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考试重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地理信息系统考试重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分配:确定需求源分别受哪个布局中心服务。 15、流分析

流:资源在结点间的传输。

流分析:按照某种优化标准(时间最少、费用最低、路程最短或运送量最大等)设计资源的运送方案。 最小费用最大流量:不仅要考虑使网络上的流量最大,而且要使运送流的费用或代价最小。 16空间分析模型的意义

(1)空间分析模型是联系GIS应用系统与专业领域的纽带,必须以广泛、深入的专业研究为基础; (2)空间分析模型是综合利用GIS中大量数据的工具,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应用主要通过模型来实现; (3)空间分析模型是分析型和辅助决策型GIS区别于管理型GIS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解决空间分析和辅助决策问题的

17通用GIS空间分析功能与各种领域专用模型的结合主要有三种途径: (1)松散耦合式 (2)嵌入式

(3)混合型空间模型法

18、GIS中常用空间分析模型有1)相关分析模型2)趋势面分析模型—3) 预测模型4)聚类模型 19空间分析建模具有六个基本步1)表达问题2)问题的分解3)寻找并建立数据集 4)进行空间分析5)检查模型的结果6)执行分析,得出结果 第七章 GIS空间分析:

1、空间分析与GIS结合的形式与意义

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空间分析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在整个地理数据的应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GIS区别与其它信息系统的一个显著标志 2、空间查询与量算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一、空间查询 :是在GIS中根据一定的图形条件或属性条件或两者的结合条件,检索出对应的空间对象的属性或图形的一种工具。主要有两类:1)按属性信息的要求来查询定位空间位置,称为“属性查图形”。 2)根据对象的空间位置查询有关属性信息,称为“图形查属性”。二、空间量算 :1、几何量算2、形状量算3、质心量算4、距离量算 3、空间统计分析的常见方法和作用

空间统计分析可包括“空间数据的统计分析”及“数据的空间统计分析”。前者着重于空间物体和现象的非空间特性的统计分析,解决的一个中心议题就是如何以数学统计模型来描述和模拟空间现象和过程。后者则

是直接从空间物体的空间位置、联系等方面出发,研究既具有随机性又具有结构性,或具有空间相关性和依赖性的自然现象。

4、缓冲区分析的主要作用和应用领域

主要作用:确定地理空间目标的一种影响范围或服务范围,实现空间数据在水平方向得以扩展 应用举例 :确定拆迁区范围及区内建筑物状况、确定商业或服务中心的影响范围、预测灾害影响面积与损失评估、特殊保护区域的确定、环境污染源的污染空间确定、环境监测点的控制范围 5、空间叠置分析矢、栅方式的特点和区别

矢量数据的叠置分析:基本方法:将点、线、面要素数字化后,经处理形成具有拓扑结构的相应图层,然后和已存放在系统中的多边形进行点与面、线与面或面与面的叠置;最后对各个多边形或区域进行这些点或线段的自动计数或归属判别。1、 点与面之间的包含分析2、线与面之间的包含分析3、多边形叠置 栅格数据的分析:单层栅格数据的分析:即空间变换:对原始图层及其属性进行一系列的逻辑或代数运算,以产生新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理图层及其属性的过程。1)布尔逻辑运算2)重分类3)滤波运算4)特征参数计算5)相似运算 ;多层栅格数据的叠置分析:1)单点变换2)区域变换3)邻域变换 6、常见的网络分析方法和适用场合

1.路径分析:阻力最小的路径;2.连通分析:连通图;3.资源分配:指把所有连通链都分配到某一中心,并把中心的资源分配给这些链以满足其需求,也即满足覆盖范围和服务对象数量,筛选出最佳布局和布局中心的位置;4.流分析:资源在结点间的传输 7、空间分析建模的目的和主要步骤

空间分析模型的意义:(1)空间分析模型是联系GIS应用系统与专业领域的纽带,必须以广泛、深入的专业研究为基础;(2)空间分析模型是综合利用GIS中大量数据的工具,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应用主要通过模型来实现;(3)空间分析模型是分析型和辅助决策型GIS区别于管理型GIS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解决空间分析和辅助决策问题的核心。 空间分析建模具有六个基本步骤:(1)表达问题:达到的最终目的是什么?(2)问题的分解:具体的控制目标;现象及其相互作用的模型表达;需要什么样的数据。(3)寻找并建立数据集:数据集中包含什么内容;从中能找到什么联系。4)进行空间分析(利用GIS基本分析工具)(5)检查模型的结果:判断模型的某些标准或规则是否需要修改;若修改则返回(4)。(6)执行分析,得出结果。 第八章

1DTM数字地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DTM):描述地面诸特性空间分布的有序数值阵列 2DTM的应用领域

1、空间分布对象的模拟及可视化表达;

2、在国家地形数据库中存储数字地形图的高程数据; 3、在道路等工程设计中计算挖填土石方量;

4、显示三维地面景观;

5、线路、坝址的自动选定,以及库容、淹没损失的计算; 6、与遥感图像复合,以提高分类精度和进行图像几何畸变的校正; 7、地形因子(坡度、坡向、粗糙度等)的自动提取,进行地貌分析; 8、地表形态的自动分类; 9、不同地面的比较和统计分析;

10、越野通视情况分析(为军事和土地景观规划等目的服务)。

3DEM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在DTM模型Kp = fk(up, vp) (k=1,2,3,…m; p=1,2,3,…n)中,若m=1,f1为对地面高程的映射, (up, vp)为矩阵行列号时,DTM即为DEM。 4DEM的应用领域

1、作为国家地理信息的基础数据;

2、土木工程、景观建筑与矿山工程规划与设计; 3、为军事目的而进行的三维显示; 4、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 5、流水线分析、可视性分析; 6、交通路线的规划与大坝选址; 7、不同地表的统计分析与比较;

8、生成坡度图、坡向图、剖面图、辅助地貌分析、估计侵蚀和径流等;

9、作为背景叠加各种专题信息如土壤、土地利用及植被覆盖数据等,以进行显示与分析; 10、与GIS联合进行空间分析; 11、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5一、数学方法 — 整体拟合— 局部拟合二、图形法— 线模式— 点模式1、等高线模型2、规则格网模型 规则格网模型的优点:1)结构简单、易于计算机处理,特别是栅格数据结构的地理信息系统;2)可以很容易地计算等高线、坡度、坡向、山坡阴影和自动提取流域地形。

规则格网模型的缺点:1)地形简单的地区存在大量冗余数据;2)地形起伏差别大的地区无法适用;3)对某些特殊计算(如视线计算)的格网轴线方向被夸大;4)如栅格过于粗略,则不能精确表示地形的关键特征,如山峰、坑洼、山脊、山谷等。

3、不规则三角网(TIN)模型TIN是一种变精度表示方法:平坦地区数据点较少,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数据点密度较大。不规则三角网模型的优点:1)可根据地形的复杂程度确定采样点的密度和位置,能充

分表示地形特征点和线,减少了地形较平坦地区的数据冗余。2)在显示速度及表示精度方面优于规则格网。

6DEM的建立一、数据采集与处理 1、数据采集2、数据处理二、DEM生成 1、人工网格法2、三角网法3、立体像对法4、曲面拟合法5、等值线插值法 7DEM分析和应用 一、基于DEM的信息提取

1坡度\\定义为地表单元的法向与Z轴的夹角,即切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2坡向\\是地表单元的法向量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X轴之间的夹角。 3、地表粗造度(破碎度)4高程变异分析5、地貌形态的自动分类 二、等高线的绘制

在格网DEM上自动绘制等高线主要包括两个步骤:

1、等高线追踪,利用DEM矩形格网点的高程内插出格网边上的等高线点,并将这些等高线点排序;2、等高线光滑,进一步加密等高线点并绘制光滑曲线。

三、基于DEM的可视化分析1、剖面分析2、通视分析3、地形三维图绘制4、地貌晕渲图绘制5、模拟飞行

第八章 数字地形模型及地形分析

1.说明DEM的概念及其常用的建立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DEM是DTM中最基本的部分,是对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一种离散的数学表达。1、人工网格法 :在地形图上蒙上格网,逐格读取中心点或交点的高程值。2、三角网法:对有限个离散点,每三个邻近点联结成三角形,每个三角形代表一个局部平面,再根据每个平面方程,可计算各格网点高程,生成DEM。3、立体像对法:

立体相对分析要求有立体像对影像和特殊的软件,且运算时间较长,技术条件特殊。4、曲面拟可反映总的地势,但局部误差较大。

合法 :

2.Delaunay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如何建立?

不规则三角网(TIN)模型 :TIN(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表示法利用所有采样点取得的离散数据,按照优化组合的原则,把这些离散点(各三角形的顶点)连接成相互连续的三角面(在连接时,尽可能地确保每个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或是三边的长度近似相等,即Delaunay三角网)。 3.说明坡度,坡向概念与基于DEM的提取方法

坡度定义为地表单元的法向与Z轴的夹角,即切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坡向是地表单元的法向量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X轴之间的夹角。 4.说明通视分析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