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洪渠,高水高排,将山洪直接撇入地表水体,当汇水面积大于1Km2时,采用小流域汇水公式计算确定沟渠断面尺寸,当汇水面积较小时,采用暴雨强度公式计算确定,排洪渠采用浆砌块石,排水出口应注意消能措施。

第十二章 城区电力电讯规划

第73条 2003年城区总用量2.2亿度,最大负荷5.1万KW。

第74条 预测2005年城区总用电量5.5亿度,最大计算负荷9.16万KW;至2015年城区总用电量6.5亿度,最大计算负荷11.2万KW;至2020年城区总用电量8.75亿度,最大计算负14.3万KW。

第75条 规划设置龙凤坝220KV变电站一座,主变容量3×150MVA;黄泥坝110KV变电站增容至31.5MVA;将龙凤坝35KV变电站升压为110KV变电站,主变增容至2×25MVA;规划新增城东110KV变电站,主变容量2×31.5MVA;规划新增官坡110KV变电站一座,主变容量2×50MVA;在金子坝、城西两地各规划一处35KV变电站。 第76条 110KV、35KV城网做相应调整。

第77条 预测至2005年市话容量可达到4.2万门;至2010年市话容量可达到6.25万门;至2020年市话容量可达到11.2万门。

第78条 将龙凤坝模块局升级为电信支局;将人民路支局程控交换机容量进行增容。规划设置城东电信局、金子坝电信支局、老机场电信支局。

第79条 规划设置城东新区邮政支局一座;大沙坝红庙、机场东侧邮政所3处。

第80条 在东门规划设置一座广电制作中心。处长城区主干、支干电缆长度,使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5%以上。

第十三章 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第81条 环境空气质量

规划五峰山风景区、大龙潭风景区、高桥河休闲区、土桥坝文教区、龙洞河风景区、许家坪机场区、龙凤部分地区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一类标准。

规划高桥坝、七里坪、大沙坝地区达环境空气质量三类标准。 规划其它地区达环境空气质量二类标准。 第82条 水体环境质量

规划清江、高桥河、带河均达到地表水Ⅱ类水体标准。 规划龙洞河三孔桥以上达Ⅱ类水体标准,三孔桥至凤凰山隧道达Ⅲ类水体标准,下游至官坡达地表水Ⅳ类水体标准。 第83条 环境噪声 区域环境噪声:土桥坝片达区域环境噪声生类标准,大沙坝及高桥坝片达区域环境噪声三类标准,其它片区按二类标准执行。

交通噪声:城区交通性干道两侧各15米范围噪声等效声级值达4类标准,并应设绿化隔离带降低对街坊内影响。

规划枫香坪火车站及宜万线沿线两侧各30米范围噪声等效声级值达4类标准,两侧应设绿化隔离带。

城区生活性道路应设为禁鸣区,并禁止过境交通穿越城区内部,对209和318两条穿越城区的国道进行改造。

施工及工业噪声:新建项目在用地布局中,噪声较大的适当集中布置,并与居民生活区隔离开;现有的噪声较大扰民企业,应对其整改。施工噪声应采用登记申报制度,禁止高噪声机械在夜间作业。

第84条 固体废弃物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医疗废物应集中焚烧处理,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低于95%,地方应鼓励发展相应的建材制品行业。 第85条 生态环境

正确处理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环境可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并保持自然风貌的真实性、完整性;正确地处理林木资源的利用与清江两岸水土保持的关系;正确地处理清江两岸的城市建设与滨河岸线保护的关系;正确地处理开山采石、采矿等活动,与植被恢复、山体保护之间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城区的新建项目及可能影响山体、河床的建设活动预先进行环境评价,已被破坏的生态应逐步治理、恢复,生态敏感区内建设应做到有序、有度开发,重点保护区内应严禁建设项目的进入。

第十四章 城区燃气规划

第86条 规划原则

以天然气为城区主供气气源,兼顾居民、公建及部分工业用户,以液化石油气做为城市辅助气源,供给周边地区及零散用户。规划采用建南和忠县双气源联合供气,提高系统的安全。

第87条 负荷预测及供气规模

居民耗热指标取为2500MJ/人·年,公建和工业用户因无具体能耗数量,规划中参考相似城市情况按居民用气一定比例估算,整个市区的气化率按95%取用,其中天燃气占95%,液化石油气占5%。城区规划期末需天燃气14.4万m3,液化石油气5.71吨。 第88条 设施布置

规划分别在城区西南部后山湾和西北部方家坝各建一天燃气门站,分别接利川建南天燃气和川气东输长输管线。在门站分别建两座V=1500米3的球罐,用作储配调峰,球罐压力1.36MPa,后山湾门站占地1.5ha,方家坝门站占地1.8ha。 第89条 管网系统

老城区受用地及街道宽度的限制,采用中压B-低压二级管网系统,提高供气安全,按400~500米服务半径共设11座中压——低压区域调压站。新建区采用中压B一级管网系统,中压管道均连成环状以提高供气安全。 第90条 汽车加气站

为改善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在城区交通性干道旁结合加油站共设7座汽车加气站,每处占地按1500m2预留。 第91条 液化石油气供应

城区五峰山、南门、土桥部分地区仍采用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规模5.71吨/日。 第十五章 城市防灾规划 第92条 防洪标准

近期城区的防洪标准15~20年一遇,远期为50年一遇。 第93条 防洪工程措施

清江近期“单库运行、防洪为主、局部加高、增大泄量、控制岸线、减少损失”。 远期新建姚家坪水库,大龙潭水库和姚家坪水库双库运行,保证清江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

龙洞河沿线防洪采用在三孔桥建坝,将来水通过隧道撇入清江,并对畜牧场和天星坝河流裁直加宽,同时定期疏竣河底淤泥的方式,提高中下游的过流量,使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中下游过流能力132.5m3/s,上游来水172m3/s,隧道分流量考虑龙洞河区域集水控制在60m3/s)。

第94条 消防站布局

按每个消防站责任面积4~7km2,并在5分钟内能赶至火灾现场布置,见下表: 第95条 消防给水

按同一时间两处着火,一次灭火用水65升/秒,火灾持续两小时计,共需消防贮水468米3,消防水贮存在水厂及加压站清水池内,给水管网需按消防流量校核,沿道路以不大于120米的间距均匀布置消火栓,消火栓出口处压力不小于10米水柱。

第96条 贯彻“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根据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危害性、稳定性、规模大小及所处地的经济地理位置,突出重点地开展区段防治工作;城市建设用地的选择和交通、市政等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应充分考虑地质灾害的影响,尽量避免地质灾害易发区。

第97条 坚持平战结合、综合利用。

第98条 人防工程总面积按人均1.0米2,战时30%的人口留城计,共需人防工程总建筑面积9.6万米2。本区的人防工程应结合自然山体修建,并适当考虑外部人员迁入。 第99条 一般建筑按6度设防,城市生命线工程及重要工厂企业的构筑物设施应提高一度设防。

所有新建工程必须严格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施工。 现有重要工程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抗震、加固。

第十六章 城区环境卫生规划

第100条 近期建设城区垃圾处理厂,完善城区垃圾收运系统。

第101条 公厕主要布置在流动人口密集的闹市区,间距一般为300-500米。生活居住区完善配套化粪池,大型公共设施和市场用地应配套相应的公共厕所。 第102条 提高市区粪便吸运机械化程度和贮粪能力。

第103条 小型转运站每0.7-1Km2设置一座。规划区拉圾收集方式采用集中收集,密闭式转运的方式。

第104条 废物箱布置在商业大道设置间距为35-50米。交通干道设置间距为50-80米,一般道路设置间距80-100米。推行分类垃圾袋装化。

第十七章 郊区规划

第105条 规划范围

本次郊区规划范围包括龙凤镇、小渡船办事处、六角亭办事处,午舞阳坝办事处,总面积292平方公里,农业人口155881人。 第106条 规划原则

本着面向市场,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发展原则,建立稳定的蔬菜水果及副食品生产基地,并加强郊区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 第107条 规划布局 1、蔬菜生产基地

规划在郊区内全面发展,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布置在田家湾、黄土坝、谭家坝、石家坡、瓦店子、出水洞、龙洞等村。并大力推广大棚种植技术,努力提高单产。以人均0.75公斤/日、单产4000公斤、自给率75%计,近期需菜地10800亩,产量4300万公斤;远期需菜地16300亩,产量6570万公斤。 2、副食品生产基地

肉类、禽蛋的生产采用专来户与家庭饲养相结合的方式,生产规模由市场调节,生产基地主要布置在五峰山、七里坪、耿家坏、三龙坝等村;水产养殖基地安排在大龙潭水库、小

龙潭、出水洞等村和市渔种场,鱼类养殖采用水库与精养相结合的生产方式。 3、水果生产基地

规划主要布置在猫子洞、陡坡、椿木槽、店子槽、新桥、杉木坝、杜家坝等村,以发展柿子、梨、柑桔等鲜果。 4、牛奶生产基地

充分利用荒草坡地发展牧草场,以方家坝、凉风垭为基地,建设奶牛养殖场。 5、农村居住点及市政设施建设

农村居民点以现状为基础发展,本着少占良田,有利生产的原则,对新建居民点统一规划管理,配套完善必要的公共服务及市政设施。

现有的火葬场、公墓对城市的建设发展不利,规划将火葬场及公墓迁至黄土坝,垃圾处理场布置在高桥坝。 6、风景旅游区 以出水洞为核心,建设出水洞风景区,在风景区内对现有的山体与自然植被进行严格保护,在风景区内严禁修建与旅游度假无关的建筑。

第十八章 近期建设规划

第108条 规划年限与规模

近期建设规划年限为2003~2005年,近期城市人口规模为21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15.5平方公里,人均用地指标73.7平方米。 第109条 近期建设指导思想

l、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以完善城市职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解决现状主要矛盾为重点。

2、以现有条件为基础,以高标准为目标合理配置各项设施,为远期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近期建设应本着节约土地,节省投资的原则,依托现有设施滚动发展,以达到开发一片,见效一片的目的。

4、旧城区改造重点应放在道路系统的整理和基础设施的配套上,注重公共绿地建设,着力改善旧城区生活环境;对近期内没能力进行改造的地段,应当严格加以控制。 第110条 近期建设主要内容

近期建设以城市道路建设、铁路站场建设、行政区建设带动城市新区的建设,延伸施州大道北段至枫香坪新区,以另开辟新桂大道增加新城区和旧城区联系通道,城市建设以城市道路为骨架,逐渐向新城区转移;旧城改造以打通拓宽道路为基础,优先改造危旧房屋,控制远期预改造地段。 1、工业用地

近期建设工业用地应初步形成金子坝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桥坝工业区的基本建设框架,逐渐引导现状城区的企业向新工业区的搬迁。 2、对外交通

建成209国道城区外环段,使原209国道的过境交通转移至城市外围,加快沿清江河的滨河旅游道路的拓宽,严格控制两侧的居住区建设,为远期清江河风景带的形成做好充分准备。

3、城市道路

延伸施州大道北段至枫香坪新城区,使旧城新区浑然一体,建设黄泥坝新州行政区的城市道路,拓宽理顺旧城区主要道路交叉口,改造原209国道和城市道路相交的重要节点。 4、居住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