变形缝分开。

7.3.7.2建筑物长度超过规范规定的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的限值,上部结构采取如下措施:1).在建筑物中间部位设臵后浇带;2).适当加强楼层纵向梁板配筋;3).加强保温隔热措施。

灵武市第五中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八章 给水排水设计

8.1 概述 8.1.1 设计依据

(1) 已获批准的任务书; (2) 城市给排水管道现状资料;

(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年版); (4)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 (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6) 《建筑灭火器配臵设计规范》GB50140-2005; (7)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8)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9) 建筑及相关专业提供的资料; 8.1.2 工程概况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13588平方米,其中包括: ⑴ 2#风雨操场:建筑面积为1550。耐火等级二级。

⑵ 4#,6#实验楼:建筑面积为2010平方米。耐火等级二级。。 ⑶ 8#9#教学楼:建筑面积均为2139平方米。耐火等级二级。 ⑷ 5#办公楼:建筑面积2164平方米。耐火等级二级。 ⑸ 3#科技图书楼:建筑面积758平方米。耐火等级二级。 ⑹ 7#阶梯教室:建筑面积758平方米。耐火等级二级。 ⑺ 门房等辅助建筑。

- 17 - 灵

武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⑻ 室外给水、消防及室外排水管网设计。 8.1.3 设计范围

本设计范围为校园新建建筑的室内、外的给排水、消防及室外排水预留。 8.1.4 设计内容

建筑红线以内的下列项目: 给水工程 排水工程 消防工程

8.2 给水工程 8.2.1 水源

给水水源为城市给水管网供水。从南湖路及规划路市政管网分别引入给水管DN150两根,在校园内室外给水环状管网相连接,分别在引入处设总水表计量。

浇洒绿地用水可按浇洒面积乘以 1.5L/(m2

〃d) 计算。本工程绿地面积为3409.54m2

,每日浇灌一次,绿化用水量为5.2 m3

/d。

8.2.2用水标准

项目 最高日用水量定额 设计人数 最高日用水量(m3/d) 生活用水量 40(L/人.d) 1900(人) 76 绿化 1.5L/(平米*3409.54次) (平米) 5.2 合计 81.2

灵武市第五中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8.2.3室内给水系统

根据建筑设计、水源条件、节能和安全供水原则,本工程的所有单体给水均由城市管网直接供给,城市市政供水压力为0.30Mpa。 8.2.4 室外给水系统

室外给水和绿化采用DN150的PE给水管,热熔连接;设有水表井,阀门井,室外消火栓,洒水栓井等。 8.2.5 给水管材及设备选用

⑴ 卫生洁具:大便器、小便器采用自闭冲洗阀节水洁具,洗手盆为手动开关。

⑵ 室内给水管采用钢塑复合管,管件丝接,给水管公称压力为1.0MPa。

8.3 排水工程 8.3.1 排水系统

市政排水接水口在南湖路,校区内污、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南湖路市政排水接口流入市政排水管网。 8.3.1.1 排水系统

本工程排水采用伸顶通气排水系统,污废水合流排放。 8.3.1.2 污水计算及处理 计算污水量为67 m3

/d。

本工程教学楼,风雨操场及实验楼的的污、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排水管网,其中实验室废液经学校专备的中和溶剂处理。

- 18 - 灵

武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8.3.2 雨水系统

整体采用雨水、污水合流制排水系统。 检查井间距≤40m,雨水井间距25~50m。

雨水量计算:按银川地区暴雨强度公式:

551.4(1+0.584Lgp)

q=------------------------------- (L/s.ha)

(t+11)

0.669

其中:重现ψ期为0.5年,

降雨历时:t=t1+mt2,t1:地面集水时间为10分钟 雨水流量:Q=ψ〃q〃F(L/s); ψ――经流系统,取0.5; F――汇水面积(ha);

q――设计暴雨强度(L/s〃ha); 计算最大雨水量为102 L/s

8.3.3 排水管材及设备选用

⑴ 室内排水管采用HDPE排水管,热熔连接或沟槽式环压柔性连接。每层设伸缩节、减噪器。

⑵ 室外污水、雨水管道采用聚乙烯双壁波纹管,管径为d300~d400。设有检查井,钢筋混凝土化粪池,雨水口等。

灵武市第五中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8.4 消防工程 8.4.1 消防水源

本工程水源为城市自来水。 8.4.2 消火栓系统

本工程的实验楼室内消防用水量为15L/S,火灾延续时间2h,设计供水压力为0.38Mpa,屋顶设消防水箱12立方米,并加设增压稳压系统,教学实验楼消防系统设两个室外消防水泵接合器。风雨操场室内消防用水量为10L/S,两股水柱同时到达,火灾延续时间2h,设计供水压力为0.22Mpa。教学楼室内消防用水量为15L/S,两股水柱同时到达,火灾延续时间2h,设计供水压力为0.28Mpa。

消火栓箱均采用带灭火器箱组合式消防柜,尺寸1600X700X240,依托墙体暗装。消火栓箱内设S65消火栓一个,25米长的DN65水龙带一条,φ19水枪一只。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焊接钢管,管径DN≤80,为丝接,管

径DN>80为沟槽式管接头及配件连接,管道公称压力为1.00MPa。

本工程的室外用水量为20L/S,在本建筑群相隔不超过120m范围内设

臵室外地下室消火栓,保护半径为150m。

8.4.3 灭火器配臵

本工程的教学楼、实验楼、风雨操场等均为中危险级,每个组合式消防柜

内配臵3Kg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两具,灭火级别2A。

- 19 - 灵武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九章 采暖、通风设计

9.1 设计依据

⑴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⑵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⑶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⑷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⑸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8) ⑹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

⑺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 ⑻业主的设计任务书、各主管部门的方针政策和对本项目的意见等、建筑专业提供的平面图、剖面图以及其他配合专业的设计资料。

9.2 设计范围

暖通专业设计的范围:灵武市第五中学新各建筑单体内的室内采暖系统、机械通风系统、机械防排烟系统。

9.3 设计计算参数 9.3.1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⑴ 夏季:大气压力883.9hPa,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1.2℃,空调计算

湿球温度22.1℃,通风计算干球温度27.6℃,室外平均风速2.1m/s。

灵武市第五中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⑵ 冬季:大气压力896.1hPa,通风计算干球温度-7.9℃,室外风速:冬季最多风向平均2.2m/s,冬季平均1.8m/s。冬季日照率68%;最大冻土深度88cm;采暖期及天数(≤+5℃)共145天。室外采暖计算干球温度-13.1℃。

⑶ 海拔高度:1111.4(m) 9.3.2 机械通风设计参数

序号 房间名称 换气次数(次/h) 附注 1 卫生间 10 机械排风 9.3.3 采暖室内设计参数

序号 房间名称 冬季室内温度 (℃) 1 教 室 18 2 办公室 20 3 休息室 18 4 卫生间、楼梯间、走廊 16 9.3.4 防排烟设计参数

序号 部 位 机械排烟量 1 风雨操场 单位排烟量 60m3/(h〃㎡) 9.3.5 采暖负荷估算

经初步估算,采暖热负荷如下:

序号 项 目 建筑面积 估算热指标估算热负荷 (㎡) 层数 (w/㎡) (Kw) 1 4#6#实验楼 2010 三层 50 100.5 2 8#9#教学楼 2139 三层 55 117.65 3 5$办公楼 2164 四层 55 119.02 4 2#风雨操场 1550 两层 85 131.75 5 1#门房 30 一层 120 3.6 6 10#门房 30 一层 120 3.6 7 3#科技图书楼 758 两层 55 41.69 8 7#阶梯教室 758 两层 55 41.69 总计 13588 1007.3

- 20 - 灵

武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