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练习题 (2013春)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心理学》练习题 (2013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9.刻板印象 10.近因效应 11.他人知觉 12.自我知觉 13.人际知觉

六、简答题

1、简述感觉的规律。

2、什么是感觉,知觉?它们之间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3、如何衡量一个人的感受能力?感受性和感受阈限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简述知觉特征 4、简述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及其关系。 参考答案:

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用感受性的大小来说明的。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是个临界值。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 6、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7、晕轮效应在教育过程中有何不良影响? 参考答案: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来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品行评价不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是受学生的外貌、衣着、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影响,就不能公正地对待学生,给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8、简要说明社会刻板效应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良影响 参考答案:

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它对教育的不良影响体现在容易使人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的偏差,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的交往。

七、案例分析 1、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参考答案:

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 (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2、我们在听一场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报告时会觉得时间过得非常快,而在有急事等公交时却觉得过得非常慢,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

其原因是:发生了时间错觉(1)因为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与性质是影响知觉的因素。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

17

而事件发生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一个报告,如果内容丰富、生动有趣,人们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快。(2)个体的兴趣和情绪也是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以及能引起积极情绪体验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出现对时间的低估。相反,对厌恶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好慢,出现对时间的高估。在期待某种事物的时候,会觉得时间过得慢,出现时间的高估。在有急事等公交车时却觉得时间过得非常慢,就是这个原因。

3、在军事上,为避免敌人发现目标,要对物体进行伪装。二战期间,为保卫莫斯科,在城市上空和四周放起了成千上万的彩色气球;战车和军营用绿色帐篷和绿色树枝遮掩。用知觉的原理解释。

答案要点:知觉选择的对象和背景区别越大越能区分,越相似越难区分。

4、当我们欣赏中国水墨画时依然会把墨画的荷花和荷叶知觉为水红和墨绿,黑白电视和黑白电影依然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五彩缤纷的世界。这是为什么?

答案要点:围绕知觉的恒常性来说

5、我们刚进入冬天的时候觉得穿毛衣和棉衣很累赘,过一个月就不觉得重了;同一口是井水,你冬天觉得它很温暖,夏天觉得很清凉,其实温度没有变,这是为什么? 答案要点:围绕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来说

18

第五章 意识与注意

一、单项选择题

1、注意概念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它们是( C) A.指向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调节性 C.集中性和指向性 D.集中性和选择性 2、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3、无预定目的且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 ) A.无意注意 B.集中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4、学生在课堂上能根据老师的要求思考问题,并能够克服干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种注意状态属于( B )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5、“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 C ) A.感知 B.记忆 C.注意 D.思维

6、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注意的是(A ) A.无意注意 B.集中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7、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努力地把自己的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时的注意是( D )

A.无意注意 B.集中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8、听表走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现象是( A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起伏

9、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体现了(C)注意品质。 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10、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体现了(B)注意品质。 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 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

11、上完语文课很快转移到数学课中,这体现了(C)注意品质。 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 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

12、12岁以上的少年的注意力的可以连续集中( C )分钟左右。 A.20 B.25 C.30 D.40 13、“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具有(D ) A强度的特点 B.新异性的特点 C变化的特点 D鲜明对比的特点 14、我们在听课做笔记时,写字处于( B )意识状态。

A.可控制的 B.自动化的 C.白日梦状态 D.不自觉的

19

二、多项选择题

1、注意是指人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 BD ) A 选择性 B 集中性 C 判断性 D 指向性 2、注意的特性是( ABCD )

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3、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注意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它们是(AB) A、指向性 B、集中性 C、随意性 D、不随意性 E、目的性 4、注意的功能有(CDE)

A、输入功能 B、过滤功能 C、选择功能 D、维持功能 E、调节功能

5、按照注意选择方向上的目的是否明确,以及主观意志努力的参与程序上的差异,我们可以将注意分成( ABC)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集中性注意 E、选择性注意 6、注意的种类是( ACD )

A.无意注意 B.集中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7、注意分配的条件是 ( AC )

A.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熟练的,或只有一种不熟练,其他都是熟练的; B. 同进进行的活动只能有二种且熟练。 C. 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有密切联系

D. 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不一定有密切联系。

8、以下哪些方面为意识活动的内容?( ABCDE )

A.对内部刺激的觉知B.对环境中人的觉知 C.对外部事物的觉知D.对自身的觉知 E.对自己情感活动的觉知

三、填空题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指向 和 集中 。

2、根据有无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不同,可把注意分为 有意注意 和无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

3、集中性和 指向性是注意定义的基本特征。

4、注意的特征(品质)有: 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注意的稳定性。 5、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有: 无意识行为 、对刺激的无意识 和 盲视 等。

四、判断题

1、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 ) 2、注意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

3、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过程的一种伴随状态。(√) 4、注意转移就是注意分散。 (×) 5、人是不能一心二用的。 (× ) 6、小学生的注意范围和成人一样的。 (× ) 7、注意的稳定性越好,注意的转移能力越强,有意注意的保持就越难。 (×)

五、名词解释 1.意识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