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苏轼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苏轼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至情至性苏东坡

——中考古诗文复习课之苏轼群文品析

写在前面:

中考在即,面对课标中必考的古诗文,如何有效整合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几经思索,觉得可以把这些诗文按照作者、情感、时代等分类学习。当看到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记承天寺夜游》三篇诗文时,就思索着这几篇诗文可以用一个什么主题来整合学习呢? 《江城子 密州出猎》的报国豪情,《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兄弟情深,《记承天寺夜游》的清新明丽,虽自成一体,但贯穿始终的是其中那份大胸怀、大气度,那份真性情,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比读,悟诗情,感受苏轼的家国情怀和旷达胸襟。

2.仿写,品语言,赏析俗语入文的语言特点,感受苏轼的语言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比读,悟诗情,感受苏轼的家国情怀和旷达胸襟。

2.仿写,品语言,赏析俗语入文的语言特点,感受苏轼的语言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蒋勋:“苏东坡的伟大,在于他让你觉得艺术创作就是真性情,只要你有真性情,就可以写这样的字,也可以写这样的诗。”苏东坡自己说: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序》中这样写道:“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

1

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苏东坡为何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读苏东坡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记承天寺夜游》三篇诗文,一起感受苏东坡的至情至性!

二.比读,感诗情——可豪迈,可深情,可忧伤,可旷达

背景介绍:苏试一生仕途坎坷,课本中所选的这三篇诗文,《江城子 密州出猎》写于被贬密州太守之时,其余两篇节选自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之时,特别是在黄州时苏轼的官职越做越小,每天还要垦荒种地,但是他的诗文却在此时开创了新的天地。

苏轼人生轨迹

1.请再次朗读三篇诗文,用“苏轼在 时,却想到或做到 ”的2

句式评价苏轼。

例如:《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在被贬黄州,生活困顿、日间劳累时,却能看到世间最美的月亮,做到欣然起行,悠闲赏月。

(1)《水调歌头》:苏轼在兄弟分离之时,却能超脱兄弟之情,祝福天下有情人共赏美景,共叙天伦。

(2)《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在被贬密州之时,却仍然能够带领百姓抗洪救灾,受到百姓的“倾城以待”;在被贬鬓微霜之时,却能忘却一时的失意,纵马飞奔,亲身射虎,尽显少年的狂气

…… ……

2.比读这三篇诗文或者选取其中的两篇,说说他们有什么异同点? (1)《水调歌头》和《记承天寺夜游》都是月夜有怀,有柔情; (2)这三篇都能看到苏轼旷达的胸襟; (3)这三篇都有描写的句子;

(4)《记承天寺夜游》和《江城子》都都有隐隐的贬谪的失意; …… ……

3.补充了解诗歌《江城子·记梦》和《狱中寄子由》

《江城子·记梦》是苏轼为悼念结发妻子王弗所作。王弗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苏轼。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年后病逝。苏轼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又过了十年,苏轼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记梦》,其对妻子的深情可见一斑。

3

苏轼几乎每到一个任所就给弟弟寄信赠诗,仅以“子由”为题的诗词,诸如《示子由》《别子由》《和子由诗》等,就超过100首。《狱中寄子由》是其中非常出名的一首,苏轼在“乌台诗案”备受御史逼供拷问时,一度认为自己难逃一死,于是写下两首绝命诗托人带给苏辙,其中一首如下:

圣主如天万物春, 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 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 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 更结来生未了因。

也据说正是因为这首诗感动了仁宗皇帝,才被释放,最后被贬往黄州。

小结:这就是苏东坡,失意却不失志,至真至情至性,豁然旷达乐观,他的诗文可豪迈,可深情,可忧伤,可旷达。也正因为他的人格魅力,所以他的身边才聚拢了一群不离不弃的亲人、朋友;所以上至皇帝皇后,下至黎民百姓都才这么得爱戴他。即使一再被贬,大家也总是关心他的诗文,他的近况,甚至有人还因为能有和他一样的罪名为傲。

三.仿写,品语言——偶像的魅力,至俗至雅

蒋勋说:“苏轼作为一个这么重要的文学创作者,文学真的而不是他的职业,他没有刻意地为文学而文学,而是在生命当中碰到那个事件的时候,他的真情会完全流露出来,他的文学也就出来了。”“月色入户”就“欣然起行”,看到月的阴晴圆缺就想到“人有悲欢离合”,他的一些句式甚至引起当时的一种风尚,一片跟风热潮。

1.请你仿照这样的句式也来写两句。(偶像的魅力)

东坡《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