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达标检测知能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达标检测知能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选择题

(2020·浙江选考模拟)北京时间2017年12月15日,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最新的重大发现,确认开普勒-90星系第8颗行星开普勒-90i存在。开普勒-90i距离地球约2 545光年,体积约为地球的1.32 倍,质量约为地球的2.5倍,且具有固态的岩石表面。下图为开普勒-90星系和太阳系轨道比较图。据此回答1~2题。

1.开普勒-90星系( ) A.类似于太阳系,位于河外星系中 B.类似于银河系,位于河外星系中 C.类似于地月系,位于银河系中 D.类似于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

2.依据材料信息推测,开普勒-90i不利于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A.表层温度高 C.大气厚度薄

B.昼夜温差大 D.星球密度小

解析:第1题,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而该星系距离地球约2 545光年,说明该星系位于银河系内。该星系以一颗恒星为中心,其他行星绕其旋转,类似于太阳系,故选D。第2题,由图可知,开普勒-90i距离恒星近,表层温度高,不利于生命存在;由材料可知,该星球密度比地球大,大气层状况无法确定,昼夜温差也无法确定。故选A。 答案:1.D 2.A

北京时间2018年3月17日15时,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成功发射陆地勘查卫星四号,卫星随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绕地开展陆地资源遥感勘查。据此回答3~4题。

3.人类发射的太空探测器可以到达木星附近,表明人造天体已经能够脱离( ) A.总星系 C.太阳系

B.银河系 D.地月系

1

4.在地球朝向太阳一面的地区,有时会发生高频无线电通信几乎全部中断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

A.臭氧层空洞扩大使红外辐射增强 B.太阳耀斑爆发扰动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 C.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 D.太阳和月球对地球引潮力加强

解析:第3题,人造天体能到达木星附近,说明还在太阳系里,也就是探测器还未能脱离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太空探测器能到达木星附近,说明天体能够脱离地月系,D正确。第4题,臭氧层空洞扩大会使到达地面的紫外辐射增强,不是红外辐射;但对无线电通信没有影响,A错误。地球朝向太阳一面的地区,太阳耀斑爆发时发射电磁波会扰动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故B正确。太阳黑子活动不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C错误。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受太阳活动影响,与引潮力无关,D错误。 答案:3.D 4.B

(2020·江苏省七市调研)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上拍摄到15张类似“蘑菇”的照片,下图为“火星‘蘑菇’照片”,下表为地球与火星数据比较。据此回答5~6题。

与太阳的 平均距离 (10 km) 地球 火星 1.496 2.279 8赤道半 径(km) 公转 周期 自转 周期 23时56 分4秒 24时37分 质量(地 体积(地 球为1) 球为1) 赤道面与 公转轨道 面的夹角 23°26′ 23°59′ 6 378 3 395 1年 1.9年 1 0.11 1 0.15 5.科学界大多认为图中白色球状物不是火星土壤生长出的“蘑菇”,其主要依据是火星( ) A.无大气层 C.无液态水

B.表面光照太强 D.表面温度太高

6.易对地球上接收火星“蘑菇”照片信号产生干扰的是( ) A.太阳活动 C.太阳辐射

B.火山活动 D.臭氧层空洞

解析:第5题,据科学家探索研究,火星有稀薄大气层,A错。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距离太

2

阳远,表面光照太强描述不对,B错。据科学家研究,火星上无液态水存在,因此不会有“蘑菇”,C正确。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距离太阳远,表面温度应该比地球低,D错。第6题,太阳活动释放出的强烈射电或者带电粒子会干扰信号传输,A正确。火山活动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不会干扰宇宙空间信号的传输,B错。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热量,不会干扰信号传播,C错。臭氧层空洞指臭氧层变薄的现象,不会干扰信号传播,D错。 答案:5.C 6.A

(2020·成都一诊)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日照时间、天气状况和海拔。下图为我国北京、上海、成都和昆明四地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图。据此回答7~9题。

7.图中表示成都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8.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规律与全球年变化规律差异最大的曲线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9.曲线③表示的城市7、8月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B.受高压控制,晴天多 C.纬度高,日照时间长 D.海拔高,大气削弱作用弱

解析:第7题,北京、上海、成都和昆明四地相比,成都位于四川盆地,降水多、阴天多,海拔低,太阳辐射强度整体较小。故选D。第8题,从全球来看,正午太阳高度大的季节太阳辐射强度大,正午太阳高度小的季节太阳辐射强度小。由图可知,曲线①春季太阳辐射强度大,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小,而其他三地都是夏季太阳辐射强度较大,因此曲线①的太阳辐射年变化规律与全球年变化规律差异最大。故选A。第9题,昆明位于云贵高原,全年太阳辐射强度整体较高,应为②;由第7题分析可知,成都应为④;北京夏季降水多,太阳辐射少,应为①;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太阳辐射强度不大,应为③,7、8月份,我国锋面雨带移至华北地区,上海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度大。故选B。

3

答案:7.D 8.A 9.B

2019年春节热映的《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 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被严重影响的是( ) A.安全的宇宙环境 C.适中的日地距离

B.适宜的温度范围 D.稳定的太阳光照

11.地球抵达新家园,所处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C.河外星系

B.太阳系 D.银河系

解析:第10题,如果地球停止自转受影响的是地球本身,正是因为地球自转,才使得地球上有了昼夜交替现象,不自转虽仍然有昼夜交替现象,但是昼夜交替周期很长,面对太阳一侧温度较高,背对太阳一侧则比较低,昼夜温度变化范围变大。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停止自转无关,宇宙环境不会发生变化,日地距离也不会发生变化,太阳光照依然较稳定。因此正确答案选B。第11题,地球虽然弹射出太阳系,然后又经历2 500年的星际流浪,依然位于银河系之内,但是在太阳系之外。正确答案选D。 答案:10.B 11.D

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据此回答12~13题。 12.“超级地球”应属于( ) A.地月系 C.银河系

B.太阳系 D.河外星系

13.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是因为它具有( )

A.适中的质量与体积 C.与恒星的距离适中

B.适中的昼夜交替周期 D.适中的自转周期

解析:第12题,由材料可知,这三颗“超级地球”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A、B选项错误;“超级地球”距离地球仅22光年,没有超出银河系,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故选C。第13题,“超级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其引力可以使某些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