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第11章 反比例函数 同步测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第11章 反比例函数 同步测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反比例函数的综

合运用

1. 已知反比例函数y=

与直线y=x﹣1和直线y=2x三线相交于B,正比例函数y=2x与y=

相交于A,y=x﹣1交x轴于C,则S△ABC等于( A.1

B.2

C.3

D.4

2. 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的对称中心是坐标原点O,AB∥x轴,BC∥y轴,反比例函数

与的图象均与正方形ABCD的边相交,则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2 B.4 C.8 D.6

的图象交点为A、B.则一次函数值小于反

3. 在图中,一次函数y=x﹣2与反比例函数

比例函数值时x的取值范围是( )

A.x<﹣1 或 0<x<2 B.x<﹣1 或 0<x<3 C.﹣1<x<0或0<x<3 D.x>﹣1 或0<x<2 4. 如图,正△AOB的顶点A在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上,则点B的坐标为(

第1页/共14页

A.(2,0)B.(,0)C.(,0) D.( ,0)

5. 如图,反比例函数y=﹣(x>0)图象经过矩形OABC边AB的中点E,交边BC于F点,

连接EF、OE、OF,则△OEF的面积是(

A.B.C.D.

6. 如图,已知动点P在函数y=

(x>0)的图象上运动,PM⊥x轴于点M,PN⊥y轴于点

N,线段PM、PN分别与直线AB:y=﹣x+1交于点E,F,则AF?BE的值为(

A.4 B.2 C.1 D.

(x>0)交于A、B两点,连接OA、OB,

7. 如图,已知直线y=﹣x+b(b>0)与双曲线y=

AM⊥y轴于点 M,BN⊥x轴于点 N,下列结论:①OA=OB;②△AOM≌△BON;③当 AB=时,ON﹣BN=1.④若∠AOB=45°,则S△AOB=k;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第2页/共14页

A.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的图象相交于A、C两点,过A作x轴垂.

8. 如图正比例函数y=kx(k>0)和反比例函数y=

线交x轴于B,连接BC,若S△ABC面积为S,则S=

9. 如图,A、B两点在双曲线y=

上,分别经过A、B两点向轴作垂线段,已知S阴影=1,则

S1+S2= .

10. 如图,点P在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上,且横坐标为2.若将点P先向右平移

两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后所得图象为点P′.则经过点P'的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解析式是

11.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B在 x轴上,∠ABO=90°,OB=1,OA=2.将△AOB绕点 O

逆时针旋转到△A′B′O,点A的对应点A′落在x轴上,B的对应点恰好落在双曲线0)上,则k=

(x<

第3页/共14页

12. 如图,平行四边形AOBC中,对角线交于点E,双曲线y=(k>0)经过A、E两点,

若平行四边形AOBC的面积为30,则k= .

13. 如图,点A在双曲线y=上,且OA=4,过A作AC⊥x轴,垂足为C,OA的垂直平分线

,则k=

交OC于B,△ABC的周长为2

14.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一节课 40 分钟中,学生的注意力随教师讲课的变化

而变化.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较为理想 的稳定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经过实验分析可知,学生的注意力指标数 y随时间x(分钟)的变化规律如右图所示(其中AB、BC分别为线段,CD为双曲线的一部分):

(1) 开始上课后第五分钟时与第三十分钟时相比较,何时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2) 一道数学竞赛题,需要讲 19分钟,为了效果较好,要求学生的注意力指标数最低达到

36,那么经过适当安排,老师能否在学生注意力达到所需的状态下讲解完这道题目?

第4页/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