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金子坝:新技术产业园及居住区,人口规模3.0万。 4、旗峰坝、红庙片:布置有全市的大型交通设施(机场),以行政商业、金融、房地产为主的开发区。人口规模5.0万人(其中:红庙3.0万、旗峰坝2.0万)。

5、枫香坪片:以对外交通、物流、一类工业及居住为主的新城区。人口规模3.0万。 6、高桥坝片:城市工业区适合安排二、三类工业,配套生活居住区,人口规模1.5万。 7、七里坪片:城市远景工业区,适合安排用水量小的二类工业,相应配表单身职工公寓,人口规模0.5万。

8、龙凤坝片:城市物流、工业混合区,以城镇自身发展用地为主,人口规模3.0万人。 第29条 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 1、发展目标

把恩施市区建设成为城市空间与城市基础设施同步发展;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共生共处;旅游产业与古今文明相互依托的山水园林城市。 2、城市规模

概念规划确定市区远景人口规模4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42平方公里。 3、远期发展

市区发展重点应从中心城区向外围组团延伸,与中心城区构成的组团式城市布局形态,许家坪机场远景考虑搬迁。

第六章 城区土地利用总体布局

第30条 居住用地规划布局 1、住宅建设目标

规划至2005年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到20平方米;规划到2020年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

2、居住用地原则

规划居住用地要坚持居住区规划建设的高标准、高起点,为城市居民创造优美、舒适、安全、方便、现代化的生活居住环境,并体现山水城市特色,居住用地应与其它功能的用地同时合理布局,尽可能按综合区的原则使生产、生活用地平衡。坚持居住区的成片综合开发、统一规划、配套建设,杜绝单位办社会建设模式,把住宅小区建设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和居住环境。 3、居住用地布局

规划以社区理念组织居住用地,规划十个居住社区,其构成包含一个服务体系和六大功能分区。服务体系指的是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六大功能分区包括:住宅区、生态绿化区、文教休闲区、综合经济区、市政公用区和道路交通区。

老城区的改造要充实基础设施,调整用地结构,降低建筑密度,提高容积率,增加小区绿地,把人口从中心区向外逐步疏散,腾出一些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以达到改善居住和生活环境的目的。

新建居住区应成片成规模地开发,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对住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整体的居住环境进行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分期分批进行实施。 第31条 工业用地规划布局

规划城市工业用地主要由金子坝高新技术开发区,龙凤坝三类工业区和大沙坝、高桥坝工业区三部分组成,分布于城市的东北和南部,地处城市对外交通轴线上,对外联系方便,利于城市持续发展的总体布局。 1、金子坝高新技术开发区

由于该区位于城市的上风向、临宜万铁路站场及沪蓉高速公路、对外交通条件良好,所

以该区工业发展宜在结合原有大专科研机构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以高新技术、污染少的,外向型加工工业区,沿现状的国道两侧可适当发展商贸等三产设施。 2、大沙坝工业区

该组团远离城市中心,位于城市下风向,向西联系209国道,向北联系高速公路,交通方便,可集中布置化工、冶炼、建材等企业。 3、龙凤坝三类工业区

该区对外交通联系便利,集中分布有磷肥厂、建材等三类污染企业,且处于城市水体上游,规划严格控制污染企业的安排,现状污染企业应有步骤地迁移至城市三类工业区集中布局。

第32条 仓储用地规划布局

本次规划中保留原有的仓储用地,主要增加服务于铁路站场等对外交通设施的仓储用地,金子坝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供工业物资存放的仓储用地。

城市仓储用地除在各工业区(小区)内有布置外,城市大型仓储用地主要布置在城市的对外交通枢纽地区。

1、枫香坪物流中心:主要为货物的储存、配送及转运。 2、六角亭生活供应仓库区。 3、红庙石油仓库区。

第33条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布局 1、规划原则

城市公共设施要体现城市的功能,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足够的空间,中心城区应相对集中文教、商贸、信息中心等用地。丰富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配套城市文化、娱乐、体育等活动设施,大力发展旅游业,提高旅游服务设施水平。公共设施的布局和规模应与发展的时序相协调,预留发展用地。 2、城市中心区规划

结合城市总体布局结构,公共设施配置分三个层次:

市级公建,集中布置于城市中心地段,以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科研教育、文化信息、邮电等设施为主,规模较大、职能较高,为城市的重要景观节点。

区级公建,主要布置于社区中心,侧重于布置教育、文化、体育、邮电支局、医疗卫生站及农贸市场的设施,服务于居民的生活。

组团级公建,安排在居住区内和工业区内的必要的公共设施。 3、公共设施规划

行政用地:规划州行政中心用地布局于黄泥坝,现施州大道北段以西。将行政办公用地相对集中布局,以行政中心的建设来带动新城区其他相关设施的发展。

体育中心用地:规划以建立市、组团和社区三级体育设施为原则布置体育设施用地,红庙组团和枫香坪新城区各布置综合体育运动馆一处。

文化中心用地:建立健全市级、区级、组团级三级文化设施,形成分布均匀、功能齐全的文化设施网络。市级文化娱乐中心结合航空路及枫香坪城市新区商业金融中心布置,设施以文化中心、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等为重点,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高市民文化素养;区级文化娱乐设施结合社区的商业中心布置,设施重点为青少年宫、图书馆、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等;组团级文化设施主要有老年人活动中心、文化站、图书馆等。

医疗卫生设施用地:规划建设以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为核心、专业医院为辅助、防疫保健站为基础的市级、区级、组团级三级医疗卫生系统。

根据人口发展的需求,新增医疗卫生用地5处,其中2处为综合医院,3处为专业医院。 市场用地:在现有市场网络的基础上,规划新增三处大型市场用地。农特产品专业市场

布置于龙凤坝;工业品批发展销市场布置于枫香坪;物流市场布置于铁路货运站南侧。 2020年规划用地平衡表

注:1、近期2003~2005年,远期2006~2020年

2、近期规划人口为21.0万人,远期规划人口为32.0万人。

第七章 城区景观系统规划

第34条 规划原则

1、合理利用自然与人文资源,创造人——城市——自然相融的山水城市特色。

2、合理安排城市公共活动场所,在丰富城市居民生活的同时,形成有序的城市开敞空间。

3、从宏观角度构建城市景观系统,创造城市特色。 4、以人为本,创造优美、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

5、延续传统历史文脉和建筑风格,注重丘陵山区山水城市特色与地方风貌的体现。 第35条 景观规划布局 1、景观特色分区

城区景观特色分区:划分三个重要景观控制区,即恩施老城人文景观区、新城公建景观区和五峰山自然山体景观区:四条绿色生态轴线,其中清江绿色轴线为未来城市中心生态轴;两条城市空间发展控制景观轴线,即旧城区以解放路、施州大道为中心的人文景观轴、龙洞河水体控制轴和新城区的公建景观轴。 2、景观轴线规划

(1)空间发展控制景观轴 ①“武圣宫——解放路——摩天崖——硒都广场——施州大道——民族大观园”形成城市一条南北轴线,沿途串联恩施市新旧街区,该轴线建筑物高低错落,绿色空间间或插入其中,洋溢现代文明和历史文脉气息,使古今文化在现代城市景观中交相辉映,建议该轴线运用城市设计手段加强空间的协调与控制。 ②公建景观轴

枫香坪新城沿金桂大道南北公建形成一条南北空间景观轴,该轴线公建集中,现代气息浓烈,为展示新城风貌的重要空间。规划要求该轴线公建设计注意街道空间的韵律变化和建筑景观界面的连续性。 (2)景观区

①恩施老城景观区

以现状武圣宫、文昌祠为核心,该地段空间丰富多姿,气势较大的遗址建筑结合大面积的绿化构成旧城区人文活动景观区,为城市主要视觉焦点之一,该地段除拆除现有有碍视线通透的建筑外,新建建筑物外部空间必须进行城市设计统一协调,并重视土家族风格传统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扬。 ②新城公建景观区

位于枫香坪新城区金桂大道以南,土桥坝路北段,以新城车站商业区和金融中心为主,该地段布置大量公共建筑,构筑新城南北轴线,建议用城市设计的手段控制好建筑轮廓线的变化,注意建筑物外部空间的绿化和竖向绿化,形成高低变化,造型优美的现代化建筑景观区。

③五峰山自然山体景观区

该区由于五峰山自然地势较高,相对独立,四周被绿色包围,因此易于和其它组团形成呼应关系,加上连珠塔和周边文教区建筑清新明快的特点,构成城市又一重要景观地段,该区文教建筑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的变化,注意建筑物和周围绿色背景的配合关系。

(3)绿色生态轴线

沿清江、龙洞河、凤凰山隧道和车站环路控制四条绿色生态轴线,使城市各个组团被周围的绿色回廊环绕,结合城市周边的五峰山和清江形成未来“一点四轴”的扇形空间形态。其中龙洞河绿色生态轴为城市重要绿轴,其两岸建筑要相互呼应又各具特色。 (4)道路景观视线

主要道路控制道路视线走廊,使游人在动态的景观线上购物,欣赏道路和两侧的建筑景观,达到步移景易的效果。 (5)雕塑和标志物

主要城市景观地段设计不同含义的雕塑,形成完整系统的城市雕塑体系;城市出入口等城市门户地段,构建特色建筑物或构筑物,体现恩施市的城市个性。建议雕塑和标志物的造型设计由城市设计师、建筑师参与设计论证,形成城市统一协调的标志体系。

第八章 城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第36条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原则

1、结合城市自然山水的骨架特征,充分利用城市有山、有水、有绿化基础的优越条件,扩展园林绿地的规模,创造绿色生态城市。

2、据总体布局的结构特点,构建点、线、面相结合、城市内外景观相互渗透的城市绿化系统。

3、保护现有自然山体沟壑,加强沿江绿化建设。

4、强调城市绿地与城市景观的结合,利用沿街的街头绿地、广场及自然地貌特征加强景观视廊的沟通,增加绿视率。 第37条 公园绿地规划布局

公园绿地分为三类:综合公园、社区(居住区)公园和专类公园。 1、综合公园 ①枫香坪公园

位于机场北部枫香坪,规划面积36.8公顷,为机场北部新区的综合性公园。 ②凤凰山森林公园

位于老城东部凤凰山,为自然风景公园,种植大量植物,建少量的娱乐设施。 2、专类公园

①土桥坝生态观赏园

位于机场南端,为进行植物研究和引种驯化,并供观赏,游憩和开展科普活动的专题性公园。

②民俗公园

位于广兴路,为反映当地文化特色和民俗的专题公园,注重游览的参与性。 ③五峰山风景名胜公园

位于城南五峰山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以文物古迹、烈士陵园及各风景点组成的具有城市公园功能的大型绿地。

④挂榜岩历史文化遗迹及丹霞地貌公园

位于恩施老城,包括摩天岭和挂榜岩,以文物古迹、丹霞地质景观及生态休闲为主的综合公园。

3、社区(居住区)公园 规划有桂花树公园(12.73)、金子坝公园(4.2公顷)、土桥坝公园(7.8公顷)、龙凤坝公园(1.98)、后山湾公园(4.91)。以儿童和老年活动设施的布置为特点,以植物造景为主,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环境良好的休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