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2006年道路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完整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1997-2006年道路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完整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剂的情况下,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材料的用量是多少?当砂、石含水量分别为5.0%和1.0%时,现场配置30m3混凝土各材料的用量时多少?(精确至1kg)

长安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道路建筑材料

三、 论述题(70分)

1.评述沥青材料粘滞性评价方法(15分)

2.试述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及改善方法(15分)

答:影响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因素有:⑴材料组成:包括水泥的强度和水灰比、集料特性和浆集比;⑵养护条件:湿度、温度和龄期;⑶试验条件。可通过⑴选用高强度水泥和早强型水泥;⑵采用低水灰比和浆集比;⑶搀加外加剂和搀和料;⑷⑹采用湿热处理;⑸采用机械搅拌和振捣等方式提高混凝土力学性能。

3.沥青混合料可分为哪几种结构类型?各有何特点?(10分) 答: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类型有:

⑴悬浮-密实结构:采用连续型密级配矿质混合料与沥青组成沥青混合料,前级集料之间留出比次级集料粒径稍大的空间供次级集料排布,所形成的沥青混合料尽管很密实,但是各级集料均为次级集料所隔开,不能直接靠拢而形成骨架,有如悬浮于次级集料及沥青胶体之间。该种结构混合料具有较高的粘聚力c;但摩阻角θ较低,高温稳定性较差。 ⑵骨架-空隙结构:采用连续型开级配矿质混合料与沥青组成沥青混合料,粗集料所占比例较高,细集料则很少,甚至没有。此种沥青混合料,粗集料可以互相靠拢形成骨架,但由于细集料数量过少,不足以填满粗集料之间的空隙,因此形成“骨架-空隙结构”。其有较高的内摩阻角θ,但粘聚力c较低

⑶密实-骨架结构:采用间断型密级配矿质混合料与沥青组成沥青混合料,由于没有中间粒径的集料,既有较多的粗集料可形成骨架,又有相当数量的细集料可填满骨架空隙,因此形成“密实-骨架结构”。该混合料不仅具有较高的粘聚力c,而且具有较高的内摩擦角θ。 4.建筑钢材应具备哪些技术性质?(10分)

答:建筑钢材应在强度(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塑性(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硬度,冲击韧性和冷弯性能方面满足要求。 5.如何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10分) 6.试述路用粗集料力学性质评价指标(10分)

答:路用粗集料的力学性质,主要是压碎值和磨耗度;其次是用于衡量抗滑性能的三项指标磨光值、道瑞磨耗值和冲击值。石料的磨光值越高,表示其抗滑性能越好;集料的冲击值越大,表示集料抗冲韧性越好,路用性能越佳;集料的磨耗值越大,表明集料耐磨性越差。集料的压碎值越大,说明集料抵抗压碎的能力越弱。 二、名词解释(共30分)

1、 乳化沥青:将粘稠沥青加热至流动态,经机械力的作用,而形成为

滴(粒径约为2~5μm)分散在有乳化剂-稳定剂的水中,由于乳化剂-稳定剂的作用而形成均匀稳定的乳化液。

2、 集料表观密度:在规定条件下,单位表观体积(包括矿质实体和闭

口孔隙的体积)的质量。

3、 玻璃化转变温度:当高聚物在玻璃态时,链段开始运动的温度称为

“玻璃化转变温度”。

4、 废品水泥: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的任何一项

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水泥,均为废品水泥。

5、 水泥安定性:水泥硬化后体积变化均匀性的物理性能指标。

6、 沥青劲度模量:在一定荷载时间(t)和温度(T)条件下,应力

ζ与总应变ε之比,它是表征沥青粘-弹性联合效应的指标。 三、填空题(30分)

1.水泥熟料中 硅酸三钙 矿物含量最高, 铝酸三钙 矿物收缩最大,对抗折强度贡献最大的矿物是 铁铝酸三钙 。 2.集料最主要的物理常数是 密度 和 级配 。

3. 针入度表示沥青的 稠度 ,针入度指数PI值表示沥青的 感温性 。 4.当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是5.3%时,混合料的沥青含量是 。含水率为5%的湿砂300克,烘干后干砂的质量是 。(保留一位小数)

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指标是 抗压强度 ,道路和机场跑道混凝土设计指标是 抗折强度 。

6.混凝土中使用减水剂在提高流动性的同时,还具有 节约水泥用量 和 提高强度 两项功能。

7.沥青混合料残留稳定度试验检验混合料的 耐久性 ,车辙试验验证混合料的 高温稳定性 。 四、判断题(10分)

1.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可降低标号使用。(×) 2.细度模数越大的砂子其级配越差。(×)

3.加载速度越快,测得的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越高。(√) 4.石料磨光值越大,其抗滑性越好。(√)

5.实测强度达不到相应强度等级的水泥判为废品水泥。(×) 6.新拌和水泥混凝土的维勃稠度值越大,流动性就越小。(√) 7.工程上通过最小水泥用量和最小水灰比两项指标控制混凝土耐久性。(×)

8.修筑停车场路面选用的沥青其劲度模量应比行车道上沥青的劲度模量

大一些。( )

9.沥青混凝土中加入填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混合料的空隙率。(×) 10.钢材的屈强比越小,结构的可靠性就越高,但利用率就越低。(√) 五、计算题(10分)

某沥青混合料做配合比设计时,各矿料掺配比例和相对密度如下表,沥青材料的相对密度为1.092,若油石比为5.0%时的沥青混合料视密度为2.425g/cm3,求其理论密度、孔隙率、沥青体积百分率、沥青饱和度。

矿料种类 石料A (10---20mm) 相对密度(g/cm 3) 掺配比例 (%)

石料B (5---10mm) 2.73 25

砂 矿粉 2.76 32 2.66 36 2.69 7